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未,上初中最后一年,我被允许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这意味着在麦假、秋假里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挣工分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还是学生,年纪尚小,队里经常安排给我们的农活是拾麦穗或抱秸秆,所谓抱秸秆就是大人们把己掰掉穗子的玉米杆割倒,由我们抱到路边或堰头,把地腾出来。干这活弄得满身都是土,玉米的干叶和杂草还常常把手臂剌伤。当时我最羡慕的农活是牵牲口,只须牵着笼头来回走,播种或犁地都由后面的大人操作。</p><p class="ql-block"> 想什么来什么,终于盼来了牵牲口的活,是让我牵着牛跟一个老伯一块犁地。因为是生手,队长专门给我挑了一头最老实的牛。 </p><p class="ql-block"> 那牛长得非常壮实,肚子又大又圆,浑身皮毛光滑发亮,两只牛角呈四十五度角笔直地伸展着,大大的眼晴透出善良温和的光芒。 </p><p class="ql-block"> 在深秋阳光下,我们一老一少一耕牛在长长的地里来回地穿梭着,老牛不论在地头转弯还是在地身走直线,都特别温顺听话。看着小伙伴羡慕的眼光,我的心里止不住的高兴。</p><p class="ql-block"> 整块地是从里向外犁的,最后犁地边,由于地边不是一条笔直的线,有时墒沟紧挨着堰头。最后一犁的时候,眼看着老牛硕大的肚子就要把我逼下堰头,我就用尽力气向里推牛头,却感觉像在推一座山,纹丝不动,紧急之下我用手中的木棍狠劲地敲打牛腿,想让它往右边挪一挪,给我腾个容身的地方,只听得棍子和牛腿骨“梆梆”的碰撞声,估计敲得疼了,它回头瞪了我一眼,眼神幽怨而清潵,但双腿仍旧坚定地顺着墒沟不紧不慢地走着,无奈的我最终被挤下一丈多高的土堰,身上几处被酸枣枝划破。</p> <p class="ql-block"> 上来后,大伯关切地查看我摔伤没有。当我又拿起木棍准备在牛身上撒气时,他伸手拦住了我。他说别责怪牛了,犁地走墒沟是牛骨子里的天性,它知道只有走墒沟才能把地犁直,它祖祖辈辈认死了这个理儿,谁也改变不了它的。他说牛虽然生性温和朴实,吃苦耐劳,但是很有个性,这也是为什么把有些固执的人称作“牛脾气”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我到县城上高中,此后又到外地上学、回县城工作,一直再没有和牛们有过亲密接触,但因为那次因牛的“不懂变通”而把我挤下堰头,在心里上对牛有了一种疏远。</p> <p class="ql-block"> 近期读史书,又看到了强项令的故事。东汉刘秀时期,董宣任洛阳令。因为当时洛阳为东汉都城,住着许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他们中有一些人仗势横行,欺压百姓。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家奴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公主为庇护他,将他藏弥在府中,外出也一直带在身边。为缉拿这个罪犯,董宣费尽周折,探明了公主的外出时间。当公主车至,董宣立即逮捕了这个家奴,并当场斩首。公主大怒,上告刘秀。刘秀命人抓来董宣问斩。董宣晓之以理,刘秀的气消了一半,但总得给公主面子啊!刘秀让董宣向公主叩头道歉,董宣认为自己没错,拒不叩首。刘秀便让侍卫强按董宣的头,董宣则双手撑地,硬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刘秀见状无奈地说:“你真是个强项令!”。</p> <p class="ql-block"> 掩卷长思,在努力想像着侍卫们用力向下压着他的头,而按不下去的画面时,忽然忆起了几十年前我牵牛耕地快跌下堰头时,我用尽全力也推不开牛头的情景。如果说董宣不低头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那么我的牛何尝不是在排除干扰,顶住压力,坚决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 也许在牛的心中,那条沟是真理,是做牛的底线,因为只有走墒沟才能把地犁得笔直平展,才能对得起人们的喂养,才能心中无愧。为此,那怕面临棍棒的敲打,也绝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它的固执,它的牛脾气是对真理的坚守和对强权的抵制和抗议啊!想到这里,我对牛们又增添了一种深深的敬佩感,它们在勤劳朴实的同时,还有着自己坚定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敢于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能忘记江姐在敌人用尽酷刑,严刑考打下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张志新烈士在特殊时期历尽磨难,坚守初心的壮举;我们不能忘记在三峡工程建没中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几个专家,温家宝总理说正是这些坚决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在设计施工中考虑得更全面更长远更深入。</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人间正气?包涵的内容也许很多,但我觉得首要的应是明辩是非,对正确的东西敢于坚持、敢于担当。</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星辰,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凊遗,含和吐明庭”。唯有人间正气才能使社会更加美好、更加清明。</p> <p class="ql-block">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正气之歌的传承史。“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些人间正气如长虹贯日,似暗夜长啸,“天地赖以立,天柱赖以尊”。</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社会变得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时;当以善于看风使舵,伶笼八面作为高情商成为社会的主流时;当把敢于说真话、坚持原则当作榆木疙瘩时,这个社会将永远在病态中运行。</p> <p class="ql-block">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正气的底色。人有了正气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社会有了正气人民才有信心、才有文明民主光明的康庄大道。</p> <p class="ql-block"> 宋代李纲有诗云:“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牛的寿命最多只有二十年,老牛想必早已作古了。</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傍晚,残阳如血,我站在夕阳下,思绪如天边翻滚的云。面向家乡,我向曾经的老牛深深地躹上一躬,以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