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3号,当茶峒两个字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依然是迷迷糊糊的。原因简单至极,我完全没有做任何攻略,那些为出行做攻略的日子,仿佛遥远得连我自己都已忘记。跟随同学们旅游,那是走到哪里算哪里,一切随缘而定,一切随遇而安。</p> <p class="ql-block">茶峒,是渝,湘,黔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小城。说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见得知道,但若说起它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就有遐迩闻名之感了。不过,外省人读边城,头脑中的画面总是有些朦朦胧胧,往往将它与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联系起来。所以,当我们循着沈从文先生的指引,"由四川过湖南去“,从里耶顺着S256省道,经由重庆秀山县直奔边城时,心里居然有一种要为茶峒正名的奇怪感觉。尤其是看到那句宣传语:世界上只有一个边城,更为"委屈"的茶峒抱不平。要知道,茶峒早在2005年就巳经更名为边城镇了。</p> <p class="ql-block">边城座落在一个盆地中,一条小河自南部贵州向北蜿蜒而来,把小城分成了两半,东边的叫边城(镇),属于湖南,西边的叫洪安(镇),归属于重庆。这条小河就是沈从文笔下的白河,当地人叫清水江。江面不宽,清澈的江水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像一幅画卷。</p> <p class="ql-block">抵达北门客棧,门首,屋檐下悬挂着许多红灯笼,给旅途增添了一份温情。放下行李,从客棧出来,我们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那座白塔,就在右边的山腰之上,与江心的翠翠岛遥遥相望。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小道,慢慢往塔的方向寻去。先出现的是翠翠和爷爷,黄狗的家。门前屋后很干净,应该是有专门的人清扫,再往上,白塔就触手可及了。小塔共五层,,形态优美,通体雪白。站在小屋前的山坡上,就着暮色眺望江中的翠翠岛。这岛的外形似一条古老的渡船,翠翠塑像静静的矗立在船中央,她还在等她的心上人归来。</p> <p class="ql-block">晚歺是胡红同学的朋友请客,桌上最有名的菜肴,莫过于洪安酸菜鱼,不过,官方的菜名远没有它在江湖上的名号"一锅煮三省"来得霸气。重庆的酸菜,贵州的豆腐,再加上湖南的鱼。厨师将二三寸长的角角鱼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将葱,姜,蒜,豆腐,酸菜,剁椒,等食材,不管红的,白的,绿的,统统参杂在一起,一股脑的往锅里放。当铜锅里噗噗噗绽开水花,厨师端来放到桌子上,然后,拿起勺子稍一搅动,食材就在滚烫的汤汁中一点点的溢出了香味。夹一条鱼,放到口中,咀嚼中微微的甜酸辣味,刺激着味蕾,鲜香随即在舌尖爆炸开来。举起杯子,以茶代酒,冲着彼此笑笑,心领神会的感觉在同学们心中弥漫。</p> <p class="ql-block">游玩边城,不能不去感受拉拉渡。在《边城》里,拉拉渡是翠翠和大佬二佬发生感情纠葛的地方,也是翠翠和爷爷,大黄狗安身立命之处。现在很多人一到边城,就直接奔向拉拉渡,寻找《边城》中翠翠的倩影,我们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边城的早晨是被鸟儿叫醒的,心里记挂着拉拉渡,草草吃过早饭,便沿着北门码头的小河,向西而去。光阴荏苒,而今从湖南的茶峒,过“小溪"到重庆的洪安,早巳有了宽敞坚固的公路大桥。大桥在拉拉渡的上游一百米处,洪安那端桥下右边数米,就是著名的"一脚跨三省″碑,湖南,重庆,贵州三省交界处。爷爷和翠翠的拉拉渡,依然保持着书中的模样,渡口船头的木柱上,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一根小姆指粗细的钢缆,连接在溪岸两端的码头上。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钢缆上,船工就用带有拐状凹槽的木质引手,卡在那条横跨江水的钢缆上,一摇一拉,满载游客的渡船便向对岸驶去。船资每人两元,自觉扫码即可,无人监督,也无人查票。实在没钱,也没有关系,原来岸边还曾经竖立过一块"义渡"的牌子。这样的淳朴和信任,令人对边城顿生好感。</p> <p class="ql-block">踩着竖实厚重的石阶,从拉拉渡的洪茶渡口拾级而上,"一脚跨三省"的洪安古镇,方才正式亮相。这座渝东南门户的小镇,位于渝湘黔三地交界处,东与湖南省花垣县茶峒镇隔河相望,南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接壤。全长千余米的洪安老街安卧于清水江畔,山坡之上。街道两侧吊脚楼风格的土家族和苗族民居沿山坡而建,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顶,挑檐翘角,格子花窗,别有韵致。街口处还矗立着一座暗红色的立柱体,上面的红漆,部分巳经脱落,黄色的字体也有些淡化,但上面的文革时期标语和毛主席语录仍依稀可辨。它和街上那栋历经风雨的白色小洋楼一样,都是旧时痕迹,如今成了游客打卡拍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洪安老街土家民居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营造出了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这种喜庆氛围,恍若向你招手,亦或让人有一种特别的冲动,好想在这里寻一处院子坐坐,听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泡一杯自己喜欢的清茶,听艄公渔妇讲不完的小城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住宿的北门客棧30米处的清水江边,有座典型的湘西民居,古朴的吊脚楼旁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用中英文刻着沈从文先生简介,向游人讲述了二三十年代,沈从文先生在这里与古镇人间烟火的时空交织。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但茶峒的山山水水及风土人情,仍然给他留下了无法忘怀的记忆,并由此诞生了中篇小说《边城》。</p> <p class="ql-block">临离去的那天清晨,我站在沈从文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吊脚楼上,凭栏远眺。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江心的翠翠岛静悄悄的,边城二字醒目无比,碧波荡漾的清水江绕着小岛缓缓流淌,一艘轻舟,漂浮在江面上晃晃悠悠。一位苗装少女立在江边,她也和翠翠一样,是在等待那个人回来?爱情里最遗憾的,就是连告别都是无声的,一条小河,流淌了千年,却冲不淡那一份幽柔的爱。人生不就是这样,只要信念在,希望就永远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