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客家文化 传承客家精神——赣县区城关幼儿园2023年秋学期大班年级组社会实践活动

赣县区城关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家长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客家文化,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的美好情感。2023年11月17日上午,赣县区城关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全体师幼走进了赣县区客家文化城,开启了这次“感受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p> 准备篇 <p class="ql-block">  在出发前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围绕“外出参观要注意什么?”“游览前要准备什么?”“客家文化城的路线图”“我了解到的客家文化”等,进行了讨论及调查,并制定了从客家文化城回幼儿园的路线图。</p> 参观篇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客家文化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客家宗祠,扑入我们眼帘的是照壁上一个大大的“福”字,讲解员刘老师亲切的介绍了“福”字的构成和寓意,孩子们认真倾听、积极互动。</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来到杨公祠,这座仿宫庭式的建筑是为了纪念风水鼻祖杨筠松而建,故名杨公祠。</p> <p class="ql-block">  九曲桥将杨公祠与客家宗祠衔接的就是由九道弯折的九曲桥,“九”是我们客家人通用的吉祥数字,九曲是描绘赣南客家自然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客家艺术长廊,在一百米长的长廊两面,分别是客家诗墙和赣南客家民俗风情百态图,惟妙惟肖地介绍了客家人平时的生活、生产、祭祀的场景,全图没有一处重复的人物、相同的表情,被誉为客家人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在客家非遗展示展演馆,里面展出了赣南客家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品及特色民俗等,孩子们听着老师的讲解感受到客家先民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感受到客家先民在赣南这片沃土,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不断超越创新、奋发自强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  南迁柱位于客家文化城的南面,五根石根石雕艺术柱记载了客家历史上的五次南迁经历。柱子由低到高排列,寓意着客家人每一次迁徙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p> 体验篇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站在客家建筑特有的“天井”,跟老师一起学习客家童谣《月光光》“月光光,照四方,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 ,种韭菜,韭菜花 ,结亲家,亲家门前一池塘,养条鲤鱼八尺长,长的拿来煮酒吃,短的卖了做学堂,做个学堂四方方,读书写字念文章,念文章”。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客家方言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古老树下老师和孩子们玩起了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桃花朵朵开拔河等经典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趣味。</p> 感悟篇 <p class="ql-block">  回到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聚焦到自己的兴趣点,开展相应的探讨,并将自己对客家文化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通过讨论分享让孩子们对此次的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既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又零距离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品味客家人的民俗风情,同时还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p>

客家

孩子

文化城

客家人

赣南

杨公祠

感受

幼儿园

赣县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