<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位于大运河沿岸沧州段沧县境内,是原国家林业部、河北省林业厅和沧县人民政府联合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家部省联营枣树良种基地,也是国家级红枣种质基因库。</p><p class="ql-block"> 基地肇始于1987年(时称:沧县金丝小枣良繁基地),占地面积636亩。规划为良种收集圃、测定林、种质资源采穗圃、良种示范园、种质良繁圃等5个红枣圃区 。</p><p class="ql-block"> 2009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枣树良种基地”,成为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合作重点单位。</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该基地在枣树良种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示范推广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了全国无公害苗圃、全国质量信得过种苗基地及河北省十佳苗圃、河北省特色苗圃和河北省果品生产先进单位、河北省无公害生产先进单位、河北省林木种苗示范单位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 基地建立30余年来,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有数百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基地进行科研实验。“早脆王”、“京沧1号”、“京沧8号”,被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国家级优良新品种。“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金魁王”,被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省级优良新品种。“京林1号”、“京沧6号”已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同时,通过“自然杂交、分子鉴定、人工选育”的育种方式,获得优质红枣种质植株1.5万余株。核心种质源数量和种质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一。</p><p class="ql-block"> 基地完成了枣树品种引进观察、金丝小枣改良嫁接、枣树全光雾插育苗等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p> <p class="ql-block"> 基地负责人王继贵同志:任职期1987年……2002年。(任职时间16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基地负责人刘仕月同志:任职期2002年……2008年。(任职时间6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基地负责人杜增峰同志:任职期2012年……2016年。(任职时间4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基地负责人孔德仓同志:任职期2008年—2012年,2016年—至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连续四任负责人(左起:孔德仓、王继贵、刘仕月、杜增峰)</p> <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建设,是 1986年国家林业部针对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着品种繁多,品系繁杂,同一品种间产量和质量差异巨大等问题,拟在我国重点枣区建立“枣树良繁基地”,目的是促使枣树生产进入良种优质、定向发展的新阶段。 沧县人民政府依据闻名遐迩的“沧州金丝小枣”之优势,速与沧县林业局,沧县陈圩乡政府联合,及时选派任命时年仅28岁的林业局干部王继贵同志为负责人,与河北省林业厅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起草“基地施工、建设、设计方案”,并到林业部争取基地建设项目。经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份激烈竞争后,得到国家林业部的认可,正式取得了基地建设项目的资格。 </p><p class="ql-block"> 1987年3月国家林业部把基地建设任务下达到沧县,基地建设者们及时开展《河北省枣树优良单株(品种)选择标准》制定工作;并依此《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河北省金丝小枣优良单株33个,外省份枣树优良单株16个,冬枣优良无性系7个。</p><p class="ql-block"> 1988年3月,基地各圃区施工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当时,这里是沧县原陈圩乡没落的农场,环境条件极其恶劣。基地4名年轻的科技工作人员,克服了生活上“无水喝,无饭吃、无房住”;工作中“无资金、无设备、无劳力”还要每天忍受着“昆虫(臭木椿象)和野生动物(草蛇、刺猬)侵扰”。在诸多的艰难环境中开荒栽树,施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到1989年4月,基地含盖着的(资源圃、采穗圃、测定林、示范园、良繁园)5大圃区,定植和嫁接成活率均达到98%以上。资源圃收集引进全国各地红枣特色品种360个;测定林,50个优良无性系进入测定程序;示范园,展示出多个红枣优良品种的特殊特征,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栽培的30亩冬枣示范园,已在这个新建基地上领先展现出来。她是在我国现代冬枣栽培史上,向社会推广冬枣(品种)最早的第一束火种,比社会上“黄骅、沾化冬枣”起步早4-5年。是人世间不尽知情的事实。至此636亩国家级红枣良种基地在大运河畔的沧县拔地而生。</p> <p class="ql-block"> 基地从1987年始建建设30多年来,得到社会各级领导们极大的关怀,先后有:原国家林业部种苗总站总站站长王棋、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焦若愚,中国枣树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永惠、彭士琪、毛永民,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原总工游应天,河北省林业厅原厅长张树仁,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刘大群,河北省林苗总站原站长刘士奇、魏昌振、王文庆、钱进源、汪民、李志修,沧州市原市委书记吴振华;沧州市原市长李瑞昌,原副市长杜润明;沧州市人大原副主任宋洪喜,沧县原县委书记杨进勇、沧县原县长刘强、沧县林业局原局长李宝林、赖殿才等数十位省(部)市县领导同志先后莅临基地考察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基地先后由中国枣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平,新疆林业科学院佳木实验站站长王明,山西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登科,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王久瑞和英国等学者到基地进行技术交流。</p> <p class="ql-block"> 基地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续九如、李颖岳、庞晓明等在红枣种质遗传育种,改良高效利用,冬枣产地间遗传差异,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枣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与 外籍(荷兰)教授、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安东尼-比斯利、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薄文浩等专家利用表型组、转录组、基因组和群体重测序数据,挖掘红枣种质果实大小、品质、果形等发展性关键因素,致力于红枣的分子育种方法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基地先后承担、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河北省高产优质枣树新品种选育研究、鲜食枣与干制枣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金丝小枣新品系选育研究、红枣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与栽培技术研究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成果、数十项省部级科研成果。