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大风起兮云飞扬

<p class="ql-block"> 山色褪黛秋意尽,暮野旷寂冬又生。夜寂月华寒,梦醒幽思长。晚上刷微信,在订阅号翻到一幅别样的年画,不由勾起了童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四十年前,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一个年未,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有一天,爷爷赶集回来,不光给我们姊妹几个分了小吃货,还拿出一卷纸。看见爷爷抽掉扎绳儿,展开纸卷,有几张大红纸,是用于写春联的;还有一些白纸,那时候的白纸又白又匀,裁成十二K,备着除夕晚上烧纸;肯定还要留一些裁成十六K,订成大本子,让我们写大楷字用的,爷爷自己也有时抄抄经文。 印象中爷爷的小楷还很不错,有形有体,一些字和笔划挺拔有力,能看出是临过帖的呢。还将部分裁成64K的,用做给病人开处方……打开了纸卷之后,发现还有一卷硬硬地,挺厚实的。</p><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问: “爷,里面这卷是啥呀?”爷爷笑着捋了捋胡子说“好东西啊,你快看去”!</p> <p class="ql-block"> 我急忙拉开纸卷,啊,好漂亮!是画呀,四条屏形式的画,正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画面色彩绚烂,构图生动形象。画中唐僧佛帽伽裟,持重穆然,孙悟空火眼金睛,红色上衣豹纹裙围,精气神十足,手舞金箍棒,迎风变幻,金光四射,敏身捷姿,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猪八戒肥头大耳,挺肚拽耙,嘟嘟囔囔,憨态可掬。沙和尚骷髅悬项,粗眉虬髯,提仗挑担,沉稳忠实。白龙马也昂首奋尾,矫健神骏,就连白骨精也是俊彩飘逸,娇姿生艳,媚态万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孩子看了喜不自禁,拍手称欢。忙张罗着贴在窑洞前壁上,一遍又一遍,看了又看。那时候大多数人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平时温饱都难以维继。即使过年也只能买少许必须用的年货,凑合着应付应付而已,二三毛钱的老皇历能买一本就挺不错了。至于买门神买年画买新衣,都属奢望。</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爸爸就很少买这类东西,大概是爷爷知道家里小娃娃多,图个开心快乐,时不时会带来一些让我们惊喜的新鲜物品,诸如苹果、桃子、点心、挂面、饼干、水果糖、面包……我们小时候老是跟着爷爷出出进进转。爷爷也常常变着法儿逗我们乐。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跟着爷爷一起睡觉,因为爷爷总是像变戏法似的,不断地有好吃好玩的东东分给我……后来,八十年代中期,爷爷还买过两个收音机,听广播听新闻听戏曲,挺时尚的。爷爷虽然是民国三年生的,但他一点儿不老土,不吝啬,很大方大度,有先进的消费意识。母亲在世时常常说,我们姊妹几个人在生活观念方面受爷爷的影响最大,买东西似乎都不含糊,有钱没钱,只要手头稍微活便些,就豁出去了,买买买,貌似特大方……[捂脸][捂脸][捂脸</p> <p class="ql-block">爷爷文化程度并不高,大约完小也没念完整吧,但他悟性好,勤奋、自学能力强。听说早年间在孟坝站过几年草药铺,跟着师父开堂子行医疗伤,习学医术,研推脉理,深究杂症,熟温药性,后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个小药堂,与三乡四邻医患疗疾,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正骨合伤、接生回春,奔走不辍。解放后,在村卫生所仍发挥专业特长,坚持服务群众。师者仁性,医者慈怀,善莫大焉。爷爷的阅历极广,经的苦难也不少。爷爷还真算得上个大能人呢,不仅医术精湛,农行活儿也好。而且还会挖窑洞、打土坯,砌墙修房、编筐系箩、织席纳履、箍缸掺磨、打铁斫木啥都能干……我常常是一边跟着看热闹,一边心里琢磨爷爷咋样样都精通呀?!爷爷人缘好,声望高,那时候方圆几十里地有名气,出诊行医走村进社,吃过百家饭,医过千人疾,乐善好施,积德种福,耄耋之年无疾而终。昨日十月一寒衣节,午后约大哥三哥,还有大侄女也来了,一起在大哥家宅院墙外空地上烧了送寒衣纸,一缕清烟随风淡,几许亲思心头浓,愿几位亲人在那边三冬有暖,无苦无痛乐且安!