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岛

Jing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小青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青岛众多美丽的海滩中,有一座最有特色的美丽海岛,游客白天进岛需要买票,晚上免费对游客开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小青岛公园是山东省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胶州湾入海口的青岛湾内,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因岛上林木长青,遂称青岛;岛形如琴,水如弦,风吹波涛如琴声,又称琴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防波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公园景观从鲁迅公园西侧的小道进入,走过一段环海公路,会看到一条长长的堤坝,大坝南侧的石墙足足有半人多高,这段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最初是由日本人修建,后来被海浪冲毁,1954年重新修筑,正是这条堤坝,让原本被孤掷海上的小青岛成为人工陆连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青岛兵火库位于岛北面,现已大门紧锁,兵火库并不大,往山体内部延伸不过两三米,洞内很潮湿。地上有两条铁轨曾经这条轨道是一直延伸到岛外的售票处位置,以供军队用车输送军火,后来,岛外铁轨被拆除,只剩一小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小青岛上的灯塔由德国人在1900年建造,塔高12米,通体雪白,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每当夜色降临,塔顶的主灯闪烁起红光,塔底灯柱也亮起绿光,为无数夜航船只指路的红色航灯。1996年这两个灯被改为光线感应灯,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它会自动发光,塔顶视野开阔,仿佛站在上帝的脚边俯瞰城市,凤凰岛、天主教堂、迎宾馆、信号山等尽收眼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小青岛发展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侵占青岛时,派兵驻守,称阿克那岛,建有18米高灯塔,是船只进出青岛湾的重要航标。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改名加藤岛。1932年,曾被辟为公园。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改为军事基地。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后,便借由此岛的名字命名整个占领区,即为如今的青岛。也是从那时起,小青岛在很长时间内都失掉了自己的真名,而是被德国人称之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占青岛,将青岛的地名全都改为日本名称,小青岛也被称为 “加藤岛”。直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小青岛才被恢复本名。20世纪初,青岛渐渐成为旅游城市,小青岛也成了游览的景点。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供游客乘小艇渡往,短暂安宁时期的小青岛,已被辟为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小青岛灯塔好景不长。1938年,日本人二次 侵占青岛,小青岛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驻地,不许中国人进入。1942年,建起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连接。解放后一直未向游客开放。直到1945年,日本军队投降。日军的驻扎也在小青岛上留下了浓厚的痕迹,除了岛东部和北部的防波堤,这里还有一座“兵火库”和一座“塔楼”。1989年,建“琴女雕塑”。2006年,小青岛灯塔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本篇文字节选自百度百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