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态的教师职业

陈兴顺

<p class="ql-block">  所为师者,历年来都遵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社会对教师评价的落脚点也在于此。不知从何时起,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谓的“教书育人”则成为了教师的副业。能够抽时间去给学生上课则成了老师最幸福的事。</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教师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偶尔担任警察的角色还有情可愿,毕竟处于成长时期的学生违反个纪律和道德准则,发生争执属于正常,教师担任警察的角色帮助学生处理纠纷很正常。但当前的教师还必须要担负起保姆的角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吃穿住行等。怎么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吃零食,怎么社交,与父母怎么相处,怎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等,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需要老师的悉心照看和引领。尤其是住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从早上五点半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起床、内务整理、跑操等,一日三餐都需要跟随关注,照看学生的就餐秩序等。再到课间跟操,晚休查夜要到十点钟。如果说这些都是老师的职责所在还都有情可原。那么接下来的名目繁多的杂事则让现在的老师们焦头烂额,无暇应对。</p><p class="ql-block"> 比如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每周必须的安全教育平台作业,虽然是要求学生在家学习,且不说只是学生家长点击完成学习任务,至于其中内容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懒得观看,教育效果基本为零,还引起了家长的巨大不满暂且不说,学生的完成情况还要老师及时统计,稍有不按时完成的就被通报。这不但对教师的精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教师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再者,学校对学生的防溺水提醒无论周末还是假期,要求每天两提醒一汇报,每次都要求家长收到回复。我不知道领导大人们每天被这样的提醒和回复会有怎样的心情?但我知道每位教师对这样的任务都感到乏味。</p><p class="ql-block"> 随着现在手机网络的发展,各类app层出不穷,这为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伴随而来的各种学习、关注、投票和点赞更是让老师们不胜其烦。学习**、**阅读等要求教师每天必学,每天必须学习到一定成绩,偶尔忘记了学习即被通报,再加上各类网络培训,因为便利,所以较之以前更是增加了许多。甚至各级政府部门推给学校的对家长的防诈骗宣传提醒,疫苗接种宣传提醒,满意度调查提醒等等,说教师是一个十足的社会辅导员一点也不为过。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真不知道教师们还有多少精力用来备课和教学。</p><p class="ql-block"> 变了态的教师职业让众多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了巨大打击,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作为教师为能够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节课而感到庆幸。这是当前教育的悲哀,也是当前社会的悲哀。何时能还教育一个清净,能让教师静心从教,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值得期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