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信仰(之一) 牛 劲/辑 录

郭生彩

<p class="ql-block">佛教与信仰(之一)</p><p class="ql-block">牛劲/辑录</p><p class="ql-block">母亲病笃。倒数时日里,每日都有亲友看她,虽说话少眠多,但她总还神奇地知晓谁来,还能笑谜谜地表达迎送。有一次,居然支起身子与“崔三孩”聊起天来。这是少见的病中日光。崔三孩是我任“农中”教员时教过的学生,真名就叫崔三孩,后来我半开玩笑地说,你叫“山海”不好吗?他果然依了我,改了名字,改了户口,从此成为我门下最亲热的弟子。我不知他何时信了佛教。他来我家,从不忘劝我母亲信教。直到这次母亲动情,回溯了与他交往的佛系佛话,她说,三孩呀,可惜了你的辛苦了。劝了我十五六年,硬是让你白费了口舌,其实,我是没功夫信佛,一大家子都在上班,就我和老头子忙做家务,就算能剩一点功夫,也得在炕上躺一躺,再没气力去念阿弥陀佛了!</p><p class="ql-block">母亲说得叫我眼热,妈这辈子的生活气味仿佛在那一时刻聚拢而来。一个人“老”的标志,就在目光与谈吐之间。妈在年轻时,只我一个孩子,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应对的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待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又猛添了四个小孩,先不说那点工资捉襟见肘,就说饮食起居等项杂务,足夠她筹划与操持。直到她走后,我们才体验到她有多难。她真的是个少有空闲的老当家啊!</p><p class="ql-block">此刻,我见“三孩”流泪,也想起母亲对他常说的那些话,&nbsp;你生在哪里,由不得自己,知识青年不是在城里长大的么?不也得上山下乡么?他们还比不上你,你能挣一等工,他们呢?七、八分工!吃的呢,你家吃的总比知青食堂強吧?唉,谁也别怨天尤人。你如今娶妻生子,已经算个有福气的人,应该知足啊!你虽说没当上村干部,但你的同学当了支部书记。他能不照应你吗?你孩子到深圳打工,就比你那一代强么!你看看这会儿的人们,哪还有吃不饱的?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还出去旅游,该干嘛就干嘛,过成神仙的日子。就说你信佛的事吧,村里没人管,想信去信,没人干涉,但你应该知道,你的好日子是自己挣来的,没有哪位菩萨能帮你。将来的日子,你也别想得多。进天堂,那是个梦。得过且过吧!自己不忘行善就行。善待自已,善待身边的亲人,善待朋友。比信佛差不到哪去。</p><p class="ql-block">这番话,不知说了多少回。说起来,对崔山海真的有点报歉,他那么不厌其烦地对我母亲劝进,并未使母亲动心,而她那番道理反让他有点醍醐灌顶了。母亲总勸他,你去多赚点工分,为孩子盖房娶媳妇儿,才是一大家子值得操心的大事啊!</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无论谁只要对宗教不存幻想,没有寄托,是难以勸谁入教的。或者说,入教的人对宗教都有想法,都有私利。</p> <p class="ql-block">我原本是不信任何宗教的。后来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有责任端正自己的信仰。但佛教知识总得要知道点儿。否则就容易陷入信仰盲目。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也就是说,印度佛教与中国的社会生活总有诸多契合之处,它才被国人所接受。释迦牟尼是尼波罗南境一个小城主(所谓净饭王)的儿子,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兼习武艺,二十九岁出家求道。他厌世的原因,佛书都说是因为看到生老病死诸多苦相,决心以出家之举寻求解脱。还因为他亲历了天竺上层社会的黑暗躁狂,相互杀伐,逐渐滋生了厌世情绪。他出家后,与苦行外道同修六年,毫无所得。于是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经过若干昼夜,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成就了无上正觉,即所谓成佛了(你要信佛,就得相信这种可能)。佛的意思就是觉悟,觉悟了人生几何,解决了生死去向(不管这种觉悟的内容是什么,归根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因为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不要任何事实依据。只要能想到什么,就说出什么。后来僧徒们的谎话愈说愈大,愈说愈多,愈说愈奇,佛的神通也被说得广大无边,愈不可思议。信了佛,任何苦难即可消除。佛教说,天有三十三,中央最尊的天名忉(音刀do)利天,忉利天主名“帝释”,只是佛的一个小徒弟,佛出行时,他得在前面开路。这类神话无法考证。到唐时,僧徒法琳作《破邪论》说,将孔、老两家比佛,那就差得远了。因为孔、老说教,都是效法天,不敢违天;佛的说教却是诸天奉行佛教,不敢违佛。显然,孔、老不可比佛。据说,佛经里谎话连篇,如果堕入大骗局,主观上想作个虔诚守戒律的佛教徒,客观上却是宣扬戏论,成为蠹国殃民的大害虫。</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在独坐冥想中所获得的无上正觉,就是所谓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或简称四谛。婆罗门教一向坚信神不灭论,以为人的灵魂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按照人一生行为的善恶,死后定要受各种报应。现在一生所受的祸福,即是前一生的业报。释迦牟尼开始也修苦行,后来认为苦因并不能产生福报,又别求解脱法,那就是所谓四圣谛。