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鲍老师带领我们从关头村徒步到羊头山,全程来回近50里,这是孩子生命中第一次远足。因为有了长征的经历,我相信25公里完全是没问题的,三四岁的孩子能够走下来,所以我并不担心。为了陪孩子参加徒步,尽管感冒不舒服、怕吹风,我还是去了,心想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感冒严重一点。</p> <p class="ql-block"> 孩子盼着徒步去羊头山已经盼了两个礼拜,上周末是因为下雨没有去成。所以这次他特别期待,头一天晚上就早早地爬到床上睡觉,第二天早上早早地就起来了。以前每去一个地方我都会提前跟他说好规则、有哪些要注意的,这次还没出发,他就<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跟我说要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不跟他们打架,还真做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上,他特别高兴,说总算要去羊头山了。并且不停地问我:羊头山在哪里?去羊头山有多远?几个小时能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师要求我们中途不能喝水、吃东西,孩子看到有个别人吃东西,他也没有要求吃,我试探地问他要不要吃点饼,他也说到了羊头山再吃,很有自己的主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师庄村快到观音脑时,我们都有些累了,实际上我只走了几里路脚踝就痛了,后来是脚底痛。孩子有点不耐烦起来,一遍又一遍地说“怎么还不到羊头山呢?”“什么时候才能到?”我告诉他,妈妈也走不动了,但是妈妈还在坚持,很快就要到了。有两三回,他走着走着就坐在了地上,但还是爬起来继续走。到观音脑时,路边有数字标号,大概是100米一个数字,我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他边走边数,数到十又是重新开始了,过了500米我们又走了一里路了,我们竟然感觉没那么累了。总算到了羊头山,我们可以吃午饭、喝水啦!大家各自都带了东西,也不管东西是不是凉的了,大家相互分享不同的食物,美滋滋地吃了一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们继续出发往羊头山的山顶走,这时我的小腿肚痛得厉害,加上脚底和脚踝痛,感觉走不动了,但我想坚持一下就好了,果然,一到山顶脚就不痛也没那么累了,感觉那里的磁场特别好、特别舒服。往下俯瞰,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羊头山山顶上,可以俯瞰到周围很远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个村庄,甚至我们来的那条山路和关头村都能看得见。远远望去,竟然有点不敢相信我们走了那么远。</p> <p class="ql-block">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想,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们的队伍中,有两个年龄最小的小朋友,一个三岁,一个四岁,她们也走下来了,而且没有哭闹,没有要抱抱,也没有要吃的,尤其是雨夕小朋友,她基本上是一路开心地蹦蹦跳跳着走过来的,没有一点不情愿。四岁的灿灿本可以在到达羊头山时坐车回家,姑姑要她自己选择,她竟然选择继续和我们一起爬山,愣是走了八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我和孩子在最后回家的时候都坐了车,因为脚实在是痛,怕走不回去,除了脚痛其实是不累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本来这几天胃口不好的孩子吃了一大碗面条。我问他下次还去不去羊头山了,他果断地回答:“去!”我逗他:“在路上你不是说下次不去了吗?”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这次因为没有去过羊头山,还不习惯,下次再去就习惯了!”看到其他人天黑了才到家,他甚至有点遗憾:“早知道我也走路回家了!”我说好啊!那下次咱们走回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