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慈善总会采风项目组

<p class="ql-block">慈爱,古人倡导的一种美德。儒家在强调子女孝亲的同时,也提倡为人父母者应关爱、呵护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慈”。慈爱之心的培养,还使得为政者能够在施行政事时,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关爱、呵护治下的百姓。在道家的思想中,“慈”往往专指统治者对待百姓的慈爱。</p><p class="ql-block">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作为君主,要做到仁爱;作为臣属,要做到恭敬;为人子者,要做到孝顺;为人父者,要做到慈爱;与国人交往,要做到诚信。</p><p class="ql-block">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种宝物,持有并保全它。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俭朴,第三种是不敢做天下人都没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恭敬,敬重。“敬”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美德,要求人们在对待特定的人或事物时保持恭敬、敬重的态度,如下位者对上位者、年幼者对年长者等。在不同的关系中,“敬”或侧重于敬畏之义,或更多地包含敬爱之情。“敬”体现着礼法对于人和他者关系的定位与规范。人也通过保持“敬”的态度,获得内在意识的觉醒,实现对自我的检省与约束。</p><p class="ql-block">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p><p class="ql-block">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要端庄,办事要恭敬,与人交往要真诚。即便到了华夏以外的地方,也不能丢弃这些原则。”</p><p class="ql-block">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周易·文言》)</p><p class="ql-block">君子通过敬的修养方式使内心正直,通过合乎义的方式使行事端方。</p> <p class="ql-block">践行仁德取决于自己。孔子在向弟子讲解仁德之义时,提出了“为仁由己”的观念。孔子强调,仁德的实现并不依赖于外在的规范。虽然仁德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但对仁德的践行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人们自身对仁德的认同与追求,并自觉地按照仁德的标准行事。</p><p class="ql-block">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p><p class="ql-block">颜渊请教何谓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天下都称许你的仁德。践行仁德依赖于自己,还要依赖别人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道德的坚守。出自《荀子·劝学》。荀子认为,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人的德行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所缺失,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对德行的坚守。“德操”是让自己的视听、言语、思虑始终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不被任何外在事物干扰。具备“德操”是成就完善人格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p><p class="ql-block">因此,达到很高道德修养的人,权力和利益不能使他倾覆,众人不能使他改变,天下任何事物不能使他动摇。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作“德操”。</p> <p class="ql-block">荣誉与耻辱。“荣辱”是对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所给予的评价与反馈。“荣辱”的评判以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为依据。言行符合标准,会享有荣誉;违背标准,则会遭受耻辱。此外,“荣辱”也指个人或群体对自身言行表现的道德感受,即感到光荣或耻辱。这种自我的道德感受源自对价值标准的认同。不过,不同学派所主张的价值标准会有所差别。</p><p class="ql-block">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p><p class="ql-block">优先遵守义的原则而后才考虑利益的人,会享有荣誉;优先谋求利益而后才考虑道义的人,会遭受耻辱。</p> <p class="ql-block">《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随着唐宋以来儒学的复兴,《大学》《中庸》经过唐代韩愈、李翱的表彰,宋代二程、朱熹的推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地位逐渐提升,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确立了“四书”的经典地位。“四书”成为了宋明理学家创建、阐发自身思想的重要素材,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如《大学》《中庸》《语》《孟》四书,道理粲然。(《朱子语类》卷十四)</p><p class="ql-block">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其中的道理明白易懂。</p> <p class="ql-block">《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先秦时期有“六经”之说,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已亡佚(一说无文字),故汉代多称“五经”。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起,“五经”之学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的根本。从内容上来说,“五经”各有所偏重,如《诗》言志、《书》言事等,因其不同而互补,故构成一个整体。