2023年2月被河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2023年11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外国院士工作站。</p><p class="ql-block"> 基地已经培养出高级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人员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6名。每年面向全国各科研、教学等单位提供丰富的实验教材用于科学研究,为研究生提供撰写论文的场所和试材。</p><p class="ql-block"> 基地先后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专著3部、合著20多部。</p> <p class="ql-block"> 基地建设 30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第九届国内稀有名贵红枣优良品种收集选育技术发明金奖,充分展示了基地全体工作者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高贵品质和务实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基地收集保存国内外传统栽培品种,名、特、优、奇、新枣种质资源704份,几乎涵盖了全国各地的优质枣树良种。核心种质数量和种质多样性国家第一。为枣良种选育、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支撑。</p><p class="ql-block"> 有孔府脆枣、金丝小枣、鸡蛋枣、猴面枣、壶瓶枣、金丝丰枣、河南灰枣、葫芦长红枣、山西晋枣。</p> <p class="ql-block"> 马牙枣、磨盘枣、胎里红枣、黄骅冬枣、上海白葡、磨塞子枣。</p> <p class="ql-block"> 中阳木枣、河南灰枣、枣脆王、月牙枣。</p> <p class="ql-block"> 葫芦长红</p> <p class="ql-block"> 磨盘枣</p> <p class="ql-block"> 短果长红枣、马牙枣、蜜蜂罐枣、上海白葡、躺枣。</p> <p class="ql-block"> 红枣种质基因育种研究:我国枣树品种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给种质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了进一步明确红枣种质资源遗传差异的多样性,基地科技人员利用聚类研究分析和24对SSR分子标记研究,揭示了红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确了红枣种质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同时还构建了一个红枣核心种质库,为科学系统的保存、研究和利用红枣种质资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通过认真筛选,基地对现存的全国各地和国外红枣种质资源留存实物标本700余份。</p> <p class="ql-block"> 红枣种质基因库研究,在全国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现有947份种质,共622种基因型和91组同名种质,存在着异名种质基因型相同和同名种质基因型不同的现象,含有更多的稀有等位基因。</p> <p class="ql-block"> 24个SSR位点上,622份红枣种质共扩增出215个等位基因,稀有等位基因占59.53%,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9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香农信息指数为1.23,多态信息含量0.56,表明红枣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多样性丰富。</p> <p class="ql-block"> Structure软件将和PCA分析都将622份种质划分3个亚群,与Powerk_er软件得到的聚类结果一致,较好的揭示了红枣种质间的亲缘关系。</p><p class="ql-block"> 采用M策略取样,构建了包含150份红枣资源的核心种质,等位基因保留率达到99.53%。较好的完成了红枣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多样性研究和核心种质资源构建。</p> <p class="ql-block"> 红枣良种设施栽培示范: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科研工作人员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用于鲜食枣良种的示范与推广项目</p> <p class="ql-block"> 基地的科技工作人员忙碌的观测、检验大棚红枣良种的品质情况。红枣良种在这里培育成功后走向社会,为广大枣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p> <p class="ql-block"> 红枣测定林: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科技人员对各个红枣资源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和抗病性全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建立健全了文字和数码档案。</p> <p class="ql-block"> 基地红枣种质资源库:对资源库中的红枣种质资源进行挂牌保护。</p> <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目前每年可向社会枣农提供优质枣树苗木100多万株、良种接穗2600多万条,向社会提供优质无公害枣果3万余公斤。除充分的满足当地的需求外,还远销河南、江苏、新疆、内蒙古、辽宁、四川、广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种植面积达80余万亩,实现遗传增效约5亿元人民币,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p> <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30余年来对枣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取得了诸多荣誉。基地工作人员将以此为动力,大力引进“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决心继承和发展红枣事业,积极探索新技术,大力培育新品种;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智慧信息技术,对基地种植区的气象环境、土壤墒情、病虫害等的农事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果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全面提高基地产品产业化现代化水平。</p> <p class="ql-block"> 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将立足于枣业科技前沿,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绿色栽培和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并进行消化创新,使基地真正成为我国现代枣业集科研、教学、成果,集成孵化、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张家侠 冯金花</p><p class="ql-block"> 核 审 :王继贵 刘仕月</p><p class="ql-block"> 杜增峰 孔德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