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游之屯溪老街

素素

<p class="ql-block">此次来安徽,屯溪老街本来是被我放到第一站的,后来因为第二天爬黄山,为了避免耽误行程,我们夜宿黄山山脚,老街就被我堂而皇之的放到了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我钟情于一切老的东西,比如老屋,老井,老树,老酒, 老街当然也不例外。老的东西容易让人上头,像青衣或者小旦的离场,看了又看,忍不住频频回头。</p> <p class="ql-block">走完了李坑再回到黄山市安顿下来已是华灯初上,我们住的高铁北站离老街十多公里远,店主热心的告诉我们打车和坐公交时间差不多,随意挑一个就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叫初见客栈,我于众多宾馆之中发现并一见钟情。果然店如其名,干净整洁,老板厚道热情,以至于我们后来又在他家买了很多特产赠送亲友,无心插柳柳成荫。 </p> <p class="ql-block">皖南行一直莫名的顺利,出来就赶上了公交,一元钱就把我们送到了老街。老街有多老呢?据说老街有一个名字叫“宋街”,南宋时期,宋徽宗迁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在新安江南建立都城,因徽雕出名,便征集徽木和能工巧匠,这些人参与了都城的建造,反过来回家又开始仿照,因此屯溪老街也被称为“宋城”。就象大唐时期的渤海国,所有的建造和街道都仿照长安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多少有点野史的味道,宋朝时初建或可信,但繁荣鼎盛却是明清时候的事了。叫“明城”或“清城”也许比宋城更有说服力。老街的街道并非是一条直线,如果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弯弯曲曲近似于鱼骨的形状,这样的建筑也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因形就势,顺势而建”,一路看过的宏村,竹海,篁岭,莫不如此,这是古代徽州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据说屯溪老街延续了宋、明、清三代徽州传统建筑风格,越发展越趋完善,店铺之间均有马头墙封护相隔,马头墙具有防火的作用。老街的建筑物全为砖木结构,徽州向来就以三雕出名,我们已经见奇不奇了。以梁柱为骨架,外砌方砖封顶。临街装木栏与裙板,并安置有各种花窗,挑檐。建筑结构有二进二厢、三进三厢,部分大店铺的布局前面通街、后面通河,这种入内深邃、连续几进的房屋结构形成了屯溪老街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的经营、生活方式。 </p> <p class="ql-block">这样说完,老街的形象几乎就跃然于纸上。这样的老街似乎不错,但感觉又缺少了一些什么。现在我们需要把屯溪加上。再来看看老街的位置,屯溪处于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交汇处,《尔雅》中释义:“屯,聚也”,《清史稿·地理志》中也说“南港率水与东港合流如屯溪”,诸溪聚会,谓之屯溪。屯溪不仅是钱塘江新安江正源,历史上更是徽商去杭州的重要码头。 </p> <p class="ql-block">古徽州多是丘陵山地,这特殊的位置就像四面合围,徽州就在中间的谷底,外面的人进不来,而里面的人出不去。所以以前这里多是贫瘠之地,再早些就是山越人,后来中原的氏族大户为躲避战乱来了,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他们重视教育,那就要进京赶考,做生意,就要与外界交通,这都要走出徽州。 </p> <p class="ql-block">走出去,要么翻山,山高路远,要么就要顺水而下,就像杜甫大人诗中写的一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徽州的水路有很多:清溪河、秋浦河、昌江、新安江等等,秋浦河在大洪岭北边,清溪河在黄山北麓,乐安江在五龙山南面。要到达码头,先要翻山越岭才可以。 只有新安江可以从人烟聚集的徽州古城直接前往杭州。所以,一个徽州人想走水路去杭州,他唯一的选择就是由新安江顺流而下,这是最方便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发源于徽州的鄣山六股尖,向东而去在休宁纳入横江,在屯溪收了率水,而到了歙县又汇集了练江。然后从南源口、深渡南下到浙江境内。经过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这时候被称为富春江。从富阳到杭州,再注入钱塘江。</p> <p class="ql-block">  古徽州大部分城镇都和新安江水系相通。这就让出行方便了许多,出屯溪便可直奔京城,新安江边的许多古埠码头至今犹在,诸如渔梁、漳潭、屯溪、万安等处都曾是徽商们昔日的“黄白”码头。 而且在古代,没有修建千岛湖水库之前,新安江的江水流速很是迅疾。故而徽、杭两地的水路交通非常热闹,可以说是轴轳千里,浩浩荡荡。