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前,有个老头,小时候很穷,流落在外,连个名字也没有,后来流落到,郑州城南熊姓大户人家,给人家当了一名童仆,老爷姓熊,给他起了个名叫:熊儿。</p><p class="ql-block">那熊儿勤快见活就干,很得老爷欢心,就这样在熊家干了一辈子,最后,当上了老管家。</p><p class="ql-block">熊儿老来,孤苦伶仃,手头积攒了一点钱,又无处使用,他想南关小河上没有座桥,来往行人还得蹚水过河,很不方便,就将他的钱捐给了地方,修了一座桥。</p><p class="ql-block">当时郑州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命名熊儿桥。桥下的无名小河,也随着叫熊儿河了。最早的熊儿河建于何时无从查考呢。老熊儿桥使用到清朝已倒塌,行人犹受蹚水之苦,便又重修青石桥,一直使用至今,仍然坚固异常。</p><p class="ql-block">异文一:</p><p class="ql-block">熊儿桥明代时就有了,听老人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熊儿的人。熊儿本名叫熊二,是郑州西南石柱村(现新圃东街一带)人,因“二”和“儿”谐音,熊二后来被叫成了熊儿。</p><p class="ql-block">有一年秋天,郑州雨多水大,南关外的小河经常泛滥,淹了庄稼,泡了房屋,两岸百姓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熊儿便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带领周围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把害河变成了益河,涝时可以排泄洪水,旱时可以灌溉田地。</p><p class="ql-block">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今南大街与城南路交会处)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人们为了纪念熊儿的功德,便将桥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桥得名,叫作熊儿河。</p><p class="ql-block">异文二:</p><p class="ql-block">狮子口盗宝</p><p class="ql-block">老早老早以前,熊儿河上的桥,西边南头的第一个石狮子,嘴里藏着一颗避水珠,无论下多大的雨,流多大的水,这座石桥都不会被淹。</p><p class="ql-block">后来,外国人打进中国,一切都变坏了。</p><p class="ql-block">那些洋毛子在中国横行霸道,杀人放火,随便抢偷老百姓的东西。有一个自称“传教士”的坏蛋,打着传教的招牌,到处乱窜,见啥摸啥,把中国的东西都当成他自家的。</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洋毛子坐着四轮马车玩到这座石桥上。那时候,水清清的,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芦苇和青草,风景可好了。</p><p class="ql-block">洋毛子在桥上过时,发现桥边的石狮子都是闭着嘴的,只有桥西边紧南头第一个石狮子是张着嘴的。</p><p class="ql-block">洋毛子看到这里,他就问那个赶车的老头。老头看他贼头贼脑的,准没安好心,就说:“那有啥稀罕的,一个石头蛋,一点也不主贵。”洋毛子知道中国的好东西多着呢,问了也不会说,回去再想办法吧。</p><p class="ql-block">这个洋毛子回去后就跟那些二毛子打听,有家伙告诉他:“这石狮子里的石头蛋是颗碧水珠。”</p><p class="ql-block">洋毛子一听,心里可乐开了花,心想,等回来找个机会把这宝贝弄走,一定能发财。他就打定了主意去偷。</p><p class="ql-block">当时洋毛子干的势力很大,但他知道中国人不好惹,要是触怒了中国人,会引起公愤,到时候那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他一直找不到机会。</p><p class="ql-block">后来呢,义和团运动在郑州也掀起来了,到处都是赶洋毛子的。外国人在中国的势力越来越小,眼看就完了。</p><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他悄悄地拿着工具去盗宝。他慌慌张张地来到桥头。从那边来了一个人,他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影,觉得奇怪:“这个人是在干啥嘞?”</p><p class="ql-block">他就走近了看,穿着一身黑的瘦高个,还听到轻微的撞击声。洋毛子看到来人了,就用力一下子把那颗珠子砸掉了,拿在手里,转身就跑。</p><p class="ql-block">那个人看见洋毛子跑了,就大声喊,可是他已经跑得很远了,附近的人都听到了,都出来撵。可是已经晚了。中国这个宝贝就这样被偷跑了。一直到解放后,那个石狮子里的嘴里还有被洋毛子砸坏的印儿呢!</p><p class="ql-block">附记:</p><p class="ql-block">熊儿河一度也被人称作“熊耳河”。熊儿河桥是不是明代建的,没有资料能够证明,但它确实是郑州现存时间最早的石桥。康熙《郑州志》有“熊儿桥,在南城阜民门外”的记载,可见在那以前桥就有了。桥原为单孔,再加上年久失修,桥身多处损坏,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郑州知州张钺为解除水患,率百姓将原单孔古桥修为双孔石桥。</p><p class="ql-block">这座熊儿桥是城内通往南关的必经之路。曾经,桥面青石条铺成,两侧砌有石栏,栏杆上雕刻着石狮子,姿态各异,各富个性,情调优美,活泼可爱,猛一抬头,猛一看起来,东边五个西边六个,合计11头狮子,其实是12头狮子,有一个小狮子蹲在母狮的前爪下,如果不细看,很可能就马虎过去了,石狮子六个张嘴,五个合嘴,十个扭头,一个不扭头,蹲着的小狮子属于另一个类型。传说有一个石狮子的嘴里噙着一颗夜明珠,每天夜里发光,后来被盗走了。</p><p class="ql-block">站在熊儿桥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双孔石桥北边那个桥孔上面雕刻的图案,飞禽、花草、凤鸟,还有一兽头,怒目大嘴,象征镇服水患。伏石左右两角各刻一龙,龙头向上,四肢伸展,造型精美。“听老辈人讲,一个是火龙,一个是水龙。”据考古人士称,从石桥上图案的雕刻手法和生物形态来看,该桥当创建于宋元之际。</p><p class="ql-block">史上熊儿桥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熊儿河的“熊桥芦月”和金水河的“金海晴波”同是郑州八景之一。桥多且颇负盛名是熊儿河的一大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