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位于南大街吉市口(又名鸡市口),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最高的店面,也是古城内最早开发的景点之一,票号的财东是祁县渠家大院的主人渠源浈,经营期间在全国各地设立近30处分号,是中国八大票号之一,于1860年建立,1918年歇业,共经营59年,是中国最早使用电汇的票号,在票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票号命名为百川通,是因为它的创立者,希望他有大海般宽阔的胸怀,能在商场浮沉中成就一番大事业,而百川通也的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旧址现已辟为"晋商家私博物馆"百川通票号旧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门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坐西朝东,分三进院落,由外及里,依次增高,隐示着"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柜房是票号对外营业的场所,相当于银行的营业厅。客户从大门进来后,在右柜房办理存款、取款和汇兑等业务手续,到左柜房收支现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汇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票号主要经营的是银两的异地汇兑、存放款利息差额。在进行异地汇兑时客户会携带一张长1尺2寸、宽8寸的汇票纸,为了防止假票冒领的现象出现共设置了4套防伪措施,第一为笔迹,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字如其人,宇迹是很难模仿的,当时是由专人专写的蝇头小楷字。第二是印章为水牛角材料会在不同时期更换不同形状的印章。第三为水印在汇票的四个角上印有百川通记四个大字,只有在灯光或太阳光的照耀下才能看见。第四就是最重要的汉字密押,相当于现在的数字密码,在当时是用汉字来代表数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位于南大街南口,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最高的店面,也是古城内最早开发的景点之一,票号财东祁县城内的渠源浈,经营期间在全国各地设立近30处分号,其旧址现已辟为"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百川通票号即晋商家私博物馆博物馆坐西朝东,建筑保护非常完好,分三进院落,由外及里,依次增高,隐示着"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原为柜房的南北铺面现为民间工艺陈列厅和旅游纪念宣传品定点销售处。穿过门厅,院内南面耳房为住房用品陈列。对面是当时接待重要宾客的大烟房,在中院南厢的原账房内,现设有百川通的全模型,北厢房是当时的银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票号的账房,相当于现代的财务部,核算帐目的地方。账房先生会在里面办公、休息以及票号储备资金的地下金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下银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川通的地下银窖是渠家藏银的地方。这是一座规整的地下室,可贮白银300万两。在百川通时期,银窖是一处秘密所在,外人无可知晓,即使票号中人,大多也只是耳闻则有之,目睹则未必,很少有人下去过。木栅栏围起来的就是过去金库的出入口,不用的时候会在外面凹槽处盖一块专用的木板,上面放个柜子或者放些杂物,起一个避人耳目的作用。之所以把银子存放在地下,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聚财,地下为土,五行中土生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票号的信房承担总号分号内所有信息的联通,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票号内部对信件有相当严格的管理:每封信件都要有编号;要抄录在案,留有底簿;要用暗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院正厅原为会客所在,仍以旧时模样摆设。里间是票号的客房,现设有清代紫檀三面浮雕罗汉床图案,木雕工艺十分考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客厅和楼上的阁楼组成整座院落的主楼。楼檐椽头用油漆彩绘画成铜钱图案,并依次写有"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民俗意趣浓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厅是掌柜专门接待大客户,接洽大宗业务的地方。屋内陈设庄重、大气。东侧陈列着一架罗汉床,专为客户提供喝茶、休憩、聊天的休闲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商人讲究出门先拜佛,佛堂里面供奉的为观音菩萨,在老百姓心目中菩萨广度万民,普救众生,据传,这尊菩萨供奉在此140余年历史,深得渠家财东信奉,文革破四旧之时,老百姓将墙上小窑抹白灰封闭,佛像才得以保存,据专家考证,这尊菩萨塑于明代之前,所以保留了佛教中最初的塑造风格,男儿身,女儿相,衣着打扮皆为印度风格,所谓"看破世事难睁眼,阅尽人间暗点头"可以说是菩萨修行的真实写照也是告戒人们勿做坏事,多多行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院北厢房是票号的客房。主要招待外地来的富商巨贾、官府中人,或内部员工上下班回来也可临时住宿歇息的地方,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内部接待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渠家总分联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渠家商业和金融字号多实行总分联号制度。总号负责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并与东家共议制定字号规章,对分号实行统一管理,一切事务由总号大掌柜全权处理。总号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对各分号的人员和资金逃行灵活调配,汇集各分号信息,及时了解各地行情及营业状况,逃行通盘考虑,作出相应对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渠家票号的总号设于平遥城内,分号设于全国各地。总号一般有二十余人,随业务的增减,人员数量会相应变化。分号人员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不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院南厢房是票号的客房。主要招待外地来的富商巨贾、官府中人,或内部员工上下班回来也可临时住宿歇息的地方,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内部接待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任大掌柜武大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大德(1822-?),平遥城内人。原为日升昌票号伙友,从事票号业务多年,是票号老手,清咸丰十年(1860),祁县渠氏父子创立百川通票号时,特聘武大德为首任大掌柜。他上任后,发挥自己对票号业务的精熟优势,先后在太原、太谷、祁县、北京、天津、上海、武昌、汉口、沙市、长沙、湘潭、常德、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梧州、桂林、广州、潮州、汕头、西安、三原等地开设了23家分号,主要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为提高票号信誉,还与其它富商连环结保,并在政府注册。此外,通过渠家的门路,承揽到许多官府业务,很快打开局面,使百川通生意日隆,分红也很丰厚,一般情况下,每股分红一万余两白银,最高时达到两万多两。在百川通59年的经营中,共分红白银600多万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院由佛堂、小姐闺房、家眷会客厅及正屋的家堂组成,陈列品主要有明代所塑的文殊菩萨,各种古旧坐椅,如禅椅、小姐椅、太师椅、文椅、圈椅、交椅、四出头官帽椅等,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差别和礼序程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川通博物馆内,集中了明清两代民间家具中的精品。选材有普通的核桃木、樟木、杉木,还有名贵的紫檀木、黄花梨木等,对研究明清两代经济、社会、民俗、艺术发展史都有一定参考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为票号掌柜住宿和办公的场所现展出明清时期的古典家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进院落的东西两厢房为珍藏室现展出有古代的家俱及巧夺天工的木艺工作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斗拱,又称料棋、斗科、樽枋、铺作等,是中国木结构中建筑特有的一种支承构件。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模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