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不止 筑梦前行——惠城区2023年名工作室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培训

西西邓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城区名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和指导能力,发挥名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支师德品行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精湛的工作室队伍,2023年11月20日,由惠城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承办的惠城区2023年名工作室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培训在佛山市举行,本次培训一共100位名工作室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参加。</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举行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崔德燕老师主持,由惠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张娟老师致辞。</p> <p class="ql-block">  张娟老师表示,名师工作室是从“我”到“我们”的一个跨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本次培训分为理论专题培训和进校跟岗学习,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具有影响力的名师和名班主任,最大限度的能够起到一个示范、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希望参训老师们能明确学员身份,转变角色,迅速适应从教师到学员,以学习为重,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积极参与研讨交流,迅速反馈问题及建议,努力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娟老师致辞</span></p> 名师讲座(一) <p class="ql-block">  简单而隆重的开班仪式后,首先是由李漱萍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名师工作室成果的形成和提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教师简介: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番禺中学,曾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先后被评广东省优秀历史教师、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先进个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第二批名教师培养对象实践指导老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span></p> <p class="ql-block">  李漱萍老师从名师的定义、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作用、建设、成果呈现和提炼等几个方面进行讲授。她表示,名师工作室是由政府参与的集学科教学、教育研究、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科研究共同体,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教师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是优秀教师的“孵化器”。希望名师工作室能够搭建学习与研究的平台,创设合作与交流的场所,塑造提炼与锻造的熔炉,培养成长与发展的摇篮,成为推广与辐射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积极与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交流活动的气氛更为浓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组学员向老师提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组组长作学习总结发言</span></p> 名师讲座(二) <p class="ql-block">  学习还未结束,精彩继续呈现。下午,由廖圣河教授为我们带来《把名师工作室打造为成长共同体》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教师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毕业,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022年入选韶关市首批丹霞英才;兼任全国课程论学术委员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井冈山大学文学院国培班专家组成员等。</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讲座中,廖教授以“把名师工作室打造为成长共同体”为主题,从“学习场”“研究场”“活动场”“文化场”四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如何打造“成长共同体”。名师是社会宝贵的公共财富,是基础教育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名师意味着社会责任的担当,意味着共同体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场”板块中,廖教授提出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借“他山”之力,助推教师成长。在“研究场”板块中,廖教授强调了教师科研的意义,需由名师领头做科研立榜样,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形成个人教学特色,进而凝练教学主张,并开展专题研究。那么,如何打造“活动场”?廖教授建议要积极组织以专家引领为基本形式的活动、以课堂诊断为基本形式的活动、以阅读和反思为基本形式的活动、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的活动。最后,廖教授指出要把名工作室打造成文化场,就要格外重视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建设、名师工作室的制度文化建设、名师工作室的视觉文化建设。“真正的名师总是一辈子学习、思考并引领着同行一同前行。”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过去时,也没有将来时,只有进行时,而且永远在路上。廖教授勉励道:“愿在座的各位,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开拓创新,持之以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廖教授激情演讲精彩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六组学员向专家提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六组组长作学习总结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  感谢李漱萍老师、廖圣河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这是一次专业的进修,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愿惠城区名工作室铭记两位老师的教诲,明确工作室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全体成员将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向着更好的未来,再出发、再起航,在新的起点,走出新的精彩。</p> (第六小组供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学员合影</span></p>

工作室

名师

教师

学习

惠城区

老师

共同体

培训

学员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