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话说浦城赣剧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夏广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7年底我下放浦城前,地委副书记王文波同志曾对我交待:浦城有𠆤赣剧团,以后多关心些。他们演江西戏,经常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农民称为扁担剧团,深受农民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到浦城宣传部后,了解剧团非常困难:二十余人,人员青黄不接,参差不齐,老的老,小的小。去年刚把一中读高中的吴秀英同学调来,其他多数均是初中以下小学学历,有的还是半文盲。全靠经验演戏。后来我与江西联系,分两批派往南昌赣剧院学习(两批共20几人,对象为剧团内部青年,外招部分青年),经过两年两期培训,水平大有提高。当时主要演员有:周文斌、关金炎、吴秀英、蔡紫文及南昌回来的部分学员,后来不少人成了主要台柱。还有一位上了大学,当上了省宣传部文艺处长、省文联主席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指导员是祝利苍,团长金元朝。他们是好领导,经常上山下乡与同志们同甘苦,共患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堪称模范领导!演职员和他们一条心,同舟共济闯过一道道险滩、难关,终于迎来了胜利曙光!剧团一年有半年时间挑着扁担,身背道具,奔赴浦城各地乡村僻壤,高山大岭,为群众演岀,深受群众欢迎。全县200个大队,大部分都留下他们的足跡和汗水。黄岗山(名谣:登上黄岗山,天还没有光;爬了一条岭,太阳落西山,回家洗个脚,东方又发亮)和陡峭的浮盖山、有数百个台阶的池家都踩在他们脚底下。在人民心中真正扎下了根。农民称他们是:好剧团,好演员。我们非常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们做出特殊贡献,1960曾获国务院“乌兰牧骑”轻骑演出队奖。祝利苍曾到北京受到周总理接见,并颁奖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全省现代剧汇演,省文化局文艺处长汪友梅同志邀我给省、市剧团文艺团体作一次报告,介绍赣剧团上山下乡的情况。受到热烈欢迎和掌声。会中芳华剧团有一张纸条问我:你们头牌花旦多少工资?我答:39元。全场轰动,掌声四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委领导很重视剧团工作,胡锦望同志常对我说:要多关心他们。我从省汇演回浦城时,他带领县委全体及机关干部到车站迎接我们。”满山春”上演时他带领县委领导去观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局长陈虹同志曾带领一个工作组在剧团蹲点一个月,同吃同住同劳动。说我们没有自己剧本不行。后来才创作“满山春”的剧本。1963年在全省汇演时获得优秀剧目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方志敏同志夫人缪敏同志专程从江西来看望过赣剧团。江西对我们帮助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委王文波书记(他的故乡是江西,对家乡戏特有感情)每次来浦城工作时都会到剧团看望同志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对他们起了很大的鼓舞鞭策作用。他们表态:一定不辜负党的期望,继续坚持上山下乡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60年的往事了,但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心中难以平静。它毕竟是我亲生经历的事啊?不吐不快,吐出来轻松许多。我这个九十四岁老人,要抓紧时间留一些资料给后人。</p> <p class="ql-block"><b>图为福建省浦城赣剧演员们跋山涉水,给居住分散的山区农民送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浦城县赣剧团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浦城赣剧团,于1956年10月,在半职业性的同乐剧团基础上组建的艺术剧团,为集体所有制团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发展历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县派驻干部加强领导,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自带服装道具,曾被誉为“扁担剧团”。1958年剧团办农场,实行艺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声名大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福建画报》、《闽北报》等先后以新闻、通讯、照片、评论等形式报道其勤俭办团、亦艺亦农、面向农村等先进事迹。1959年,福建省文化局将浦城赣剧团事迹制成模型在福州和北京展览。1960年,剧团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得到国务院的奖励,并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接见。同年11月,与越剧团合并组成浦城县地方国营剧团,称赣剧分团。1961年,列为省5个重点剧团之一,派代表参加全国重点剧团文艺座谈会。1962年,县地方国营剧团撤销,恢复浦城赣剧团名称,仍为集体所有制。1965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林涵表和姜永泰、《戏剧报》编辑田野、省文化局局长陈虹、南平专区文化局副局长袁启彤均到赣剧团蹲点。1965年冬,在此召开全省剧团办农场现场会。1969年1月,剧团被撤销,大部分演员下放或改业,少数编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2年,被下放演员得到重新安置。1978年恢复赣剧团建制,复称浦城赣剧团。1985年曾试演黄梅戏,1986年改演歌剧、滑稽戏,因观众不多,1987年改演歌舞,仍称浦城赣剧团。1988年,经建阳地区文化局批准,赣剧团亦称浦城歌舞剧团,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基本情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赣剧团现有演职员工6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4人,中、初级职称40多人。剧团有一百多人次先后在省、市会演和各种艺术比赛中获奖,剧团一方面精心抓艺术创生产,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收到了后台养前台、副业补主业的良好效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获奖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建团几十年来,剧团自创剧目《铁算盘》、《满山春》、《种子》、《霞岭晨曲》、《五公分》、《向阳坡》、《地道》、《丹桂情》、《练氏夫人》、《解烦丹》、《梦笔江郎》、《木樨花开》、《江良还债》等,参加福建省会演均获得多项奖励。其中《丹桂情》获华东第七届田汉剧本二等奖、福建省首届百花文艺二等奖;94年《丹桂情》改编摄制成电视剧《竹乡姐妹》,获全国第九届“天安奖”戏曲电视二等奖;《梦笔江郎》获省政府第二届“百花文艺”三等奖;《木樨花开》获省政府第四届“百花文艺”三等奖,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剧本征文优秀剧本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发展概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浦城赣剧早期是唱弋阳高腔的,其行当的叫法与其它剧种不同,统称“十三太保”,计有小生、老生、须生、副末合称“四白脸”;大花、二花、三花(丑)、四花(酒保)合称“四花脸”;驮梁旦(文武旦)、二梁旦(花旦)、三梁旦(又名贴旦)、四梁旦(又叫茶盘旦,即丫环)合称“四旦”,外加老旦,共有13个行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清代至民国期间,浦城赣剧班社多系江西艺人。1952年开始,由当地民间艺人金元进等自筹资金创办半职业剧团。同年8月,成立浦城县同乐剧团,1950年,正式改名浦城县赣剧团。剧团坚持上山下乡,面向农村观众,走遍全县279个村庄,被称为“扁担剧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作了详细报道,1959年,获得福建省“红旗单位”光荣称号;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浦城赣剧团创作《全家红》、《满山春》等10多个现代戏剧目。其中《满山春》以闽北地区林业为题材,于1964年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获得好评。1981年,反映浦城历史人物的《练氏夫人》,参加省创作剧目调演,获创作演出、音乐、舞美、演员等多项奖,剧本被江苏淮剧、河南豫剧、四川川剧、浙江越剧以及闽剧等移植上演。省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作了录像播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创作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现代赣剧《丹桂情》,被选调到福州演出,反映十分热烈,省计生委决定让该剧在全省各地区作巡回演出。1993年,《丹桂情》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获优秀剧本奖和优秀舞美奖、优秀导演奖。该剧1994年被改编为电视剧《竹乡女人》,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96年,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中,浦城赣剧团演出的《解烦丹》获剧目奖。至1997年,浦城县除专业性质的赣剧团外,尚有民间职业剧团活跃于城镇农村,还经常流动演出于闽、赣交界的几个县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