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千年银杏树

涛声依旧

<p class="ql-block">枣古A005号,枣庄市市中区甘泉寺10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相传唐代当地有一名士高中状元,皇帝看他一表人才便将皇姑许配给他,可是这名状元却逃回凤凰岭村建寺出家了。皇姑也圣命难违,追“夫”至此,见他已经出家为僧,只好作罢。她只好在寺里亲手栽种了一棵银杏,以表情义。</p> <p class="ql-block">枣古A003号,枣庄市市中区东山阴小学12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东山阴小学院子的正中,有一棵千年的银杏树,根深叶茂,成为这所具有底蕴深厚的学校的标志,这棵银杏树曾经是建在这里的寺庙种植的,1925年武璋把这所寺庙与周围二处道、佛庙宇和山阴北的湖山上的湖山寺共有四顷63亩的地产没收,拉倒寺庙里的神像,撵走僧尼,利用寺庙现有的建筑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峄阳中学”,利用庙地为学田,他领导进步知识青年,破除迷信,反对封建,提倡男子剪辫子,妇女放足,男女平等。</p><p class="ql-block">据媒体1999年报道:雄性银杏树历来是不结果的,然而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市郊乡东山阴村小学校园内一棵千年雄性银杏树却连续两年结果。据林业专家考证:这棵银杏树是唐朝时期所栽,雄性,树高二十八点五米,属千年古树。东山阴村农民武兴利在一九九八年春季爬到该树不同的部位,利用自己掌握的“高接换头”技术,对部分枝干试验嫁接了雌性银杏枝条,竟然获得成功,达到了“雌雄同株”自花授粉的效果。据了解,在千年古树上搞嫁接成活结果,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枣古A011号,枣庄市市中区湖山公园12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枣城永安镇小李庄村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坐落在李庄村东湖山南坡,湖山说是山不如说是大岭,高不足五十米。老一辈说在过去枣庄这一带是一片大海,这湖山就是这海面的一座岛,北部的陈湖就是当年的海底,当地人讲在附近的采石场是亲眼见过鱼类、螺类化石的。早年山顶曾被开采过青石,在顶上留下一个深坑,有人还曾看到过两层叠加的青石汉墓。银杏树在山的南坡,从山顶下来有很小的一片平地,当年尚存古建筑墙基,有人亦曾在残垣断壁内见过雕成莲花瓣的柱杵,银杏树就坐落在遗址的西南角十几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枣古A009号,枣庄市市中区付刘耀村20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千年银杏其实很常见,不但在全国,就是山东省就有好几株,但多为单株,像市中区西王庄镇付刘耀村的两棵相携共长的“夫妻树”,就很罕见了,像这样已经长出“寮”(树杈上倒垂生长的树瘤,传说一千年才长一个)的银杏伉俪,在全国更是绝无仅有。所以,无论是严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来西王庄乡付刘耀村膜拜千年银杏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比较稀奇的两棵千年银杏。从多个角度看,神态各不相同,树乳累结,枝叶繁茂,这也是令当地人引以为傲、充满神秘色彩的祈福神树。</p> <p class="ql-block">枣古A010号,枣庄市市中区付刘耀村20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据老人介绍,两棵古银杏为唐朝一老僧栽植,算来也近一千四百年了。据说此僧曾官居县令,为人耿介、做官清廉,因不满上司索贿,就以病重为由辞官修养。回乡路经傅刘耀村,顺便拜祭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但见此地清流前绕,潺西去(据《峄县志》载,此为倒淌河)。河两岸竹林掩映,绿柳如烟。