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读《文化苦旅》有感

赵静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参观了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站在那块土地上,我忽然间想起,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的一段话——“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也许就是传承吧。这是不是《文化苦旅》所想要展现的一方面内容呢?</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五千年江河浩荡,人文日新。《文化苦旅》苦的从来都不是旅途,而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读《文化苦旅》大概是两年前了,当时只觉得敬佩与感动。行在路上,见山遇水,我想到的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余秋雨先生看到的却是中国文脉,文士风骨。</p><p class="ql-block"> 他说:“路,就是书”。</p> <p class="ql-block">  《文化苦旅》是一场用文字丈量大地的旅程,千里江山被浓缩成缕缕笔墨,一撇一捺间尽是文明的呼啸。余秋雨先生在山水间寻找中国文脉绵延不绝的原因,在断壁残垣下凭吊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最终汇聚成一部厚重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p><p class="ql-block"> 最近,又拜读了这本书。在书中,我看到阳关里的雪下了千年还未停,仿佛是因为西出阳关的故人还未回来;我看到敦煌石窟立在晚霞里,那里有一道民族的伤口仍在滴血;我看到李冰手握一把长锸,站在都江堰前,完成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我看到天一阁在风雨里见证了四百多年的朝代更迭,默默守住了万卷藏书……</p><p class="ql-block"> 读《文化苦旅》让我明白,旅行不仅仅是眼纳山水,还是怀着虔诚之心的后世书生去探寻古代先贤的足迹,正如书中写道“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p><p class="ql-block">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中国的一些角落,变成我心中向往的去处。即使阳关里只剩残雪土墙,敦煌石窟里的文物大多被侵略者洗劫,天一阁也在岁月的冲刷下一点点褪色、衰老,有朝一日,我仍想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站在古人站过的地方,聆听与千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感受莽莽苍苍的土地上熨贴着的中国文明。</p><p class="ql-block">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边塞风雪里,在古老楼阁中,在壁立千仞下,在滔滔江水前,回首历史,与古人对话,光是想着就觉得有一种沁凉而恢宏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些地方留下过哪些历史人物的脚步——有位诗人,曾骑着白鹿走过这座山;有位郡守,兴建水利留下一条节节延伸的都江堰;有位圣贤,收藏万卷书且家族为之守了四百多年。 </p><p class="ql-block"> 读过一个高僧的诗:"心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埃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亮山河万朵"。这祖国的万里江河,与这几千年的文明交汇,碰撞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漫漫文化路,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文字无声,却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合上书页,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正如这人生之途,每每有所经历,便会收获新的体验。那么,我要如何走好自己脚下的人生路呢。我想,慨行世间路,墨染赤子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就自在如风,何必囿于人生围城 ?与其互为人间,不如自成宇宙!要有</span>慨然的气概,不盲从,不畏惧;要怀纯洁的赤子心,守正道,护正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先生站在先辈的立足点与指尖缝隙里观前尘风雨,将文化之魂细细擦拭,当文字浸泡过千年斑驳文明,带着历史的深沉,落款于山河,便化作不朽!</p><p class="ql-block">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