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颜回

黄梅玉

<p class="ql-block">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颜回是学霸,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杇也”,批评子路,敲打子贡,对颜回则全是表扬。《论语》中孔子表扬颜回共有10处。可惜颜回“短命死矣”,孔子“哭之恸”,连言“天丧予!天丧予!”,痛失英才,痛彻心扉,痛穿千年!</p> <p class="ql-block">  颜回13岁拜孔子为师,始终没有离开师门,直至离世,师生相伴30余载,是师生,亦如父子。当初办学也存在互抢优质生源现象,孔门有不少学生投在少正卯门下,或是听过少正卯的课,或是动过弃孔而去的念头,颜回始终未动离孔之念。颜回是这样评价孔子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后,忽焉在前。夫子循循善诱人,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孔子在颜回心中也是神一样的存在。师生之间实现了双向奔赴。关键是颜回优秀,我们看看孔子的评价,想想师生之间如何实现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  第一、颜回的底色在愚。我们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喜欢能言善辩的学生,喜欢发言积极的学生,颜回这个学霸好像不是这种配合教学、有互动感的学生。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在孔子的眼中颜回在课堂上显得笨笨的,但“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观察到下课后颜回能够把老师的话变成自己的话,甚至见解有独到之处,惊奇地发现“回也不愚”,回就是那个“讷于言”的样子,从此喜欢上了这个穷小子,憨小伙。</p><p class="ql-block"> 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一行人饿得不行,子路气冲冲地问孔子“君子亦穷乎?”,子贡好不容易弄了点救命之粮,谁来煮饭?孔子自然就吩咐徳行最高的颜回。结果子贡向老师揭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颜回偷吃啦!孔子没有质问颜回,而是提出饭前用这来之不易的米饭祭祭祖宗,颜回极力阻止,下跪陈言:接锅盖时天花板上烟灰掉落在饭中,弃之可惜,我就先把粘了灰尘的米饭吃啦,把干净的留给大家吃,我已吃固不能祭祖。老师恍然大悟,旁人肃然起敬。颜回生动地诠释了“君子固穷”。颜回在学习上讷于言但足以发,其实是儒家所倡导一个功夫——默而识之。什么是默而识之?举个例子吧,有的人财不外露,从不显摆,谦虚低调,默默地下功夫,如成熟的稻穗;颜回在生活上偷吃脏饭愚得崇高,其实是儒家所倡导的另一功夫———慎独,独处时也不做亏心事,始终觉得天上有双眼睛在看你,这是他“三月不违仁”的奥秘吧。愚是诚的表现,是聪明的最高级。所以说“大智若愚”。</p> <p class="ql-block">  第二、颜回的本色在聪明好学。颜回有多聪明。子贡是外交家,又是大儒商,富可敌国。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从这段话中可知,子贡不敢望其项背,学生如果“闻一知一”,我们老师就很心满意足啦,“闻一知二”我们老师就得欣喜若狂啦,“闻一知十”我没遇过也不敢想象。孔子都连连说自己不如颜回。颜回有多好学。孔门三千弟子,人才济济,孔子只说“颜回者好学”。颜回好学到什么程度?在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通俗点说就是颜回学习成绩始终在进步中,学习态度始终在进取中,从不懈怠;在于“不贰过”,即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已经非常了不起,过而不再犯定是天花板级的。我们老师对知错不改,老错重犯是深恶痛嫉的。如果有个“不贰过”的学生,那得多么欣喜。学习上“不贰过”已经很难,在生活、工作的琐碎中,在惯性思维囚徒中,能够“不贰过”更是难于上青天。而颜回的“不贰过”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中的日常。颜回聪明、好学又态度端正,而且用“不贰过”来严格要求自己。好学生的优点集于一身。得这样的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何其有幸!可惜天妒英才,怎不唏嘘!</p> <p class="ql-block">  第三,品位颜回之乐。学习是颜回的首乐。颜回是徳行科最优。徳行,就是行徳,不是说徳,先知后行,知行合一。他定然体会到并常常享受学而时习之乐、温故知新之乐、豁然开朗之乐、灵魂拔节之乐、暮春三月咏而归之乐。因为乐在其中,所以贫也不改其乐。颜回是个穷小子,但他穷而乐。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他“不改其乐”。可知颜回本乐,穷而不改。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穷开心,强颜欢笑;也可能会他没有家庭责任感,不顾家,不思进取。非也!因为“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因为“有所志”可以忽略、不在意“生活的苦”;因为他不想在不能改变之处用力,就是仁者无忧吧。故孔子大赞“贤哉!回也”。颜回虽然是个学霸,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他仕途却不咋地。他主要是帮着孔子整理文稿、做做助教。他对名利也比较淡泊,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我,我就尽心尽力尽责;不用我,我就离得远远的毫不留念,做学术,过日子,发展兴趣爱好。如孔子道不同则离开鲁国,辞职专心教书,整理典籍,周游列国,何其潇洒自得。</p> <p class="ql-block">  孔子大赞颜回,是因为颜回优秀,也因为孔子识才爱才。实现双向奔赴需要双向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