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97年河北省政府将昌黎五峰山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五峰山上远眺,渤海、燕山余脉及昌黎县城尽收眼底,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昌黎县,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600年孤竹国建立时,昌黎县域属孤竹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第一次设立县级政区——絫(读音lei)县。辽天赞二年(公元923年)取名广宁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与当时的广宁府重名,改为昌黎县,取(黎庶昌盛)之意。</p> <p class="ql-block"> 昌黎县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境内的碣石山,为燕山山脉的支脉,古代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都曾前来巡游。秦始皇前来巡游、观海时的行宫遗址已发掘;魏武帝曹操曾三次巡游并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观沧海》而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碣 石 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碣 石 山</b></p> <p class="ql-block"> 碣石山的余脉——昌黎五峰以松奇、石怪、境幽、景美,一年四季景色迷人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称这里为“人间奇境”“天外桃园”,并将这里称为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 昌黎五峰山分东五峰和西五峰,人们常去的是西五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龟石戏玉兔的挂月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巍巍侵北斗的平斗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掩映如锦屏的锦绣峰。</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壁立俯沧海的望海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天竺灵鹫形的飞来峰</b></p> <p class="ql-block"> 五峰犹如向上伸开的五指,手心坐落着韩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从1907年到1924年八上昌黎五峰山,或游览、或客居、或避难,并创作了《岭上羊》,《山中落雨》,《山峰》,《山中即景》等白话诗,第五次到五峰山完成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两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次李大钊仰望平斗峰,发现一颗苍劲的松树孤立山顶,傲然迎风,俯视大地,他非常喜欢,此后他给自己取笔名“孤松”,并以此名发表了不少作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孤 松</b></p> <p class="ql-block"> 追寻李大钊的足迹于2023年11月13日,我们首次登昌黎五峰山。</p> <p class="ql-block"> 平均75岁的我们,每人一个“登山杖”登山即省力又安全。</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1889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那里没有山峦。李大钊童年时经常站在高岗处,遥望距此40公里处的碣石山,引出无限遐想和好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从童年开始,就想看看离家40公里左右的碣石山到底什么样?1907年18岁的李大钊去天津考试回来,决定和三名同学一起去登山。有人建议先登五峰,半山腰上还有韩文公祠。首次登五峰并结识了刘克顺夫妇,给李大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自此与刘克顺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大钊首次登山因雨天,山路崎岖,雨雾蒙蒙到一三叉路口时大喊一声,五峰山在哪里?刚好韩文公祠的守祠人刘克顺在附近,即引领大钊和几名同学一起到韩文公祠,热情的烹茶煮粥招待他们,并介绍山中名胜和韩文公祠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五峰山韩文公祠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时任“山海督师”范志完,主持在五峰山半山腰的平台上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1986年原址重建的韩文公祠基本恢复建筑原貌:正殿、东客厅、西耳房。三间正殿中塑有韩愈彩色泥像,龛楣上悬有“百代文宗”牌匾。墙壁上刻着韩愈的著名文章《马说》。</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1年3月5日昌黎五峰山韩文公祠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于1907年到1924年16年间八次到五峰山借居于韩文公祠客厅,长则数十天,短则当日返回。</p> <p class="ql-block"> 重新修复的韩文公祠,李大钊住过的客厅,被辟为李大钊革命活动纪念室。</p><p class="ql-block">里屋的墙壁上悬挂着李大钊手书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复制品);镶嵌着重修时发掘的范志完《游水岩歌》等诗碑。</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革命活动纪念室陈列介绍李大钊生平及在五峰山从事重要活动事迹照片,文物复制品展室等。</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客厅,李大钊当年在此休息居住的房间。