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水到关中平原

莲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题记:天水,对我来说就是麦积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与墩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2018年国庆打卡完云岗石窟后,就想着去麦积山石窟,直到今年国庆假期才安排上,真好!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的用双脚去丈量广褒大地,用双眼去阅读世间万物,用双耳去聆听天籁之声,用大脑去过滤人间冷暖世事沧桑。似乎每一次背包行走,都在心心念念间,又仿佛都在不经意间,让自己的“行行摄摄”版图涂鸦得越来越大。</b></p> <p class="ql-block"><b>20230929第一天,周五,西安晴。为了圆我的石窟梦,先生提早很长时间作了行程规划,以尽量避开国庆出行高峰期的人扎堆。于是选择了从义乌机场飞往西安,由于空中管制原因晚点50分钟到达西安,忽略算是准点吧。因为西安绝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去过了,所以我们直接去了城墙下的回民街,体验被美食包围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20230930第二天,周六,西安晴,天水雨,下午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目的地天水市麦积山。早上从西安北站坐高铁到天水市,行程只要一个多小时。到达天水时下着雨,明显感受到秋寒。天水,古称秦州、上邽,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拥有约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在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它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据资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1961年3月4日,麦积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 2018年国庆我打卡完云岗石窟后,就想着去麦积山石窟,今天如愿打卡。虽然麦积山石窟的体验感远不及莫高窟、云岗石窟,但是以泥塑为主的麦积山石窟造像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还是值得一看。</b></p> <p class="ql-block"><b>  20231001第三天,周日,天水晴。这两天重点主攻天水市。天水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是该省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位置。出租车司机介绍说天水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宜居。参观当地多个博物馆后,深深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770年,天水就成为了秦国的发祥地;因而在这座城市里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文物和历史遗迹。麦积山、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天水古城、古城墙遗址、孔庙等都值得细看。特别是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与北宅子两建筑群隔街相望,却修有一条相通的地道令人非常震撼,它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应个景:普天同庆,国泰民安!祝假期快乐!</b></p> <p class="ql-block">  20231002第四天,周一,天水小雨,宝鸡晴。早晨,和先生说好我想自己去外面吃个早餐,于是独自走在步行街通往K F C的路上。天下着小雨,雨滴在头上渗进丝丝秋凉,早晨的步行街行人稀少,偶见晨锻的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打羽毛球,或几人成队挥着绸扇翩翩起舞;街上零星地开着几家店铺,从里面飘出陌生的曲调。我坐进K F C点了想吃的早餐,环顾四周就我一人,于是选择了窗口位置坐下;餐上来,慢慢地咀嚼食物,细细品味饮品,轻轻一吸满囗淡淡的桂花香,多么温柔的早晨。不一会儿进来一对拉着行李箱的中老年夫妻,问过餐点价格后,转身走出了店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有点“富”,希望若干年后慢慢变老的自己还能像现在这样充满童真和好奇。早安,天水!</p><p class="ql-block"> 一直想踏上渭水之滨陕西宝鸡这块神奇的土地,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宝鸡是周秦两个王朝的发祥地,演绎出青铜时代的鼎盛繁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盈偏仓。分封诸侯、成周大会,开辟出周文化传播全国的途径;成康之治、昭王南征、穆王西巡、宣王中兴,一幅幅画卷,敬塑出周人拓疆兴邦之业;国人暴动、平王东迁,一帧帧金石浩卷,律动着周人执着而艰难的前行步履。人文肇始,江山可读。历史留给宝鸡的是文化财富,是人们可以想象历史的空间。历史无言,但源源不断地散发着无尽的芳香。</p><p class="ql-block"><b> 到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虽然是预约了进去,但里面还是人挤人嘈嘈杂杂的。中华石鼓园同样人来人往,陈仓老街更是熙熙攘攘。本以为节假日这些人文历史的景点会人少,没想到连拍张照片都得见缝插针。好在我心静只管看自己想看的。是暴走的一天,酒店服务员的温馨欢迎留言和甜品很解乏。</b></p> <p class="ql-block">  20231003第五天,周二,宝鸡晴。今天目的地:炎帝陵、西府老街。</p><p class="ql-block"> 尝百草制耒耜大功大德</p><p class="ql-block"> 福万民昌华夏至上至尊</p><p class="ql-block">——炎帝神农氏位列三皇五帝中三皇(伏義、女娲、神农)之人皇,炎帝陵被称为 “华夏第一陵”,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为华夏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距今约五千多年,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相传他始教民稼穑(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故称神农氏。用火烧荒,以火德王,故又称炎帝。</p><p class="ql-block"> 西府老街,聚集了关中所有的美食,走进弄里那是人头攒动,眼花缭乱;瞄准店家捡个空位坐下便可大饱口福了。 一家豆腐店的对联挺吸引人,横批“江湖豆腐” 上联:眼前事非功过身后任他评说&nbsp;&nbsp;下联:一口酸甜苦辣豆腐亦是江湖。&nbsp;西府第一搅,且看如何搅。</p><p class="ql-block"><b> 走进西凤酒展厅,看见红色3两小瓶装特制酒,小巧喜庆,一眼就喜欢上了,买来送友人正合适。</b></p> <p class="ql-block">20231004第六天,周三,宝鸡大雨,咸阳雨。</p><p class="ql-block"> 10:36分到达此行第三个地级市陕西省咸阳市。秦地最盛,无如咸阳。咸阳是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市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咸阳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是西安都市圈内城市之一。咸阳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4951处,五陵塬上有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p><p class="ql-block">&nbsp;&nbsp; 渭河之滨,烟雨咸阳。雨中的咸阳让我仍然向往,因为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它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所以咸阳第一站预约去博物馆是不二选择。</p><p class="ql-block">&nbsp; 咸阳博物院“辉煌的帝都——秦咸阳文明展”,反映出秦帝国建立之后,以其原有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的各项制度为蓝本,融合六国经验形成新的统一措施,推行于帝国全境;且修长城以固边防,巡边地而宣帝威,树立全新的帝国形象。而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对此后两千余年中国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nbsp;&nbsp; 文庙出来正对着往南走到头,左转朝东边走约500米到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咸阳古渡是丝绸之路第一渡,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诵。</p><p class="ql-block"> 如今昔日的桨声灯影繁华喧嚣早已沉寂,而馆中留下的斑驳的桩基遗存,却似余音袅袅。从古渡遗址博物馆出来往西走,就能看到横跨在渭河上的古渡廊桥,它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中国红色特别显眼,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傍晚,雨依然下着,河边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充满了生机,远处起了薄薄的水雾,渭河在雨中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b>&nbsp;&nbsp; 一天的兜兜转转,肚子饿了。于是从河岸走上绿荫道去觅食,毫无攻略地走走逛逛,却撞见了“福园巷子”,里面竟然全是关中美食,哈哈,先老酸奶来一瓶呗,满足。</b></p> <p class="ql-block">20231005第七天,咸阳雨。</p><p class="ql-block"> 寒风冷雨中,登上了海拔1047.3米的乾县梁山之上的乾陵。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规模宏大,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nbsp;&nbsp;</p><p class="ql-block"><b> 离开乾陵,应朋友渡的推荐,最后一站我们去了位于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袁家村是个传统文化村落,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如今俨然成为关中古镇,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步入街巷,但见村落房舍布局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横平竖直,排列有序,高低错落,整齐有致。尽管天下着雨,挤在人群中能明显感觉到这个网红村落的热闹;走进书院街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b></p> <p class="ql-block"><b>  从天水到关中平原,圈完了天水、宝鸡、咸阳三个地级市,为我行行摄摄的版图增添了快乐而简单的色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