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西山水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山水塔座落在海州西山顶端(现西山水塔公园内)。是阜新历史上最高混凝土建筑物,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占领阜新的历史見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夏开始大兴土木动工建设西山水塔和河北水源井,1937年秋竣工。水塔为十棱圆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高47米,内径16点3米,顶上直径14点1米,蓄水池深10点3米。蓄水量1200立方米。水塔内部设旋式铁梯,供工作人员上下用。水塔内设有两条直径400毫米铸铁管路,作为输入水和向外配水用。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塔建成后,由当时的河北水源井向水塔供水。1943年日本侵略者在阜新西北15公里外的王府地区建一座水源井和一座蓄水池(王府一号水源井和王府南山水池)。此后便由王府水源井利用自然地势高低落差,向西山水塔供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西山水塔。因一时无人管理遭到破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1年为解决阜新发电厂用水问题,由阜新发电厂投资,委托阜新矿务局重新设计修缮水塔,于1954年竣工使用。王府南山水池的设计容量为7000吨,底部出水管比西山水塔底脚水平高出53点667米,水池靠自然压差,通过600毫米管路把水利用地势高低落差输送到西山水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阜新解放前,西山水塔只供侵占阜新并在西山附近居住的日本人和伪政府机关用水。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西山地区的居民才用上西山水塔的自来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山水塔见证着我市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翻天復地历史变化和日本侵占阜新的铁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撰文:韩松(东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制作:张国新(日日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11-2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