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近这座城市

海萍

<p class="ql-block">  胡同巷子四合院、飞檐方柱宫殿走廊、园林书阁小亭假山高楼,青砖红瓦石柱佛房……这就是我对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的印象。多次来到这座城市,每次来去匆匆,每次的感受都不同……每当看到斑驳的老墙,听到那京腔京韵,总觉得那些人,那些历史似乎并不久远……</p> <p class="ql-block">  薄雾秋风中的香山是静穆的,来看红叶似乎早些。</p> <p class="ql-block">  垂脊上的兽头、蹲兽,静静的看着又一季的秋。几百年的风霜,就在它们的注视下,悄悄溜走!风儿带走了一个个朝代的更替,春花秋月陪伴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盛衰……它们矗立着,静等着风起雨来,静等着一场又一场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  那秋风里的那抹璀璨,更让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  大栅栏人声鼎沸。人间的烟火气在这里汇聚。吃喝玩乐的一道街,一家家传承多年的老字号,让人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尝一口宫廷糕点 ,喝一杯小吊梨汤,再欣赏手工制作银饰、景泰蓝,听一听京腔京韵,感受一下北京人的生活,红尘中自有一番乐趣……</p> <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来到地坛公园。从西门进入,早上锻炼的人们还在,人们载歌载舞,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慢慢向里面探索,走向方泽坛!这里有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多达80棵,森森的大树,带着冷意的秋风,坛周围的墙体红墙黄瓦,肃穆庄严。这里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昔日皇家庄严的祭祀场所,今日成了百姓的娱乐地。但无论如何 ,昔日的统治者也好,今日的平民百姓也罢,无不探索着、适应并改造着这方天地。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以及有限的认知使人们更敬畏着这方天地!都期盼着这方天地的风调雨顺,期盼着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秋风阵阵,带来一缕缕冷意。我在孔庙和国子监里流连忘返。大成殿外,我在198座进士题名碑前一一走过,如同穿越时空,与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一一相遇,似乎看到那些时代精英,儒巾蓝衫,腰缠玉带,手拿折扇,三五成群,侃侃而谈,那些人璀璨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有些人,如张居正、林则徐、刘墉等等,至今还在历史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大成门,走进大成殿,再次感怀我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供奉孔子神位和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该殿建筑规格高,历史悠久。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明朝永乐九年进行了重建。文化底蕴深厚。大成殿内有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也有其他清朝皇帝的御题匾联。</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外,邂逅了掀掉严嵩帽子的触奸栢,它的树龄已经有七百多年了。在孔庙像这样的古树还有很多,它们的树干粗壮扭曲,不断分裂,盘根错节的枝条,不时显现的树疤,斑驳皲裂的树皮,无不彰示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几百年的古树,树叶还在秋风中舞动。</p> <p class="ql-block">  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p> <p class="ql-block">  太学门后有一座座琉璃牌坊,正中正背两面有醒目“圜桥教泽”、“学海节观”坊额,均系乾隆皇帝御书。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也是天子学堂,皇帝继位后必须在此讲学一次。看着夕阳下的辟雍,金碧辉煌,似乎还能感受到昔日皇帝讲学的气势宏大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城,还是走进北海公园最让人放松,也最是惬意。不愧是皇家园林 ,蓝天白云下,白塔庄严肃穆。秋风中柳树依依,蓝天下湖水澄澈碧绿,风掠过水面,水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一切显得那么美丽、优雅、宁静!你是否愿做一尾湖水中自有徜徉的游鱼?</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城,我国的首都,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现代都市的美轮美奂与活力,是个值得人多次惠顾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