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遗存传承中留住乡村烟火(新书《乡村烟火》代序)

雪润清韵 梁大智

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中华民族可能是最具历史感和原乡意识的民族。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进而滋养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得中国文明总体上保持了历史连续。乡愁是空间的远方,更是时间的过去,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继承。乡愁也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对故土存在或多或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对故土进行点点滴滴的回忆过程中,往往会想起家乡的传统文化。因此,一个人无论走到何处,行囊里总会装着一个地方,那就是故乡。<br> 岁月长河里总会留下许多点点滴滴对故乡的美好记忆,那些记忆宛如一张张老照片,虽然有些泛黄,却真实地记录着故乡的曾经。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乡愁,就刻印在故乡的角角落落,也会在不经意间再现记忆中,散发着故园槐花的芬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释怀的恋乡情结。在回归原点的温馨回忆中,故乡既清晰,又抽象,可以清晰到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一座座庙宇和宅院,也可以抽象成一种乡魂的心境,一种朦胧的眷恋,一种故园的情愫……这些盘根错节,凝聚成一缕缕的乡愁。就是这些对乡村的记忆,让我们找到自己来时的路和前行的方向。<br> 祠堂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珍贵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祠堂和牌坊遗迹和一部部的氏族家谱,都深深地打上了氏族时代里彰显孝道和祖先崇拜的烙印。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br>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家族的祭祀活动和族规家训,传承着“耕读文化,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百金堡孔氏祠堂、北辛店贺氏祠堂、北街郭氏祠堂、西城王氏祠堂、南张赵氏祠堂、上段郝氏祠堂、王家社赵氏祠堂、东宜亭阴氏宗祠……历代名人辈出,或商或仕,或读或耕,奉行的都是行善积德,忠厚传家。<br> 从古自今,家风和家教乃是家族最为重要的。家风,乃家庭的风气;家教,则是家庭的教育和教养。好的家风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良好的家教是个人成功上的基石。有了良好的家风不光是对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有帮助,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好的家风也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以血脉传承下来的良好美德。在中国,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待子孙的教育方式,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的家族文化风格。<br> 社火也是群众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活动从正月十二开始准备设唐坛。唐坛俗称唐场、社坛,始于唐代。人们在唐场搭柏叶楼、搭秋千、制花灯、备祭品、垒塔塔火。将割制好的活动油漆夹扇,上面油画着各种图案,一一拼凑起来的房子就是唐场。唐场绘画更是巧夺天工,寓教于中。唐场是活动的中心,内供地藏王菩萨、十帝阎君像等。唐场、柏叶楼、塔塔火前设有供桌,供桌上供着各种花样的祭食,供桌上空吊着两行花灯,花灯上绘有人物、花鸟,书有名言、谜语。正月十四活动正式进行,社火执事者在唐场处理事务,村民则谈古论今,讲故事、说评书、敲锣鼓、唱民歌,请盲人唱三弦书、说莲花落等。个别社请自乐班打坐场,闹票儿唱夜戏,锣鼓助兴。各社组织的高跷、竹马、背棍、旱船、推车、撬棍、铁棍、张翁背张婆、二鬼摔跤、混秧歌、狮子滚绣球、斗龙灯等文化活动,有的活动从本社出发,一个社接一个社地演出,活动甚至延伸到邻村。活动走到哪里,人们跟到哪里,前呼后拥,鞭炮欢迎,到处充满乡村烟火气息。<br> 乡村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装着故乡,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水、故乡的土。故乡,是游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年代越远味道越醇香。宽窄的街巷、蜿蜒的田埂、左邻的枣树、右舍的黄狗,正月里的秧歌,童谣里的游戏……散发着浓浓的乡情。英国诗人库伯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古往今来,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乡村存在,乡村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前进的,城市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因此,乡村不仅是中国的底色,也是世界的底色。中国是有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记忆,都深刻地打上了农耕文明和乡村经验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记忆,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的。中华文化植根于乡土社会,乡村文化曾是中华文明之根。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保留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如诚实守信、睦邻友善、古道热肠、仁义孝廉以及落叶归根等故土情怀,这些精神品格被世人传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br>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民间,人们将槐树视为吉祥树,过去都喜欢在大门口和十字路口栽植,并把那些古老的槐树视为神树。文水乡村血脉的传承与明朝移民息息相关。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锐减,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他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恢复生产,维护大明江山,制定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自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50年的移民活动。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强迫的办法,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当然,也采用了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不愿迁者必须到广济寺大槐树底下报到,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索捆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文水地理环境优越,于是,许多家族迁移到这里繁衍生息,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br>  乡村文化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br>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复兴乡村社会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乡村社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之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文化环境土壤。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事实上,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任何文化都不会离开传统。本土传统文化是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人们共同的情感,是构成当地民众文化认同感的基础。重视和开拓可以安放人们精神需求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还是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复兴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对于唤醒人们的情感记忆、凝聚人心至关重要。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乡约乡情、民俗民风都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中国历史植根于农村的沃土,农耕文明发源于农村的田野。人是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厚重与否,其实就是人在这个地域的时间长河里做了些什么,留下来了什么。任何一个被称为人文厚重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文化遗存和文化传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