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故事——儿童诵读经典的见证,死背才能活用

明德国学经典推广中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今天我们讲经典诵读,要知道王阳明是怎么诵读经典的,王阳明的诵读经典的经验可以供我们读经界做一个典范,所以推广经典诵读的人都要感谢王阳明。</span></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故事——儿童诵读经典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从先祖以来就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也是状元呢。他父亲在外为官,母亲留在家里。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做了个梦,梦到云端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手里抱着一个婴儿从天上抛下来……祖母惊醒过来,正跟他祖父说这样一个梦,只听家人来报:夫人生了一个孩子,祖父心里一动,就是!果然是一个吉祥的梦。所以,就为王阳明取了名字,叫做“王云”,当时村里的人,把这一栋楼叫做“瑞云楼”。我有一年暑假到余姚,朋友带我去参访阳明故居,那一栋楼还在──当然是整修过了,不过据说是旧地重建──那位朋友还津津有味地为我说了这个故事。王云出生以后,不幸有个缺点,就是哑巴,到五岁还不会讲话。生了一个哑巴孩子,岂不令全家忧心?有一天,家里的人,带着五岁的小孩到门口去玩耍。有一个疯癫道人,一瘸一瘸的走过来,走到王云前面,端详了一阵,摸摸孩子的头,说了一句:“是个好孩子,可惜道破了!”家人一听,觉得奇怪,话中有话!想要问,这个道人就自顾自走了。家人就回话给祖父,这个祖父又是心里一动:啊!果然是泄露了天机。所以就把名字改了,改成“王守仁”,这个孩子就马上开口了。他开以后,不只是讲话,他还会背书,把四书五经哇啦哇啦地背。祖父问他:“你怎么会背这个书呢?”他说:我老早就听您常常念呢,我就会了。各位,这叫做“儿童读经”。(热烈鼓掌)祖父有正经八百地教孙子读经吗?没有的,甚至也没有说“小朋友,跟我念”,连念都不必跟着念,他只有听,他就听会了。所以我们今天推广儿童读经,也要感谢王阳明啊!他替我们做了见证。(掌声)</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到十一岁的时候,书读了很多了,很有才华。有一次他父亲带他出游,父亲跟朋友在一起喝酒──古代的文士喝酒之后,一定会想赋诗,他们一个一个在那里吟哦──所谓“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作诗是要斟酌推敲的,古时候男人大体都留胡须,在思考的时候,就捻着胡须。吟成了一个字,居然捻断了数根须,作诗不容易的啊──有一个人吟啊吟着,吟成了两句,旁边这个十一岁的小孩接着把下两句完成了。他父亲和朋友们大为惊奇,说“这个孩子会作诗啊?” 王阳明说:“我随便作作啦!” 大家说:“你会作诗,那好,我们出个题目,你作作看。”抬头看见月亮从山巅升起,说,你就作山月之诗吧。王阳明随口就作了一首诗,可能不需要七步,曹植不是七步成诗,王阳明是随口就有了: “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 诗意说,山高月远,山很高,月亮很远,觉月小,我们感觉月亮比山小。便道此山大于月,于是,一般人就说,这座山比月亮大。为什么一般人会说山比月亮大呢?因为他的眼光太浅近了,他短视。若人有眼大如天,如果有一个人的眼晴像天那么大,还见山高月更阔,他眼光长远,一定会看到,山虽然高,月亮更广阔。</p> <p class="ql-block">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够作诗,而且涵有很深的哲理,真了不起。我也曾经用这首诗来比喻我们的读经推广。一般人对于教育的观念,都看到教育体制中,建了那么多的学校,聘了那么多的校长、老师,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跟上了国际的脚步,合乎了世界的主流,而且全国的孩子一百年来都在受这样的教育。现在居然有人出来说个什么“读经教育”,违反了体制传统,违背了世界潮流,而且只那么一小撮人,不要说百分之一不到,千分之一可能也不到,甚至万分之一也不到,应该只是十万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吧。于是,有人就说,读经教育是不可靠的,我们应该面对时代,我们应该跟从世界,时代跟世界都不这么做,你怎么敢这么做? 各位,如果有人,以后用这样的观点质疑你的读经,你就吟一首诗给他听: “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热烈鼓掌) 所以我感觉王阳明这首诗啊,好像是为几百年之后我们读经教育而作的,他当时似乎就知道,读经教育会受到一些人的误解,他替我们解开读经的疑难,我们又要感谢他了!</p> <p class="ql-block">可以默写《易经》的王阳明//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好学不倦,才华卓越,他成为朋友之间的小小领袖,大家都跟着他。当时流行的学说,是朱熹的。当王阳明读到朱熹解大学的格物致知,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天下的事事物物都有道理。花有花的道理,茶杯有茶杯的道理,而吾心之灵莫不有知,而我们的心是很灵活的,很灵明的,我们的心有知道事物之理的能力。所以,一个学者,对于天下的事物,要运用他的知的能力,不管了解到哪里,如果还没有了解的,就开始了解,如果了解一些了,还要再进一步追究更多更深,到达极致。若能如此穷究下去,越究越多,越究越深。