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西黑衣壮族阿哥的乡愁</p><p class="ql-block">说起黑衣壮的风土人情,这位那龙导游阿哥如数家珍,言语间流露出对自己民族文化深深的热爱之情。披红挂彩的百年大榕树下,细细聆听他讲黑衣壮的婚俗。男子七八岁就开始学手艺,或打造银器,或建造房子。因为每个黑衣壮男子都必须学会一样赚钱手艺。黑衣壮是母系氏族,也就是男嫁女。女子十六岁到了结婚年龄,有合适的男子上门来试婚。这个试婚不同于我们现代大城市里的男女,看对眼了就住在一起,同居了。黑衣壮的试婚并不住在一起的,而是男子来女子家里干活,最多三年,试婚彼此觉得合适就结婚。黑衣壮女子婚前统称阿妹,婚后就叫做阿嫂。阿妹和阿嫂衣着有区别,但是外人不容易看出来,那就从头发上的装饰来区分,阿嫂头上都插一把银梳子。黑衣壮的服装用蓝靛草染的黑色布料缝制。黑衣壮的女子个个心灵手巧,壮锦是她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艺术精品。小时候就听过民间故事《一幅壮锦》,对这个民族充满神奇想象。没想到她们绣花这么奇特,没有预先描画,一切皆在绣娘头脑里构思好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用丝线描绘出来。正面看一堆线头,反面看花团锦簇,不由你不惊叹壮家女子的聪慧能干。</p><p class="ql-block">阿哥说黑衣壮重女轻男,男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是没有可能娶到老婆的。结婚时女方整套的银首饰大都是男子亲手制作的。不过婚后的男子就轻松多了,在家带带孩子,打点银器,做点家务。</p><p class="ql-block">阿哥说到了他们这一代人,深受外面世界的影响,多数年轻的壮家儿女都纷纷走出家乡古老村寨,去广东打工,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向往改善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阿哥说他也是早早就离开村寨去广东打工,在那里接触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和各地的人打交道,适应社会变革,学会了一些生存的技能。阿哥做过很多份不同种类的工作,融入了大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始终坚守着心底对家乡村寨的浓浓乡情,多么希望自己的家乡也能过上外面人们那样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机会来了,习总书记来到了广西,为广大少数民族带来了精准扶贫好政策。阿哥和他的阿妹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他们很兴奋,因为寨子里要搞建设了,响应习总书记的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守住桂林的青山绿水,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家乡特别需要一批有知识眼界开阔能代领村寨百姓走致富路的年轻人,阿哥和阿妹虽然在广州生活多年,小日子过的不错,孩子也在城里上学,但是为了改变寨子里乡亲们的生活,他们感到自己应该担当起来这份责任。于是,阿哥和他的阿妹毅然回到了家乡,许许多多他们这样的年轻人都返回家乡,政府已经给寨子里新建了新村寨,家家户户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告别了潮湿破旧的木屋。传统的银器饰品、手工织造发展起来了,寨子里的阿嫂阿婆们的劳动成果能换钱了。阿哥和他的阿妹看到了他们领进来的八方游客来欣赏他们黑衣壮的独特民族风情,感兴趣他们的工艺品,流连于此,陶醉于此,玩于此,吃于此,买于此。他们的心里成就感满满。阿哥说他见证了家乡村寨一天天的变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原来在自己家门口利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就可以赚钱养家生活得不错,这是祖祖辈辈不敢想的。</p><p class="ql-block">阿哥说以往在外省打工,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很想念家乡村寨里的年味,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可是在外地是不会放这个年假的,唯有一缕乡愁在心头久久缠绕。如今,多少人来在他们村寨过热热闹闹的壮族年,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欢乐的笑声点亮了壮家村寨,感染了八方来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