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0日从吉林出发,至11月11号返回吉林,总计行程23天,游历大小景点34个,跨越九个省,顺利完成福建游。</p><p class="ql-block">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福建省海岸线3752公里。</p><p class="ql-block">福建地名由来: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取两州首字而得名。福建简称“闽”,省会福州市。</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分闽东闽西闽南闽北闽中,</p><p class="ql-block">闽东:宁德地区以及属于福州的罗源、连江。</p><p class="ql-block">闽西:龙岩、三明两个地区。</p><p class="ql-block">闽南:厦门、泉州、漳州、晋江、等县包括台当局实际控制的金门县。</p><p class="ql-block">闽北:南平、建阳、武夷山地区。</p><p class="ql-block">闽中:福州、福清、长乐、莆田、仙游、包括台当局实际控制的马祖县。</p> <p class="ql-block">一、2023年10月22日 河南芒砀山在永城市东北,安徽萧县、砀山县、河南夏邑县交界。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历史悠久,尤其是秦汉文化的遗存,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汉梁王陵,大汉雄风,汉高祖刘邦斩蛇等。</p><p class="ql-block">梁孝王设想死后也能过上生前一样奢华的生活,下令将其所有的财富陪葬,他的梦想最后还是落空,据史料记载,几百年以后芒荡山中的汉墓多次被盗,史籍记载最早的盗墓者是曹操,《三国志魏总书》记载:“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文选》云:“曹操破梁孝王棺,收金宝,天子闻之哀泣”。芒砀山保存着中国最大的西汉墓葬群。</p> <p class="ql-block">大汉雄风</p> <p class="ql-block">汉高祖刘邦斩蛇,最后建立大汉王朝,在刘邦之前,我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葬于芒砀山。</p> <p class="ql-block">二、10月22号安徽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有2500年的历史。城内有三条河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汇集,经新河向东流十五公里入巢湖。</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10月23日江西婺源篁岭,隶属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徽派建筑。每年秋收的季节,房屋间成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重重叠叠,甚是壮观。晒秋就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四、10月24日江西婺源江湾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p><p class="ql-block">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藤、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南(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指江为姓”,后期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元丰年间始迁江湾。</p><p class="ql-block">江湾的建筑布局别有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新旧有序,千年延展,不乱方阵,每条巷道都有个性,古朴优雅,自成一景,如从后龙山俯瞰,正中部位的巷道竞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外墙还是那古老的风火墙。街面的老店铺如培心堂、饮苏堂、日生堂,感受到古江湾明清时期的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五、10月24日江西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上饶东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雄踞于怀玉山脉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古有“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称。三清山,山峦叠翠,奇石怪石林立,棱角分明,但很有灵仙之气,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蟒蛇出洞</p> <p class="ql-block">企鹅鸣叫</p> <p class="ql-block">东方女神</p> <p class="ql-block">玉女开怀</p> <p class="ql-block">六、10月25日江西上饶望仙谷。位于上饶市信州区西部,南有灵山主峰景区,北有三清山、婺源,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享有“江南第一峡谷”美誉,山峰叠嶂,水流潺潺,幽泉飞瀑,树林茂密,宁静雅致,是一个清新美丽的生态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七、10月26日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相传彭祖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江西与福建间的这条山脉,因为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叫武,一个叫夷,所以称为武夷。武夷山是世界同纬度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八、10月27日福建泰宁大金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国内罕见的深切峡谷与深切曲流。1980年建造池潭水电站后形成面积为38K㎡水面,在泰宁县境内形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人工湖,并因金溪而命名为金湖,且有“百里金湖”之称。</p> <p class="ql-block">大金湖甘露岩寺, 位于金湖风景区东北部,西北、东北及东南以及金湖风景区界限为界,西南与梅口平湖景区毗邻,丹崖、岩槽洞穴广泛发育,为岩槽洞穴博物馆所在地,洞穴中有众多不同风格的寺庙,是一个以岩槽洞穴与寺庙文化融为一体的景区。甘露寺是用一根红柱撑起的凹陷绝壁中的寺庙,展翅高飞的姿态,巍巍立在丹崖绝壁间露出的一个天然石洞内,洞顶巨石,横空而出,一群气势巍然肃穆的绛红色古建筑物深掩期间,巧妙地躲过了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袭。</p> <p class="ql-block">九、泰宁古城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泰宁县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珍品(尚书第建筑群)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的建筑物。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更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古城内红军街完整保留了红军总部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十、10月28日泰宁上清溪,在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号称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弯、六十六潭”之说,人迹罕至,森林茂密,奇峰异洞,怪石林立丹霞风光,让人以遐想。</p> <p class="ql-block">大猩猩</p> <p class="ql-block">十一、福建泰宁寨下大峡谷,又名金龙谷,峡谷分别是由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构造运动为主的三种地质作用而形成。