村前有一石桥(此即为村民所说的一碑两孔桥),小桥与田野相连,劳作村民荷锄往返,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老先生慕刘伶选择,遂择桥北一片空地,建一简易寺庙,从此剃发为僧,精心修行。一日闲暇无事,将两株银杏栽在院中,经老僧精心呵护,小树逐渐长大、开花结果, 老僧遂以银杏果泡饮,自觉神清气爽,多年的疾病也彻底根除。他以为这是佛光普照,从此对这两棵银杏更加精心照料。老僧活到一百多岁,圆寂之时,正是秋叶凋落,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低垂枝头,清泪滴洒。自那以后,人们视这两棵银杏为神树,为它浇水、培土,每遇灾祸人们便前来膜拜,祈求树神降福消灾,很是灵验。婚后无子夫妻捡拾树叶熬水,服后均很快开怀。于是,村民不允许任何人亵渎、损害树神,每见不谙世事的孩童攀折树枝或刻划树皮,大人便赶紧制止。据说,文化大革命时,这两棵古银杏被列为“破四旧”对象。有几个“造反派”带着 斧头、锯前来砍伐,村民自发来到树下制止,一个“造反派”怒不可遏,奋斧砍去,立时胳膊闪断,痛得嗷嗷直叫,其他“造反派”见状,赶忙架着他逃出愤怒的人群。后来,再无人敢对“神树”有非分之想。甚至直至今日,当地人收获银杏,也只能在树下捡拾,因为出再多的钱也无人敢攀树。</p> <p class="ql-block">枣古A004号,枣庄市市中区峨山口村10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峨山口村村西南角还完好保存着一株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的千年古树,这株数胸径三人合抱、树龄一千年的银杏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注视着这株经历过唐雨宋风的古树,不由的生发出时空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D-d-G-1-003千年古树,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玉皇庙村20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此树雌株,树龄2000年,树高27.0m,胸径1.40m,枝下高3.5m。</p> <p class="ql-block">枣古D001号,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塘村25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枣庄全市最“大”的古树是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唐村的银杏,树龄2500年,树高25米,胸围8.2米,主干周长8.1米,树冠覆盖面积528平方米,冠幅为24×22米,胸径2.6米,胸围8.2米,是山东省第二古老的银杏树。传说战国时期,古下邳国王派张姓人家到此处屯兵,后在此安居,栽此银杏。抗日战争时期,运河支队利用其树洞作为藏匿文件、传递情报的中转地点,为运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此树曾在1940年被日本侵略兵点了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它却仍生长旺盛,现在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吸引不少游人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枣古B007号,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坊上村12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银杏树石碑,有些模糊不清,据碑文记载: 此树植于唐,至今逾千载,雌性。树长五十一尺,合抱四周,荫面四百八十平方。相传银杏始为甘氏夫妇手植,雌雄两株,以祈多子孙、共福寿。不幸恰逢战乱,夫殁与峄县青檀山,妻祭将雄株移于青檀山,而返哭啼后,于此树北三步处坠井而终。后淘井见金簪为甘氏遗物。二十世纪初,树生五瘤,传能治顽疾。日东升,影映西湖,有识者寻踪而至,窃五瘤,随发迹。民间有传人若有难,树皆托梦,告以避之。又可卜未来,知兴衰。现在被当地政府辟为公园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棵古老银杏树经历过抗战,现在弹痕还清楚可见。