到最后一旦豁然贯通了,“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万事万物的表面、里面、精细的跟粗糙的道理,都能把握了。“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心灵在天地人生之中的功能,就可以全部明朗化了。 王阳明读到这里,他认为,哦!原来圣贤是这样做成的──即凡天下之物,去穷究它的道理,最后就可以体物明心,成圣成贤。他说,如果这样的话,圣贤是可以学的。所以把他的朋友找来,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学圣贤。怎么学圣贤?说:朱熹告诉我们,天下的事物都有它的道理,哎!好像对,天下的事物当然都有它的道理啊!而我们的心灵是可以明白道理的。哎,也对,因为我们的心灵真的是可以明白道理的,只要很诚恳,只要不自欺,不违反逻辑,大概事物的道理都可以明白,而且一步一步的,越明白越广大,越明白越深入。哎!果然有道理。所以,我们要从格物开始,格物才能致知,致知以后才能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功夫的基础是在格物致知,所以我们应该去格物了。朋友们就问阳明: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呢?王阳明转头一看,屋子外有一丛竹子,说:竹子一定也有竹子的道理,我们就先格竹子吧。 怎么格呢?大家都没有经验,阳明就说,且坐在竹子的前面来想想竹子的道理吧,哈!朋友们就在竹丛前面格起来,格着,格着,格了大半天,格累了,一点道理格不出来。就跟阳明说,我们格不出竹子的道理来。阳明说,你们不用功,我来!于是他就独自在竹子面前格起来,格了几天几夜,也没格出什么道理,却病倒了。他就感叹,圣人难学啊!从此,就对朱熹的学说有所怀疑了。一直等到他三十七岁,被贬官,从北京贬到我们──你们这“宝贝”地方──“贵阳”来──当时贵阳可没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房子呀,也没有这么多的马路、汽车啊。他费尽九死一生──因为他是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大板,打得昏死过去,然后跋山涉水,而且刘瑾还派人追杀,随从都散了──他自己一个人到龙场驿来。到龙场驿,他发现,这个地方的人,都是野人。一个读书人来到这样的地方,他还是不忘教育,他想,应该教这些野人读读书。那他的随身行李都丢了,哪有书呢!于是自己默写,把他读过书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他想教野人们读《易经》,他就把整部《易经》写出来,可能写了好几部呢。王阳明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忘记他小时候所背过的书,从此可见,他小时候是背得很熟的,而且他是整本背的。现在有不少人反对读经,理由是:叫我们小朋友背书背书,只会背书。背书有什么用?我就跟他说,王阳明可以默写经典教学生,背书背书,或许到时就有用!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包本背诵,有人质疑古人并没有所谓包本背诵,我就拿王阳明做例证,他就没话说了,这当然要感谢王阳明!(掌声)</p> <p class="ql-block">背书不会背成呆子——王阳明龙场驿悟道//王阳明在龙场驿,环境险恶,活下去的希望是很渺茫的,尤其当时皇帝如果把一个官贬了,还贬到很偏僻的地方,就是希望他死在那里。所以王阳明当时并没有回家的打算,不过他自己反省:他万念俱灰,已经无所求了,但还有一个念头总放不下,就是死的恐惧还放不下。”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人,国家的精英之士,随时面临了死亡的威胁,各位,这里有三十几岁的人吗?这是怎样的一种难受的心情啊!王阳明想要连这一点烦扰都克服掉,他用了一个方法──一个很笨的方法,用石头做了一幅棺材,天天晚上就睡在棺材里,意思是把自己当成死了,就这样来打破生死的恐惧。有一天晚上,他忽然从棺材里面跳出来,狂呼大叫,跳来跑去……把仆从们都吓坏了,以为王阳明是不是见鬼了,怎么发疯了呢!其实,王阳明并没有发疯,而是他忽然领悟了“格致之旨”,解开了了他从十几岁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当时格竹子没有格出道理来的平生大惑。王阳明的学问便从三十七岁的这一个领悟开始,走上自己的学问之路。他的领悟,跟朱熹的讲法大不一样,但是谁是谁非呢?一个读书人,不可以太过主观了,不是凭他想的就算数,何况朱熹鼎鼎大名呢!所以阳明不敢造次,必须以经典为标准,才能判断,于是默诵所有的经典,凡是相关的文句,一时间聚合在他心里,他一一地去考察,竟然和他所悟的无所不合。就是他就有了自信,一生与朱熹分庭抗礼。</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真正的学者是要活用的,不是会掉书袋就可以的。所以啊,你们推广的读经,只是死读书,不是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读成书呆子吗?我就用王阳明这个故事做例子,王阳明不仅哲理通透,是大哲学家,还用兵如神,是大军事家,岂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大贤吗?但是,王阳明确实是背很多经典的,死背多了,死背久了,才能够活用!各位,他如果没有从小背过很多经典,他如果没有背很熟,他怎么能够随时省悟,怎么可能融会贯通呢?这也可以证明,一个从小背书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会变成书呆子,这又给我们儿童读经做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也要感谢王阳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