李大钊在这里完成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两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守护人刘克顺一家住的耳房,现为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因祖上世居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是唐朝的文坛领袖,是中国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代散文代表作《师说》,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昌黎县城内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朝开国之前,历经多次修缮保留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当时只有昌黎县域内修两处韩文公祠。</p><p class="ql-block"> 此图片来自秦皇岛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24年5月下旬,为摆脱北洋政府通缉,李大钊带着长子李葆华,到五峰山距韩文公祠不远的彭祖洞避难,6月中旬李大钊离开五峰山秘密前往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大钊人生中最后一次登上五峰山。</p> <p class="ql-block"> 1924年5月下旬,李大钊在五峰山避难的“彭祖洞”</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后面的峭壁上的石刻:“泰山北斗”为崇祯十四年时任山石道期间的范志完,主持建韩文公祠时所题,誉韩愈为文学泰斗,居下竖写“五峰环翠”称赞五峰山的壮美景色。</p><p class="ql-block"> 范志完一生好学,著述有《论官六箴》《爱士真言》等十余篇作品传于世。</p> <p class="ql-block"> 范志完,范仲淹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代表作《岳阳楼记》。流传至今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 class="ql-block"> 范志完(1602~1643年)字叔恺,河南虞城人,明朝后期官吏,1631年中进士,崇祯十五年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部御史,辽东总督(钦命督帅,总督率关辽)。</p><p class="ql-block"> 时任山石道期间的范志完,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到五峰山游览,见这里“三面环山,面临涧,”云:“天成文笔峰”即在此主持建的韩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 昌黎人对范志完十分尊敬:明末清兵入关首攻昌黎,范志完带领昌黎人一起奋战出击,清兵围城七天七夜,因急于攻取燕京即撤退。至今,范志完的功绩仍在昌黎人中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右侧前方,挂月峰半山腰的峭壁处,有一自然形成的山洞,名为“刘九洞”。相传洞刻有文字“若要洞门开,还得刘九来。””崇祯十四年范志完游到此地时,称自己小名“刘九”。昌黎知县蒋三捷令人凿开洞口,修一洞门,改“刘九洞”为“范公洞”,落款为:“永平府同知管县事金汤将三捷立”“崇祯辛己岁月在辛丑望吉”。洞内原有范志完石刻像,现已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85年范公洞被列为昌黎县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志 范志完</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7日</p><p class="ql-block"> 五峰山上崇三雄,黎庶心中今古同。</p><p class="ql-block"> 抵抗清兵七昼夜,韩祠修建首头功。</p><p class="ql-block"> 后先忧乐关天下,满腹经伦傲碧空。</p><p class="ql-block"> 看罢身心俱净静,高风亮节志完公。</p><p class="ql-block"> 王兆义</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后面的峭壁上石刻:清朝康熙癸丑(1673)秋知卢龙 事楚黄冈 魏师段题的“东洋砥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丁末年(1593年)重修圆通寺时,刻有“春潭涛,潭亮重建”字样的“三点水”偏旁的五言倡诗,全诗二十个字,都有“三点水”偏旁:“源滋浩泽湛,清淨法演洪;江海深潭潽,济流派瀛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有落款的石刻:名山古寺 何必蓬莱</p> <p class="ql-block"> 石刻 聖柏含香</p> <p class="ql-block"> 坐观云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响 泉</b></p><p class="ql-block">“是自然的美,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 1918年于五峰山</p> <p class="ql-block"> 顽强的生命力——石缝中的松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钊 背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岩石上有红褐色人形图案:革命先驱李大钊当年登五峰山时,曾多次在此处休憩,当地百姓称此为“大钊背影”,以表达对大钊先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豋昌黎五峰山缅怀革命先躯李大钊同志</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5日</p><p class="ql-block"> 八上五峰为党谋,铁肩道义足千秋。</p><p class="ql-block"> 光辉思想开新纪,合一知行黎庶忧。</p><p class="ql-block"> 打倒列强平国难,大同世界护金瓯。</p><p class="ql-block"> 韩公祠凛今犹在,高筑神州风雨楼。</p><p class="ql-block"> 王兆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11月13日登昌黎五峰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美篇 2023年11月21日制作于北戴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