神不灭、因果报应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共同基础,唐玄奘说“九十六(外)道,并欲超生,师承有滞,致沦诸有”,这说明佛教与九十六外道目的都是想超脱生死,只是传授各有师承,修行法有所不同。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四圣谛,首先肯定人的一生沉溺在苦海中,没有丝毫乐处,即使有乐处,也是极暂时的。对不灭的神(灵魂)说来,由于无明(贪、瞑、痴总称为无明,也称为三毒,贪欲尤为诸苦之根本,称为苦本)的缘故,灵魂或出生为人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入地狱,从无始以来,在生死苦海中流转不息。可以说,短促的一生,同样是没有丝毫乐处的。灵魂本身,永远不会消灭,只能从因果报应中解脱出来(参阅《中国通史》第四册)!</p><p class="ql-block">佛教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缘和空性等核心概念灌输于教徒。信徒通过礼佛、念佛、修行、禅定和布施等实践来净化心灵、追求解脱和修成菩提。</p><p class="ql-block">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和流派,如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藏传佛教等,它们在教义、修行方法和实践中有所区别。</p><p class="ql-block">佛教修行一定要以涅槃为终极目标。所谓涅槃,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只是死的化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思想是否是最脆弱、最怯懦的人的思想,它把人生看作全部大苦,编造出生苦老苦病苦等所谓八苦。说他们专心在死字上做功夫,也是说,希望死后解脱轮回之苦,永远无为和安乐。爱无为的是懒惰人,爱安乐的是贪私人,佛教基础是否与部分人士的懒惰贪欲自私等卑劣心理有关联?</p><p class="ql-block">这世界,宗教造就出部分人士靠推广宗教信仰来养活自己,这亦叫信仰效应。当然,他们得付出辛劳,将佛的召唤具体化丶现实化,以此改善人们的内在休养。假如佛教极端贱视劳动生产,大批僧众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动一砖一石却住大寺庙,是否将宗教物化得过头,怕不怕物极必反,遭人嫌弃?</p> <p class="ql-block">我没读多少佛经,但参观了一些佛寺,也应算是“礼佛”的收获。现分述如下。</p><p class="ql-block">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立于街头望去,红墙绿瓦、苍松翠柏、洁净漂亮,山门前那对石马,似乎比驮经时代还显得健壮。</p><p class="ql-block">走进山门,迎面是天王殿,殿中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分坐着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所谓四大天王。一个个甲胄森森威风凛凛。天王殿后是大佛殿,主佛为释迦牟尼,两旁是文殊.普贤二菩萨,神态均显端庄,犹若静思。再往后为大雄宝殿,主佛是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它们分别掌管着人生的现在、过去、未来三世。殿两侧列有雕塑精美的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后是接引殿,再往后是清凉台,传说是汉明帝幼时读书的地方,也是腾、兰二高僧译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白马寺素有中国佛教“祖庭”“释原”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寺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在佛教界拥有极高的地位。自马寺的供器、碑刻上都冠以“释源”字样,这是我国其它寺院不能享受的殊荣。</p><p class="ql-block">开封的大相国寺,还在我少年时代,就在我心里扎根,这是《水浒传》的神奇之力。想到大相国寺,仿佛亲眼见到花和尚智深的种种趣事,他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传奇的人生之旅。</p><p class="ql-block">相国寺所在的地方,原为2200余年前战国时代魏公子吴忌信——信陵君的故宅,直到北宋时,这一帶仍称为“信陵坊”。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文宣帝高洋在此建寺、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燹。此处在唐初曾变作郑景(歙州司马)的宅园。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名僧慧云向郑景募购宅园建寺,仍叫“建国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下诏改“建国寺”为大相国寺,并亲自写了“大相国寺”的匾额。自此,大相国寺香火日盛,唐代相国寺,不论建筑、佛像铸造、雕塑,还是大型壁画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可惜的是,唐昭宗时,相国寺遭遇大火,大部分屋宇焚烧殆尽。</p><p class="ql-block">开封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首都之后,相国寺的地位也骤然升高,朝中的许多仪式和庆典(包括忌日的行香.