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为了她

以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成为了她</p><p class="ql-block">——读《成为波伏瓦》感</p><p class="ql-block">文/以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为波伏瓦”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多样化的。但如果说我们能从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生活中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孤独地成为她自己。于是,借助“他者”来完成主客体的平衡,并且在平衡中不断变化便成为波伏瓦的行动和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在卷尾写到的一段话。这段话不仅让我又倒回去翻,继续寻找它隐蔽的真理。他说,要竭尽所能还原波伏瓦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波伏瓦在她的日记里写道:“我的生命中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我的思想,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凯特·柯克帕说“我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想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既不会割裂地看待波伏瓦的生活和作品,也不会只聚焦她的私人生活。我想通过这本传记去证明,波伏瓦取得的成就靠的是她自己的努力,以及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要掌控你所成为的那个人物的方方面面。撰写这本书让我让我感到不安,有时候到了战战兢兢的地步。波伏瓦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不想扭曲她的记忆,哪怕是其中那些令人费解、望而生畏和感到不安的部分。即便如此,我仍试着去展示一个完整的波伏瓦,她的踌躇满志与自我怀疑,她的意气风发和万念俱灰,她的求知若渴和恣情纵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自己认真读完《成为波伏瓦》这本书时,心里一直在纠结,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该怎么写,毕竟它不同于小说,可以按照作者设定的人物形象去寻找契合自身的出口和认知去写。但传记不行,对于文中呈现的思想必须要抱有客观忠实的态度,一旦拿捏不到位,就会形成两个极端,崇拜或批判。源于这点,我还是想说说读完这本书的真实想法,无论对错,至少是我当前的想法和立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波伏瓦一样,以女性视角来说,她既让我钦慕,又让我厌恶,这个厌恶里包含着很深的嫌弃和轻蔑。我钦慕她的聪慧、努力、勤奋、果敢和对“大家族”每个人的照料,但又厌恶她混乱不堪的生活。她口口声声说“哲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哲学的选择”。她否定父亲乔治的观点:爱意味着奉献、爱慕和感激。她认为,竟然有那么多人不懂爱。此后,她遵循自己的理念,纵情一生。从她实际的生活来看,这些话无疑是一个巨大谎言,这种欺骗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隐蔽,或许是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成为了她,以逆行者的方式。之所 以称之为“逆行者”是因为她一面极力展示她的哲学思想,一面大胆地、以逆天的方式追逐着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哲学是什?思想又是什么?哲学说到底就是“人学”,思想无疑是指挥行动的司令部。波伏瓦、萨特等哲学家们的“存在主义”就是抛开“创造”本身,单从存在本身去入手,让“存在”体现的更有意义价值。当哲学围绕人和人的存在展开探讨时,人的独立和自由当然是合情合理的了,哪怕这种自由是逆袭。因此,才会出现提倡自由者们的滥用自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伏瓦的研究者托莉·莫伊教授在1949年写道:“在阅读波伏瓦传记时,如果你觉得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地位之重要,主要是因为她跟萨特以及其他情人们离经叛道的关系。”。她的学生比安卡,也是她到手的猎物之一,在波伏瓦去世后,比安卡在对她的评价中说:“她就是一个狩猎者,在自己的女学生中寻找年轻的新鲜肉体,自己品尝后拱手送给萨特享用”。并且,她同时和“大家族”成员中的男人和女人都保持着同性和异性之间长久的情人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伏瓦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伏瓦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波伏瓦是留着贵族血统的后裔。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陷入困顿。从此,波伏瓦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经济窘迫中度过的。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确实,波伏瓦也是这样做的,她不顺从于父母给她的规划,结婚生子。她努力、勤奋、善于思考,并且弃绝了她从小信靠的信仰。和萨特以及他们“大家族”中的男伴、女伴成为一家人,并和各自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波伏瓦的哲学世界里,女人就应该做回自己,让“波伏瓦成为真正的波伏瓦,追逐自由、独立和自我”。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她和萨特签了一份很特殊的契约,时为两年“除了彼此以外他们可以有别的情人,并且会许诺告知对方所有的一切。为了把自己和那些不重要的情人区分开,萨特告诉波伏瓦:“我们的爱是本质的爱,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体验偶然的爱”。但是,同时还可以各自和其它人保持关系。只是有一点,要彼此向对方坦诚和其它情人发生的一切”。虽然波伏瓦和萨特有了这样的契约,但只要萨特去追求和陪伴新的女朋友时,波伏瓦还是感到非常痛苦。也正是因为这份痛苦,推动和加剧了她不断思考的力量,写下了轰动整个美国且备受争议的《第二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性》究竟写了什么,读过的人都知道,第二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女人是什么”?这本书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本书出版后,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部作品”。为女权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也遭受到不少恶毒狂怒的攻击,尤其是保守主义者们的抨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伏瓦不承认“一劳永逸”这种说法,她不赞成女人一旦嫁个好丈夫,就不用做狼了(自己去奋斗),乖乖做羊,做家务,生孩子。