历代儒者通过对文本的不断解释,为这些经典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五经”之学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秩序与价值的根本理解,是道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义•五经》)</p><p class="ql-block">“五经”是什么?是《易》《尚书》《诗》《礼》《春秋》等五部典籍。</p> <p class="ql-block">彰显美德或纯明的德行。“明德”最初是对为政者的一种要求。“德”特指为政者在照顾百姓、任用官吏、施加赏罚等方面的良好品行。“明德”即是在施政中遵循并彰显这些德行。后世用“明德”指称为政者应该具备的显明的品德。而在儒家看来,为政之德是人的内在德性的扩充,因此为政者的“明德”即体现着至高的道德。</p><p class="ql-block">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尚书•康诰》)</p><p class="ql-block">你显赫的父亲周文王,能彰显美德,慎用刑罚,不敢侮慢鳏寡之人,任用可用之人,敬重可敬之人,威慑需要被威慑之人,向民众显示这些美德。</p><p class="ql-block">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成人之学的教育宗旨,在于彰显纯明的德行,在于亲爱民众,在于符合至善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八卦”生成过程中由“两仪”分化出的四种物象或特性。《周易•系辞上》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继续分化形成相互区别而又相互关联的四种物象或特性,就是“四象”。对于“四象”的具体内容,古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一,从万物生成的角度来看,“四象”或指春、夏、秋、冬四时,或指金、木、水、火四种基本元素。其二,从占筮的角度来理解,“四象”或指揲(shé)分蓍草时每组被分出的四根蓍草,或指画卦时所确定的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种爻象。</p><p class="ql-block">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周易•系辞上》) </p><p class="ql-block">“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周易•系辞上》孔颖达正义) </p><p class="ql-block">所谓“两仪生四象”,是指金木水火四种基本元素,禀受于天地而存有,所以说“两仪生四象”。</p><p class="ql-block">用来广泛推演变化的数是五十,使用的有四十九根蓍草。将这些蓍草分为两份,以象征“两仪”。从其中一份抽出一根蓍草,以象征天、地、人“三才”。其余蓍草则每四根为一组进行划分,以象征“四时”。</p> <p class="ql-block">气的六种表现形态。“六气”一说最早见于《左传》。“气”是构成一切有形之物的基本材料,充盈流动于天地之间。“气”在运行变化中表现为六种不同的形态,即阴、阳、风、雨、晦(黑夜)、明(白昼),统称为“六气”。阴与阳、风与雨、晦与明,两两相对。在六者的相互作用中,生成了更为复杂多样的人与自然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左传·昭公元年》)</p><p class="ql-block">天有六种形态的气,产生了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征验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种疾病。六气为阴、阳、风、雨、晦、明,分化为四季,排列为五行的节律。</p><p class="ql-block">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p><p class="ql-block">民众有好、恶、喜、怒、哀、乐,生成于气的六种形态。</p> <p class="ql-block">比喻有恒心和毅力,敢于知难而进。出自《列子·汤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愚公年近九十,门前正对大山,出门需绕行很远。为了不受大山阻隔,他终年率子孙凿山移石,遭智叟嘲笑而不放弃,终于感动天帝派天神移走了大山。在历史语境中,它蕴含着对于愚与智、有限与无穷、人力与自然力、人道与天道关系的思考。唐宋以降,寓言中勇于面对和挑战困难并且持之以恒的内涵被发掘,自此“愚公移山”成为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p><p class="ql-block">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这世上最后的几年和剩下的这点儿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脑子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了,还愁什么挖不平呢?”</p><p class="ql-block">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志之谓也。(杨亿《处州龙泉县金沙塔院记》)</p><p class="ql-block">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讲述的都是立志。</p><p class="ql-block">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蔡锷《劝捐军资文》)</p><p class="ql-block">大家如果都立下愚公那样的志向,就可以搬走大山;人们都怀抱精卫那样的雄心,填平大海也不再困难。</p> <p class="ql-block">爱护百姓的国家才真正强大。治国者制定、推行政策措施只有顺应民心、代表百姓的根本利益,才会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也才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它是由“爱民”理念衍生的新命题—爱民是国力强盛的根本动因,也是“民惟邦本”“仁者爱人”思想的延展与发扬。</p><p class="ql-block">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子·议兵》)</p><p class="ql-block">爱护百姓的国家强盛,不爱护百姓的国家衰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