灾异的免除等祈祷),照例在相国寺举行。</p><p class="ql-block">北宋的一百六十八年,是相国寺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宋人宋白《大相国寺碑铭》,形容相国寺“外国之稀奇,八方之异巧,聚精会神,争能角胜....绣栭文棚,璇题玉砌。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大规模扩建的结果,使相国寺占地面积达五百四十亩,分设64个禅院。</p><p class="ql-block">解放之后,又经过修葺与保护,使残破的千年古刹焕然一新。现在的相国寺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殿、藏经楼,整整齐齐地座跨于寺庙的中轴线上。</p><p class="ql-block">河南还有一个名寺,它是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去少林寺,犹如逛庙会,就在挂有“少林寺”门匾的入口处,摩肩接踵,人流拥塞,其中一位老者差点从台阶上挤下来。我们决定先在树荫下找个坐的地方,但门外小“广场”同样挤满游人,“立”着也不易。这“热闹”是否源于武打片《少林寺》不得而知,但这样的“热闹”,如何让和尚们肃目凝神沉入佛事?佛寺一向讲究清静幽深,好使修行者的心灵得到安歇,如今这情状,简直把少林寺置于花花世界之中。</p><p class="ql-block">嵩山的少林寺位于嵩岳少室山阴的茂密林木之中,故名少林寺,清代进士景日胗释:“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四面环山,背依的五乳峰,山色清幽;面对的少室山,诸峰争秀;寺前一条少溪河,蜿蜓曲折,河水清澈,注入少林水库;雄伟宝塔,隐现于参天的古柏之中,自是一种含威不露的炫耀。</p><p class="ql-block">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天竺(印度)僧跋陀在少室山阴依山劈基,初创少林寺。《魏书.释老志〉(卷一百一十四)载:太和十九年四月,沙门道登雅有义业,二十年卒。“高祖甚悼惜之......又诏,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是孝文帝拓跋宏“诏”其择地立寺的,宋代《景德传灯录》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687年),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漂江过海,历时三载,北趋魏境,来到少林,首传禅宗。</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说,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则是禅宗的祖庭。</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国人熟悉的三大佛窟之一,它在大同西郊三十里处。云冈石窟最初叫武周山石窟,亦叫武州塞石窟。它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建造它的是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发端者为它的第四任皇帝拓跋濬。</p><p class="ql-block">公元460年(和平初年)的某个时日,上苍仿佛特意安排文成帝拓跋濬与高僧昙曜的会面。昙曜是在文成帝复佛之后从中山来到平城的。也许是马识善人的缘故,文成帝的坐骑在拥塞的人丛中,偏偏趋前“衔”住昙耀的衣衫,这才有了“帝后奉以师礼"的交情。事实表明,这个昙曜绝非等闲之辈,他经历过第三任皇帝拓跋焘凶狠惨烈的灭佛事件,曾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这次现身平城(北魏都城,今之大同)只是静观局势,洗心革面,心中对佛教已做了艰难的世俗化整理,形成一个巧妙的计划,不知可否施行。现在,有了帝僧之会,经皇帝支持,他旋即选择京西武周塞这个地方开凿佛窑五所,塑五尊大佛。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成帝去世之后,冯太后(文成帝拓跋溶之皇后)和孙儿孝文帝拓跋宏,利用在平城执政的三十年宝贵光阴(公元465-494年),将武州塞石窟雕凿′推向鼎盛时段,形成了东西绵延二华里的宏大气势。真是“吩咐名花次第开,均在虚无缥缈间,”武周塞成为气势宏大的佛山。当然,云冈石窟绝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皇室皇帝精心结撰的。</p><p class="ql-block">我仅举以上几例寺庙,均已说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皇族势力及朝国的支撑。我用几段史书评介,证明中国对佛教的一贯支持(参阅拙著《悠悠斜晖》一书)。</p> <p class="ql-block">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夢無凭恨不勝。”道出信仰的迫切。宋吕祖谦《吕氏家塾记》:‘宋余崇守九江,秋不雨,舉家蔬食,爲民禱祈而雨,遂有秋。民舉手加额,呼余爲佛。”官也信佛。《宋楼以试邑钟离请益》:“前辈有爲縣公,退以贯珠诵佛。”</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国家的支持及官员的敬佛,这应该是推动佛教发展的重要元素。我联想到为数可观的僧侣们能夠活的滋润,无非是党的宗教政策落到实处,方使他们获得信仰自由。</p><p class="ql-block">2023.1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