波伏瓦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就的。她不认为结婚后,夫妻是一体的(丈夫是头,妻子是身体),她认为男人是主体,女人是客体,并且认为女人是客体中的(他者)。所以,她力求争取女人不是他者,而是客体,与主体的参与者,在各方面需要平等。说实话,在当时那种形势中(女人受压迫、没有话语权、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年代)确实需要积极争取自由,波伏瓦在那个时代就有这样的思考和身体力行的争取,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可是,如果以“混乱不堪”的生活证明这是一种争取到的“自由和独立”的话,又是让人鄙视的,每个人都有罪“自私、贪婪、诡诈、愤怒、谎言、妒忌等”,如果每个人都给罪恶披上一件冠冕堂皇的外衣时,里面定会长满毒疮,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死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就按照波伏瓦自己的哲学理念去延伸,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萨特有了新情人她会感觉痛苦呢?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几周以来,波伏瓦都沉浸在低迷的情绪和惶惑中,她说:我的周遭正在发生战争,我的心里也兵荒马乱,我感到极度痛苦,但不知道该如何消解”。她和她的女情人奥尔加单独在一起时,为何总是躲闪奥尔加的眼神呢?这种躲闪和心虚莫不是来自良心的责备吗?因为她和奥尔加保持情人关系时,一直和奥尔加的丈夫博斯特保持着长久的情人关系,书信往来从未断离,奥尔加至死都不知道。奥尔加也是,既是波伏瓦的情人,也是萨特的情人。如果这是她哲学理念中的自由和真实,为何要隐藏呢?这种虚伪不就是黑暗见不得光的表现吗?我承认,每个人都不完全,都有这样那样的缺欠,但力求归于正道也是每个人该追求的吧!否则又何来自省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敢想象按照波伏瓦的逻辑推理现实世界,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然而,波伏瓦所表达的观点是,除了与他者的联系,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仔细分析这段话,从《第二性》这个题目本身,和女人本身,还不是活在“存在主义”中吗?还不是“本质主义”作为导向吗?脱离了这一切,女人又是什么呢?莫非非要任着性子,逆着天意,甚至有些死撑着说女人不该温柔、善良、顺从吗?那是女人的天性啊!说到这里,该回到最初上帝对女人的创造“上帝使他(亚当)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为,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2—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造物主对一切创造都有秩序,包括天地万物、男人、女人。所以,有些东西无论人如何反驳、忤逆、颠倒、抹杀、否认,都是不可逆改的(我说的,不包括争取女性自由)。那么,波伏瓦力荐用生活践行她的哲学理念,自由就是由主体和客体在不断改变中而改变,结果让独立(不结婚)变成一种情感混乱时,个人觉得,很难说的过去。我也试着她的逻辑去推理,如果全世界的女人都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和该站的位置,都和男人争着做狼,不结婚,不生子,不做家务,不要有爱的奉献,像她一样,和多个男人女人保持情人关系,不敢想象,社会会混乱成什么样子,生命又从哪里谈生生不息……很显然,这个道理再圆滑,也是说不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影响了波伏瓦一生的男人,萨特。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存在主义,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和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战后 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特极其聪明,在波伏瓦身上,在波伏瓦所处的年代,他成功成为了波伏瓦哲学思想中的“主体”成功获得了配合“客体”践行真理的神圣使命。他一边享受着波伏瓦的爱和陪伴,一边不断寻找着新的情人,直到死,也没和波伏瓦涉猎到婚姻。就是这样一位以“花花公子”著称的哲学家,帮助波伏瓦“成为了波伏瓦”,尽管波伏瓦也说过,她被骗了。但她依旧和萨特保持了51年的情人关系。有人说是波伏瓦大度,我个人不那么认为,从一个女人的本质来看,无非也是隐忍,除非波伏瓦不是真的爱萨特,才会做到不在乎,可她不是,在1929年10月21日的日记中波伏瓦写道“这一年如果没有萨特,我没法活下去”并在“没法活下去”下面画了一道线”。聪明的读者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时的萨特称呼波伏瓦为“我的小妻子”,波伏瓦称呼萨特为“我的小丈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女人的世界里,不得不承认,波伏瓦是勇者,无论顺从也好,忤逆也好,她勇敢地做着她自己,抛弃传统观念中对“爱”的认知,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她“爱的王国”。读波伏瓦和她情人们的关系时,不自主地会想到《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在他每一部作品的桥段里,都会读出和波伏瓦一样的生活情形,他或她可以随意和他或她的闺蜜及朋友发生关系,并且每一段关系都是以一种非常温柔、甜蜜、合情合理、或者本应当的、充满诱惑的画面出现,读着读着,不自觉会带读者落入一个温柔陷进,并且毫无自责,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当我们被现实的光折射时,才发现那是良心里的亏欠,对忠实我们情感人的最大亏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经常边喝茶时会边想一个问题,如果现实生活中所有混乱的关系和出轨行为都被这样一件“里面爬满虱子的华美袍子”所遮蔽时,婚姻存在的意义又有多少?但它确实又是人类从开始就拥有的幸福。如果婚姻就这样被各种论调东崩离析,真爱和繁衍又在哪里?如果每个人的内心连这份爱的输出都没有力气,活着的意义又何在?难道男人和女人就为活着而活着吗?显然不是,爱是舍己,是奉献,是包容,是忍耐,爱同样是盼望。简爱和罗切斯特就是如此,这份爱让人从破碎中找到安慰,绝望中拥有了希望。说到底,无论波伏瓦如何反对爱是付出和奉献的说法,如何坚持她的自由独立,她作为女人的生活品质无处不在暴露着她的思想。身为读者的我认为,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带着自己的思想、选择、思考、行动,不盲目、不懦弱、不随从,明白自己如何做就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11·21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个人简介</p> <p class="ql-block">以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人、评论家。诗歌及评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草原》、《鹿鸣》、《安徽文学》等全国近百种文学期刊及年度诗歌选本。曾获《鄂尔多斯》杂志2020年度优秀作品奖,以及全国多项重要诗歌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