是观赏丹霞地貌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十二、龙岩市连城县后天宫,妈祖庙也(称夫人庙)</p> <p class="ql-block">十三、10月29日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郊,古称东田石,莲峰山,儒黄公甫。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冠豸山有奇山、秀水、谷幽、岩深之神秀。素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之”美誉。</p><p class="ql-block">相传獬豸为古时灵兽,能辨曲直。与恶人则以角触之,就是执法官之貌既为“獬豸冠”,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于是连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冠豸山属于早期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十四、10月30日在漳州南靖云水谣。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的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土楼,目前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建在Y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的风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榕</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1日福建南靖田螺坑,因地形像田螺且盛产田螺而得名。 田螺坑村坐落于糊米山半坡上,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侧为梯田平台,九龙江从坡地前侧环绕流过,田螺坑的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土楼所在台地北侧为陡峭的山坡,另外三面险峻如悬崖,用地布局集约紧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五、福建漳州东山县金銮湾沙滩,沿海沙滩长达5千米,宽约60~100米,沙子细小而柔软,有“蓝天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十六、福建漳州东山县风动石景区,位于漳州市,景区三面临海,总面积15万平方米,风动石高4.34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与地面接触面几寸见方,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感觉,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p> <p class="ql-block">十七、10月31日福建厦门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原名“圆沙州”,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名为“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p><p class="ql-block">鼓浪屿岛上有着各种风格迥异,中西合璧的建筑,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岛上还汇集了各种特色的食铺和商铺。</p><p class="ql-block">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十八、11月1日厦门中山路老街,在中山路主街道的两边都是白色古老的骑楼,大多都是当年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 ,也是我国南方沿海城市的经典建筑,它包含了更多的乡愁和艺术价值,夜色的时候在霓虹灯的点缀之下显得非常绚丽多彩,尤其是到了晚上,中山路却是非常的热闹,这里是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吃的喝的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十九、厦门植物园位于厦门市鼓浪屿景区西部,全园己引种收集6300多种植物。</p><p class="ql-block">瓶树</p> <p class="ql-block">武伦柱</p> <p class="ql-block">红花文殊兰</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里面的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老人须</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1日南普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为闽南名刹,居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南。普陀寺主要供奉观音菩萨,时至今日仍香火鼎盛。</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曾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至元间(1264∽1294)年被废寺。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清初毁于兵乱,1683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更名为“南普陀寺”。</p> <p class="ql-block">二十、11月2日福建泉州洛阳古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接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该桥梁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全部由花岗岩筑成,共有46座桥墩,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28尊石狮,兼有7亭九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北宋皇祐5年(1053年),时任泉州太守蔡襄开始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4年(1059年),洛阳桥建成。193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1963年维修完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廿一、福建泉州清源山,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被誉为“闽海蓬莱第一山”。青原山属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㐲、岩石突兀,地质结构是通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岩体侵入所形成,岩体外部呈黑褐色,岩层节理不发达。</p><p class="ql-block">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p><p class="ql-block">宋代老君造像</p> <p class="ql-block">清源天湖大坝,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工程于1994年10月动工,1996年6月建成蓄水。</p> <p class="ql-block">廿二、11月3日湄洲岛,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尾翼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成神地,妈祖庙尊称为“湄州祖庙”,创建于宋雍熙4年(公元987年),及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7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特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有奉旨大加扩建,湄洲祖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湄洲岛海岸线长30.4公里,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中国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鹅尾神石园飞戟洞</p> <p class="ql-block">乌龟伸头探海</p> <p class="ql-block">廿三、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潭人街,是一个百米长的步行街,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第1个旅游风情街区。