</p><p class="ql-block">​ 今晚看到这副四条屏年画,就一下子想起了爷爷当年买回家贴在窑洞壁上的情形,我那时早晨醒来躺在暖烘烘的土炕上,一遍遍一天天地看画画,读故事,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山颓秋意尽,野旷冬又生。夜寂月华寒,梦醒幽思长。晚上刷微信,在订阅号翻到一幅别样的年画,不由勾起了童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四十年前,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一个年未,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有一天,爷爷赶集回来,不光给我们姊妹几个分了小吃货,还拿出一卷纸。看见爷爷抽掉扎绳儿,展开纸卷,有几张大红纸,是用于写春联的;还有一些白纸,那时候的白纸又白又匀,裁成十二K,备着除夕晚上烧纸;肯定还要留一些裁成十六K,订成大本子,让我们写大楷字用的,爷爷自己也有时抄抄经文。 印象中爷爷的小楷还很不错,有形有体,一些字和笔划挺拔有力,能看出是临过帖的呢。还将部分裁成64K的,用做给病人开处方……打开了纸卷之后,发现还有一卷硬硬地,挺厚实的。</p><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问: “爷,里面这卷是啥呀?”爷爷笑着捋了捋胡子说“好东西啊,你快看去”!</p><p class="ql-block"> 我急忙拉开纸卷,啊,好漂亮!是画呀,四条屏形式的画,正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画面色彩绚烂,构图生动形象。画中唐僧佛帽伽裟,持重穆然,孙悟空火眼金睛,红色上衣豹纹裙围,精气神十足,手舞金箍棒,迎风变幻,金光四射,敏身捷姿,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猪八戒肥头大耳,挺肚拽耙,嘟嘟囔囔,憨态可掬。沙和尚骷髅悬项,粗眉虬髯,提仗挑担,沉稳忠实。白龙马也昂首奋尾,矫健神骏,就连白骨精也是俊彩飘逸,娇姿生艳,媚态万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孩子看了喜不自禁,拍手称欢。忙张罗着贴在窑洞前壁上,一遍又一遍,看了又看。那时候大多数人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平时温饱都难以维继。即使过年也只能买少许必须用的年货,凑合着应付应付而已,二三毛钱的老皇历能买一本就挺不错了。至于买门神买年画买新衣,都属奢望。印象中爸爸就很少买这类东西,大概是爷爷知道家里小娃娃多,图个开心快乐,时不时会带来一些让我们惊喜的新鲜物品,诸如苹果、桃子、点心、挂面、饼干、水果糖、面包……我们小时候老是跟着爷爷出出进进转。爷爷也常常变着法儿逗我们乐。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跟着爷爷一起睡觉,因为爷爷总是像变戏法似的,不断地有好吃好玩的东东分给我……后来,八十年代中期,爷爷还买过两个收音机,听广播听新闻听戏曲,挺时尚的。爷爷虽然是民国三年生的,但他一点儿不老土,不吝啬,很大方大度,有先进的消费意识。母亲在世时常常说,我们姊妹几个人在生活观念方面受爷爷的影响最大,买东西似乎都不含糊,有钱没钱,只要手头稍微活便些,就豁出去了,买买买,貌似特大方……[捂脸][捂脸][捂脸]</p><p class="ql-block"> 爷爷文化程度不高,大概完小也没念完整吧,但他悟性好,勤奋、自学能力强。听说早年在孟坝站过几年草药铺,跟着师父开堂子行医疗伤,习学医术,研推脉理,深究杂症,熟温药性,后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个小药堂,与三乡四邻医患疗疾,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正骨合伤、接生回春,奔走不辍。解放后,在村卫生所仍发挥专业特长,坚持服务群众。师者仁性,医者慈怀,善莫大焉。爷爷的阅历极广,经的苦难也不少。爷爷还真算得上是个大能人,不仅医术精湛,农行活儿也好。而且还会挖窑洞、打土坯,砌墙修房、编筐系箩、织席纳履、箍缸掺磨、打铁斫木啥都能干……我常常是一边跟着看热闹,一边心里琢磨爷爷咋样样都精通呀?!爷爷人缘好,声望高,那时候方圆几十里地有名气,出诊行医走村进社,吃过百家饭,医过千人疾,乐善好施,积德种福,耄耋之年无疾而终。昨日十月一寒衣节,午后约大哥三哥,还有大侄女也来了,一起在大哥家宅院墙外空地上烧了送寒衣纸,一缕清烟随风淡,几许亲思心头浓,愿几位亲人在那边三冬有暖,无苦无痛乐且安!</p><p class="ql-block">​ 今晚看到这副四条屏年画,就一下子想起了爷爷当年买回家贴在窑洞壁上的情形,我那时早晨醒来躺在暖烘烘的土炕上,一遍遍一天天地看画画,读故事,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