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魂》民之魂、国之魂

七月邂

<p class="ql-block">  人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我就收到一张免费入餐券,饱尝了一次丰富的精神大餐。11月17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应退教协吴会长盛情相邀前往“幸福蓝海影城”观看电影《谷魂》。</p><p class="ql-block"> 《谷魂》用大量生动鲜活的事迹,讲述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治海一生献身农业科研事业的真实故事,塑造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形象。</p> <p class="ql-block">  看完影片《谷魂》,让我们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没有看这部影片之前,只知道袁隆平院士是新中国粮食高产的奠基人,而《谷魂》让我又认识到了一位“杂交谷之父”赵治海。电影《谷魂》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专家赵治海为原型,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赵治海团队研发“张杂谷”的艰难历程和不懈追求,这一成果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影片充分表现了现代科学家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质朴精神,影片中是我感动的几个细节:连日的干旱导致谷苗的枯萎,为了让谷苗正常的生长,赵老师团队研究员们拿着水筒、提着水桶,从田埂到水塘一步步来回跑着给谷苗浇水,当数十日的干旱之后天空下起了大雨,赵老师在谷田里手捧雨水喜极而泣。科学家们真不容易,条件那么艰苦,烈日、酷暑,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一切都只是为了心中那个简单的信念,让每个人“腹里有食,碗里有饭”。“你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无数的科研人员在为人民谋利益的道路上前赴后继。   遇到推广难题。巡天种子公司的温君与农科院合作,大面积种植“张杂谷1号”,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遭遇极端的天旱,给农民造成颗粒无收的损失,赵老师赶到现场,步履踉跄,眼里充满了惋惜和心疼,有对杂谷无收的遗憾,更有对农民损失的愧疚,坚持要个人掏钱赔偿农民的损失,这些细节来源于人物真实的故事原型,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家们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使命感。   </p><p class="ql-block"> 在飞机上邂逅华大基因的研究员,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得知对方跟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有相通的东西,恨不得立刻在机舱里进行学术交流,搞科学研究。影片用人物的表情神态勾勒了科学家朴实无华,执着敬业的精神面貌。不光赵治海,袁隆平、李保国等农业专家都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脊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 </p><p class="ql-block"> 《谷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着力塑造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形象,彰显了他们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人生坐标:“谷子是道光,我愿意为追寻光奋斗一生,贡献一切。”</p> <p class="ql-block">  千古悠悠,多少朝代灭亡不与“腹里有食,碗里有饭”有关,“民以食为天”。现如今人民“食不果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得益于有无数个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我国人民的心中“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更有千万人为我们粮食安全作保障!稻父袁老不在,但谷父赵老依存,同为中国之志高士,他们是民之魂、国之魂!</p><p class="ql-block"> 科研之路艰难的,我们无法知道,但失败是他们的常态,希望与成功是他们永恒的追求。在赵治海老师的科研道路上,他远离自己的亲人,一次次的奔波操劳在研究的田野上,风里来雨里去。深夜专心研读资料,白天守候试验田细心观察,他忘记吃饭,他带病研究,晕倒在田间地头,他坚守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南繁基地、张家口坝下农科院、巴林左旗、河北巡天公司……那都是成功与失败的一次次选择。“张杂谷”最终研究成功了,这研究的成果走进了非洲,走进了“一带一路”,给世界人民带来希望!人民感谢他,世界感谢他。</p><p class="ql-block"> 因此,这顿免费的大餐,更使我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倘若我们浪费一粒粮食,也就丢掉了民之魂、国之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下图片是从影片《谷魂》中截屏,以示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