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十八)

静峰

<p class="ql-block"> 孔子称谓说</p><p class="ql-block">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和称谓很多,本文简略陈之。</p><p class="ql-block"> 孔子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大意是:上天不善,不肯留下一位国老捍卫我,让我一人居于君位,使我孤零零地忧愁成病,呜呼哀哉,尼父,我失去了律己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尼父”,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对孔子的评价和敬称。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整个社会还未认识到孔子儒家思想的意义。鲁哀公是从维护自己统治的角度上来评价孔子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汉是在推翻行“暴政”秦朝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选择了用孔子的儒学为思想基础来管理社会,汉初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到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公”,“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p> <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鲜卑族建立的北朝,为了去掉游牧民族的习惯,孝文帝发起了“汉化改革”运动,帶头学汉语,行汉人礼仪,推崇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杨坚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他治国推行“仁政”,所以尊崇孔子。</p> <p class="ql-block">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名)。武周元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里的“王”不是皇帝以下诸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的“武王”“成王”的王。唐朝以德治国,道不拾遗,政治清明,所以特别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孔子。</p> <p class="ql-block">  宋朝,对儒家思想的推广达到了一个顶峰。宋真宗赵恒尊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玄圣”指有治天下的大德而无爵位的圣人。由于统治阶级对孔子的尊奉,再加上朱熹等人的大力推崇,宋朝孔子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宋朝人喊出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元统治阶级为了融入汉族,借鉴汉人治国的制度和方法来治理国家,将汉人推崇的儒家思想继承了下来。元武宗追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在少数民族掌权的统治者中是非常难得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朝是朱元璋靠起义建立的王朝,朱元璋虽是贫苦农民出身,但因深受千百年儒家思想的熏陶,政权建立后,也选定用儒学来教化百姓维护自己的统治。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p><p class="ql-block"> 清人入主中原,为了让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传扬下去,也必须学习汉人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孔子的儒学也成为首选。请顺治帝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万世师表”,挂在孔庙大成殿上,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的表率。</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历史上各朝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官谥,还有民间和儒学信徒们对孔子的评价和看法,最有代表性的应是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亚圣孟子。孔子最高的封号是大成至圣先师。“大成”是孟子说的,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就是说孔子综合了前代圣贤各个方面的优点、成就和思想。“至圣”就是认为孔子是圣人中的圣人,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老师。在《孟子.万章下》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古代圣贤和孔子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p><p class="ql-block">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p><p class="ql-block">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p><p class="ql-block">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p><p class="ql-block">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始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p><p class="ql-block"> 孟子说,伯夷对坏的形象、坏的颜色,看都不看;对恶声、粗暴的声音、粗野的声音,听都不听,遇到这种声音,他躲开。“非其君不事”,不是贤明的君王不伺候。“非其民不使”,不是本地的、不是熟悉的百姓,不随便使用。“治则进,乱则退”,这点和孔子一样,如果邦有道,就出来干,邦无道,就退缩回去(有道,社会清明安定)。了解伯夷作风、知道伯夷风度的人,本来很贪婪的人,一看伯夷这么清高,也变得廉洁了。懦弱的人见到了伯夷,听到了伯夷,也会对自己有所要求,对事业有所追求,有自己的志向了。</p><p class="ql-block"> 孟子认伊尹的人生态度是,伺候哪个君王不是伺候,为哪个君王服务不是服务,使用、支配、安排哪里的百姓不是安排。君王需要人为他服务,没有可挑选的,百姓就是用来听指挥,也没有可挑选的。这个国家治理得好,应该好好地帮着去维持这个好的局面,让它更好,如果治理得不好,更有责任去把这个局面扭转。</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孟子对伯夷和伊尹两位圣贤的看法,伯夷讲原则,是圣人中的清高者。坏人坏事不好的声音,不看不听,宁可饿死,很清高。伊尹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圣人,圣之任者也。他敢挑重担,对国家和百姓有责任心。</p><p class="ql-block"> 孟子认为柳下惠这位圣人能坐怀不乱,不受诱惑,不受干扰,该干什么干什么。且不计官位高低,不闹腾,不埋怨。身处困境,也不悲哀,不自怜。柳下惠这个人做不成大官就做小官,按照正义、礼法、道德努力做事,对别人也不挑剔,能容忍世人现在的样子。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胸襟狭小的也会变得宽广,性情刻薄也会变得敦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孟子说到孔子是从生活实例中加以评述的。说孔子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很快就离开了;在离开鲁国的时候,他走得很慢,孔子说因为鲁国是自己的父母之国,是自己的故乡,实在舍不得离开,离开时还来回地看。就是孔子做什么事都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情况,有自己的分寸。孟子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孔子是这样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就像离开鲁国的时候一样,可以稍微延长一点就延长。“可以处则处”,可以在这儿居住,就在这儿先停一停,就耐心等一等。“可以仕则仕”,可以当官了,可以为朝廷、君王、邦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了,就去做。这就是孔子的特点,他有走得快的时候,为走得慢的时候,有停滞在那里的时候,也有效力干事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孟子总结说,如果说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者,伊尹是圣人中的担当者,柳下惠是圣人中的随和者,那么孔子就是圣之时者,就是圣人中最合乎时宜的那个人。能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势确定不同的应对方略,有不同的对策,孔子是圣之时者。</p><p class="ql-block"> 孟子认为 “孔子之谓集大成”,即 和伯夷、伊尹、柳下惠等圣人比较,孔子是集大成者。他是既有担当又有清高,既随和又灵活,既符合时间的特点又符合地点的特点,他注意有几方面的智慧、有几方面的仁德,多个方面的处理和应对都因时而定,所以他是超越其他圣人的集大成者。对于孔子这样的集大成者产生的影响,孟子认为会“金声而玉振”。“金声”,敲金属钟的声音,嘹亮,美好,回响不断,“玉振”,是说一个声乐结束的时候,好像玉器振动,声音悠扬,即使整个音乐演奏完了,因为玉器很温润,声音还在回响不绝于耳。孟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善始善终,事情既有好的开始,又有美好的结尾,且余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称谓发人之心声,开时代之风气,成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对孔子最经典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在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孔子这个华夏文明的标誌性人物不断地被官谥和私谥,主要是历代统治者的加封和推崇,最终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神坛,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就与炎黄子孙息息相关,流淌在人们的血脉中。</p> <p class="ql-block"> 徐良贵</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于通山一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