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落实和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11月21日,南浔区小学语文“任务群理念下的老课新教”16学分第二次培训活动之优化“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设计研讨活动在南浔实验小学上合学校开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第一堂课,由附小新城学校褚红霞老师带来《夜宿山寺》。褚老师的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指向。她创设趣味情境“读李白,游神州”,以“李白的诗”为线索贯穿始终。整堂课板块清晰,“读一首诗”,读懂教材之意,“赏一处景”,感受山寺之高;“懂一个人”,体悟李白之情,诗仙形象跃然纸上,融入学生心间。整堂课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长学校包樑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望天门山》。课堂伊始,包老师通过板画和语言创设诗境,精妙的设计、优美的语言,无不体现包老师扎实的语文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中,他注重朗读教学,逐级互评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他运用字理识字,追本溯源深度激发学生兴趣。对比阅读《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体会李白早年与晚年的不同心境,完美诠释以诗“解”李白,以诗“懂”李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浔实验小学上合学校朱佳丽老师带来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则始终围绕“智慧少年”这一人文主题,以“如何讲故事”作为贯穿课堂的主线,通过借助注释讲清楚,借助导图讲完整,借助图片讲生动这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智慧少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来自旧馆小学的吴浩老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微型课《杨氏之子》。吴老师的整堂课注重提炼学习古文的方法,设计以联系之法理解古文;用聚焦之法体会智慧;依变形之法背读古文。通过清晰的板书,指导学生、落实方法操作。教学思路清晰,引导学生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兰生宏达的毛海英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文言文《学弈》一课,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很有力量,过程展开得很充分。教学过程梳理了整个学段文言文教材的内容,梳理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并将方法进行归类。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的学,学生主动地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盛新凤老师对五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对《古诗文教学的老课新教》这一主题展开了指导。盛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以古诗文为切入点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这一选题,接着梳理了五节课例的亮点,并以“如何做到有效积累”为话题展开,并结合五节课例,从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古诗文教学理念:融合式教学、语用化教学、内隐化教学、活动化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培训学习,为我们做好“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设计,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以潜心,研以致远,相信在专家的引领和老师们的钻研下,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内的“老课文”教学将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