</p> <p class="ql-block">廿四、11月4日将军山,原名老虎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是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纪念一九九六年初春三军联合演习期间,100多名将军登山观战之盛况,于同年4月1日决定更改山名。山势临海而起,以花岗岩为主,基岩裸露,断层节理发育,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海蚀地貌”,有摩崖石刻,风动石,大型堆集型花岗岩洞、石丛林、望归岩亲景点。</p> <p class="ql-block">廿五、11月4日福州平潭岛,别称是东海坛岛,是中国第六大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平潭岛海岸蜿蜒曲折,海岸线长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滨沙滩,是中国独有的标准沙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廿六、福建平潭坛南湾,位于福州海坛岛(即平潭岛)东南,沙滩海岸线长22公里,距离台湾新竹最近出的南寮仅为68海里,大致相当于126公里。这里是台弯海峡的最窄处。</p> <p class="ql-block">平潭大福海,靠近平潭的将军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廿七、福州平潭海坛古城,位于福建平潭坛南湾,以展现几千年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而打造的中华仿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廿八、11月5日福建福州三坊7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区。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 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7条巷和一条中轴街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有;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三方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p> <p class="ql-block">廿九、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建造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较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公园,被誉为“福建园林明珠”。西湖公园为“一池三山”布局,公园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8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明谢肇制《西湖晚泛》赞曰:“十里柳如丝,湖光晚更奇”,辛弃疾游览福州西湖也曾写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p> <p class="ql-block">三十、福建闽越水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竹岐新区,闽越水镇借鉴老福州“一楼两塔”城市格局,以海丝,闽越为主题,再现福州百年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三十一、11月6日福建宁德鸳鸯溪,位于福建省屏南县东部,距县城30公里,处在平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屏南鸳鸯溪,屏南之山涧,名为溪、实指峡谷。此类峡谷、林莽森然、鲜有人迹、其幽寒清峻、未开发之前、鸳鸯溪溪塘由于寂寥宁静,引来大量的鸳鸯冬栖,故溪以鸳鸯名之。</p><p class="ql-block">看到了很多的鸳鸯在树丛里却没有拍到,很似遗憾!</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福建宁德市屏南白水洋,别称仙耙溪,位于宁德市平南县。白水洋河床布水均匀,净无沙砾,人行其上,水仅没踝,阳光下波光潋滟,一片白炽,因而得名白水洋。平坦的河床一石而就,净无沙砾,登高俯瞰,其形状犹如一丘刚刚耙平的巨大农田,平展展的铺呈在崇山峻岭之中。</p><p class="ql-block">白水洋河床的岩石是距今900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具有完整性好,结构均一致密的特点。随着地壳的抬升,河谷下切,覆在上面地层被侵蚀,岩体露出地表,由于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逐渐形成以正常斑岩为基岩的平底河床。</p><p class="ql-block">白水洋分上洋、中洋、下洋。中洋最为壮观,有些节理较发育的岩石因比较疏松,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脱落,形成一个个“天然浴缸”赤足走在白水洋上,感受水流的细腻轻抚,正应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上的理念思想。下洋波平如镜,由于河床深浅不一,在阳光的折射下,如同多棱的水晶,再加上两岸绿树掩映,整个下洋五光十色,故又称“五彩羊”。</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11月7日福建省宁德市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45公里,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太老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有九干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突兀的奇峰和怪石。</p><p class="ql-block">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36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尚存石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处处是景,步换景移、峰岭层叠、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怪石嵯峨、峦岭交错, 太姥山是鬼斧神工大自然造就的,奇石怪石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猴骑石</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又名摩霄庵,俗称上寺,为白云禅师创建于唐玄宗开元13年,是太姥山上海拔最高的寺宇,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寺后有合掌岩,传为白云法师炼丹处,故得名白云寺。</p> <p class="ql-block">月亮石</p> <p class="ql-block">神龟探路</p> <p class="ql-block">天仙桥</p> <p class="ql-block">国兴寺</p> <p class="ql-block">大白鲸</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11月8日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闽东人与浙南人皆称瀑布为漈。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百丈祭“v”形深壑巨涧,涧长1200米,落差达353米,形成三折瀑布,俗称头漈、二漈、三季漈,三级瀑布高度合计272米,为阶梯型瀑布。自古有着“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澡百丈宽”之说;亦有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头漈</p> <p class="ql-block">二漈</p> <p class="ql-block">三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