</p> <p class="ql-block">枣古B008号,枣庄市峄城区青檀寺12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位于峄城冠世榴园深处的青檀寺,是座千年古寺。大雄宝殿前有棵高大的银杏树,树龄1200余年,至今枝繁叶茂。千年银杏树很常见,但雌雄同株的银杏树却令人称奇。此树高27米,胸径1.7米,冠幅22米。雌雄合抱的银杏树被誉为“夫妻树”。站在树下可以看到主干融为一体,恰如年轻夫妻亲密无间;中间那段开始间有裂隙,好像中年夫妻因生活繁琐感情出现隔阂;上部则枝桠相交,表现老年相依相扶。树形巧妙地向人们描写了“人生三部曲”。</p><p class="ql-block">峄县青檀寺,原名云峰寺,建于唐代天宝二年;寺院座落于青檀峡谷北面,周围是清一色的青檀林园,后来改名为青檀寺。青檀寺院内有雄性与雌性两棵银杏合为一体,人称鸳鸯银杏树,世所罕见。民间传说,在云峰佛寺兴建之初,有个小和尚因为家穷,自幼就被送进佛门削发为僧。青檀寺山后有个真修庵,庵里的小尼姑原是个孤儿,被老尼姑收养为徒。小尼姑受指派经常去青檀峡谷挖草药,采集山果和松柏籽。此地有个孤苦汀丁的老樵夫,他与小和尚、小尼姑同命相怜,老幼三人几乎天天见面,亲如一家,小和尚与小尼姑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这一天,小和尚在寺院里栽了一棵雄性银杏树苗,第二天,小尼姑又把一棵雌性银杏树苗与它栽在一起。他和她相依为命,心照不宣,虽然都遁入空门合掌念弥陀,焚香拜菩萨,但是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都向往男欢女爱的人间烟火。三年之后,寺院那两棵银杏都并立成活,主干青枝绿叶,上方的冠盖合为一个华丽的阳伞。老樵夫见此光景,惊喜地说:天意,天意!这是天神显灵开天恩,成全你们二人。于是,小和尚、小尼姑都公开声明“舍戒还俗”,摆脱了礼教修行的衣钵,离开了庙宇、庵堂。由老樵夫主婚,两个“出家人”建立新家,正式结为夫妻。在老樵夫的带领下,三个人离开了这个伤心地,远走他乡。</p> <p class="ql-block">枣古D004号,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郭庄村13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郭庄古银杏树在原郭庄小学院内,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国家一级古树。该树树高24米,树围5.2米,现枝繁叶茂,每年挂果累累。此处原为吴寺遗址,留有“吴寺的和尚—罢了”的传说。据说吴寺庙里的住持和尚是乾隆皇帝的表兄弟,但他依仗权势,作恶多端,还吩咐寺里的和尚填平了村里的水井,仅留下庙里的,村民们只好到庙里挑水吃。但和尚们只允许年轻的妇女进入庙里挑水,并经常强行将她们留下欺凌。百姓们虽然联合告状,但无奈住持和尚是皇亲,没有官员敢管此事。后来刘墉私访途经此地,得知此事后拍案而起,回京后便禀报了乾隆。乾隆一听是表兄弟作的孽,摇着头说“罢了罢了”,意思是让刘墉不要过问。机智的刘墉灵机一动,派人将吴寺的和尚们半埋在地上,让村民套上牲畜拉着耙,将这些恶僧全部耙死了。因此至今泥沟镇还流传着“吴寺的和尚——罢(耙)了”的歇后语。</p> <p class="ql-block">枣古C018号,枣庄市山亭区抱犊崮三清观1200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民间传说:罗荣桓曾在旁居住的“三代同堂”古银杏树,垂乳银杏,嫁接,“三代同堂”,位于枣庄市山亭区抱犊崮三清观三清殿正门。雄株,树龄1200年,树高34.0m,胸径1.40m,冠幅28.0m×21.0m,枝下高3.0m。生长旺盛,树冠塔形。主干挺直、粗壮,树中空。西北及南部枝枯,形成空洞朽烂,用水泥封堵。3.0m处有分枝,西北及南部树枝干枯。有复干一株,高15.0m,胸径0.60m,与母干的距离为0.3m;东南萌蘖多株,粗的约3.0cm,西部两个,约4.0cm和2.0cm。垂乳东部多个,南部1个,东北约6个大小不等。嫁接部分雌枝,结果量大。此树位于寺庙内,此树西部有一直径约0.6m的“子”树,子树的西部有一直径约4.0cm的“孙”树,被人称之为“三代同堂”。据介绍,罗荣桓元帅与妻子林月王琴于1939年带领八路军115帅在抱犊崮建立抗日根据地,曾在三清现西厢房内居住半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