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年的新冠疫情终于结束,从封闭的梦中醒来,是时候走出家门,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br>很久前酝酿的西葡摩旅行,几经波折,终于尘埃落定。2023年11月12日傍晚,从浦东国际机场出发,飞往卡萨布兰卡。<br>上海→阿布扎比→卡萨布兰卡<br>在黑夜里飞行了近二十小时,终于看到了曙光。</h3> <h3>靠窗的外国小伙很热心地帮我拍了窗外的朝霞。</h3> <h3>摩洛哥位于欧洲和非洲交界处的国家,身在非洲却一点不像非洲,天气晴朗时在摩洛哥西北部的斯帕特尔海角灯塔眺望,甚至可以隐约看到海峡另一边的西班牙。<br><br>也难怪曾经看到有人说,摩洛哥是“一棵根植在非洲但叶子呼吸欧洲新鲜空气的大树”</h3> <h3>当地时间11月13日早晨八点,抵达穆罕默德国际机场。</h3> <h3>卡萨布兰卡圣心主教座堂,兴建于1930年,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改为文化中心。</h3> <h3>哈桑二世广场,又名鸽子广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成百上千的鸽子在这里巡游和觅食,游人和鸽子戏谑玩耍。</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h3> <h3>同学情</h3> <h3>迈阿密海滨大道,濒临大西洋的一条观景道。</h3> <h3>瑞克咖啡馆,店内营造电影“北非谍影的摆设和气氛。</h3> <h3>圣人区,典型的法式建筑聚集区。</h3> <h3>曾经的法国总督府</h3> <h3>老麦地那,卡萨布兰卡的老城</h3> <h3>下榻的酒店附近街景</h3> <h3>银行</h3> <h3>有轨电车</h3> <h3>11月14日 拉巴特<br>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br></h3> <h3>麦克苏尔清真寺</h3> <h3>拉巴特王宫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迄今已有227年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h3> <h3>乌达亚堡,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部分街道为蓝白色调,极似圣托里尼,别具风格。</h3> <h3>沿着小巷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开阔的平台。据说这里就是古代的城堡市场。这里是城堡的最东侧。可以近距离俯瞰脚下的布雷格雷河,远眺对岸的萨累(拉巴特姊妹城市)以及布雷格雷河平静的入海口。那一刻,真是令我心旷神怡。<br><br></h3> <h3>哈桑塔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一个著名地标建筑。哈桑塔是一座未完成的清真寺塔楼,始建于12世纪。由于苏丹去世,这座清真寺塔楼至今没有真正完成,但它却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优秀的历史而备受瞩目。</h3> <h3>穆罕默德五世陵墓</h3> <h3>11月15日 </h3> <h3>在马赛克研究中心,参观马赛克制作过程。摩洛哥的马赛克风格繁复,颜色艳丽。低温制作的马赛克可保存1000多年。</h3> <h3>菲斯古城,一千零一夜的世界。<br>这座古城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摩洛哥宗教与文化中心,被誉为摩洛哥的精神首都。</h3> <h3>布日卢蓝门,又被简单称为蓝门,城门向外一侧镶嵌滿蓝色的马赛克瓷砖,内侧则是被称为“伊斯兰绿”的翡翠色。</h3> <h3>阿布·伊南古兰经神学院<br></h3> <h3>古兰经学院的“院长”,一只神猫。</h3> <h3>卡鲁因清真寺<br>摩洛哥第二大清真寺,建于859年到862年,是摩洛哥乃至非洲极其重要的清真寺之一。</h3> <h3>具有千年历史的皮革染色作坊</h3> <h3>百转千巷,各具风情。</h3> <h3>古城小巷,999条,如蛛网,似迷宫,一不留神走丢了,就找不回去了。</h3> <h3>未完待续</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