</p> <p class="ql-block">胡适曾这样谈起过自己的家乡:“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元末明初,一位名为程维宗的徽商见此地水运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大宗货物,于是在屯溪华山脚下新安江畔建造商栈4所,货栈47间,用来招揽商贾、存放货物,后来又有几家商栈在现屯溪老街西段镇海桥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建房经商,据说最早有八家,由此得名“八家栈”,这也是屯溪老街最早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鼎盛时期,先是明朝徽商崛起,屯溪成为了水路运输枢纽,吸引了大量商客往来贸易,屯溪老街名噪一时。清朝初期,屯溪老街各种商铺鳞次栉比,1621年《休宁赋役官解全书》述屯溪为“一邑总市”,1640年“翼农”药号创办开业。清中叶开始,徽州及毗邻浙、赣边区所产绿毛茶大多在屯溪精制后外销,统称“屯绿”。1840年胡采瑞等人在屯溪开设茶号,1851年“同和”秤店开业,1855年“紫云馆”饭店开业,1863年“同德仁”药店开业,1870年“大昌”南北货店开业,“鸿泰”布店开业,1885年皖南茶厘总局自大通移驻屯溪,1889年新安屯溪公济局成立,1901年徽州六邑茶商联络同业组织茶务总会,会址设在屯溪,1910年“同益”南北货店开业。。。。。。</p> <p class="ql-block">历史如雪花般片片飘落,徽商曾经创造过足以敌国的财富,也创造和支撑了古徽州灿烂的文化。老街全长1.5公里,宽7、8米,路面是大块大块的青石板,两旁共有300余幢徽派建筑,街道两侧林立的商铺以经营文房四宝、徽菜馆、土特产为主,“老字号”有60多家,如同德仁、茂槐、老福春徽宝斋等老店,一切都是世俗的,又是生动的。曾经艳丽的红色的木板在风吹日晒下已剥落斑驳,然而各种各样的雕花又显出精美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老街卖的最多的就是黄山烧饼,商铺两边隔几十米就有一家,可口味对于东北人来说并不太习惯。,对茶情有独钟的我在一家徽珍山货的店里买了祁门红茶,是我目前的口粮茶,入口綿香,回味无穷。因为还没吃晚饭,我们加快了脚步,到处寻找饭馆,真巧,过了十字街就有一家名叫“老徽馆”的饭店进入眼帘,门口写着“百年老店”。 </p> <p class="ql-block">店内的装修很特别,有点近代的气息,中间是方桌,四周是方凳,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我们四个正好各据一方。老板低调热情,看得出很有素质,耐心的给我们点菜,招待我们,不厌其烦。其实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就是老街内很有名的徽菜馆,是徽菜大师路文斌的后代。创始人为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徽馆名厨路文彬。店主是路文彬的第四代传人,路任群。 </p> <p class="ql-block">菜很正宗,这些天我们一直吃徽菜,但是百吃不厌。可能过了晚餐的高峰,店内就餐的人并不多。除了我们这一桌,还有一桌。服务员包括老板的节奏都是恰到好处的,不急不燥,我们叫了店内的特色红烧肉,又叫了几样青菜,荤素搭配,口感极佳。因为已是行程的最后一站,大家的兴致配上黄山迎客的啤酒,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收官。</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是要为黄山人民点赞的,到黄山这么久,黄山确实给了我儒雅的一面,无论住店还是吃饭,没有宰客的,这可能与徽州的遗风有关。美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人心。</p> <p class="ql-block">吃过饭来,方才走到十字街,据说这是老街最辉煌的地段了。当地人引以为荣的万粹楼就在这里,这里以古造古,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用老建筑重新修建而成,这里是中国首家古建筑形工兵私人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主人收藏的大批文物,以及500多件当代名人字画、900方珍贵砚台,糅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老街内,总有一种古旧的味道。虽然已经是夜色降临,但老街内依旧车水马龙,我们在十字街头左转,就来到了徽州码头,这是徽州人梦开始的地方,现在是夜晚的灯光秀,一个大力发展自己的城市是智慧的,夜晚的新安江上正在讲述着百年徽州的沧桑巨变,画面唯美而清新,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临河的地方是后海音乐酒吧,这古老的街道糅合了现代的元素,更吸引了年轻人的脚步,酒吧里面有驻唱歌手,也有灯红酒绿,无一例外,给这夜晚更增添了几丝迷离。</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时候已近九点,但我们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我们不是在和一个老街在告别,而是和整个徽州,整个历史在告别。徽州的山是封闭的,徽州的水却是开放的,徽州人民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供我们后人瞻仰,学习。而我们此刻不能不承认自己是羞愧而渺小的,我们只能在这里深深的叹息,这连日奔波的七日,真真不枉此行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