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峰院长讲座 <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天气微凉,却无寒意,步入创新大厦,开启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少年有理想,壮年有担当,老年有依归……”当晨读照例开始,我心灵的田野上再度烈焰腾起。我想,那可能就是对教育如江河奔流的赤诚!</p><p class="ql-block"> 晨读之后,和蔼朴素的清华行健书院院长李峻峰以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与大中衔接》主题开讲。</p><p class="ql-block"> 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热词之一,也是本次培训始终绕过不去的话题。“钱学森之问”如何破解,成为横在大师们面前一致的攻艰壁垒。李院长认为,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应具备内生动力、开放、坚毅、智慧和领导力五个方面。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基本上没有关系,我们在教育中可能高估了智力在创造性成就中的作用。所以,创造性学生并不总是那些我们喜欢的、欣赏的学生。创新型人才有一个特质,就是他做一件事要看有没有意义,有意义的,他痴迷痴醉,钻之弥高,没意义的,他嗤之以鼻,哪怕退学。李院长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了一个老师不喜欢、多门挂科、面临退学的清大学生怎样“凤凰涅槃”的真实故事。这名学生之所以能经受退学的沮丧后,又重新燃起奋斗的烈焰,是他在华威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从事了能充分发挥他创造创新力的研究项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的故事,雄辩证明,智商与创造力并不成正比。可见,调皮的、令老师讨厌的孩子往往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一旦时机成熟,火山一定爆发。</p><p class="ql-block"> 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不能只看结果,应是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基础教育首先要培养其正确的“三观”,使其成人。其才是授道授业解惑,让其成才。然后可以放下管理,让其自我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从怀里抱、扶着走、陪着跑到看着高飞远去,教育的每一步都应合规律、中于绳,充满智慧和艺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才的炼就,课堂给予了知识,活动丰富了情感,实践形成了品质,挫折锻造了意志。多元教育是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的科学套餐。相信,吃杂粮更健康。</p><p class="ql-block"> 人才培养过程中会有很多险滩,如果挑战大于能力、期许高于结果,学生就会产生焦虑,久之会形成抑郁。所以,学生意向、培养中的动态调整、导师指导等等,都是为大学生健康发展郎量身定做的指导模式,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那么,中小学时代呢?我们灌输式、命令式、保姆式的教育又让学生收获几何?我们是否把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作为立德树人的重点内容予以了足够的重视?我们是否把学生兴趣、志趣的发掘放在了课堂C位?这要引起老师们的沉沉思考,边教育边“回头”边正向。</p><p class="ql-block"> 当今时代,知识积累越多固然是好事,学富五车也当鼓励。但只学不思,则致于罔。较知识识记而言,会思考、会活用、会创新、会实干更重要,更能出成果。</p><p class="ql-block"> </p> 于春林处长讲座 <p class="ql-block"> 11月21下午,跟着视频在笑声中轻松做完颈椎操后,培训开始。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于春林老师以巜新时代依法治校的形势与任务》为题开讲。于老师的讲座理论与案例结合,让我们深入理解了法与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p><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治建设,不讲法治的学校缺乏安全感。加强依法治校工作不仅是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而且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任务,更是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法”胜于言,“法”护佑行,法治是师生前行路上的安全伞。</p><p class="ql-block"> 依法治校之“依”,非“以”法治校之“以”,“依”突出凭借,旨在遵循。所依之“法”,不仅包据法律法规,管理部门的规章,也包含学校章程、制度等自治规则在内的“软法”。教育领城共有8部法律(学位条例、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行政法规16部、教育部规章51部。了解这些,今后在治理学校时会更理性,更合规。</p><p class="ql-block"> 依法治校强调的是“治”,非“制”。法制强调制度这种实际存在扬,是静态。法治强调落实实施,是动态。落实依法治校不能出现“一生生病,全家吃药”的负累现象。</p><p class="ql-block"> 学校依法治校的关键任务,一是加强章程建设,推进学校制度创新,实现“良法之治”。章程要依法制定,突出人本,着眼立德树人,描绘发展愿景,符合办学实际,得到各方认同。二是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决策机制,实现“科学之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民主管理机制,落实好家长委员会制度。三是注重依法办学,构建校园法制环境,实现“育人之治”。公平招生,落实职业道德规范,办学符合教育规律,依法依规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师生平等、性别平等。学校管理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和温度,要有完善的聘评、继续教育、奖惩考核争制度规范,对学生处分,做到事实清楚。四是有效化解纠纷,维护师生权益,实现“程序之治”。五是深化法治教育,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实现“文化之治”。抓好领导这个“关键少数”,注重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能力水平,面向学生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