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篇文章,对“冷水沟村当老师的特别多”这一话题,继续进行探究。</p><p class="ql-block">本文将从下面的两个校徽标志图片说起。</p> <p class="ql-block"><b>农业补习班的创办及济中分校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1937年日寇铁蹄踏进华北,战火纷飞,相继祸延山东济南,冷水沟村百姓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唤起民众抗日救国,以中华民族文化兴亡盛衰为基点,从冷水沟村广大群众的利益考虑,民国32年〔1943年〕春天,任职冷水沟小学校长,热爱关注冷水沟教育事业发展前途的谢星海校长、程祥绂老师,庄长杜凤山和李佩衡〔还有个别人的作用和影响因无确凿根据和无人撰写文字做旁证,他们的“作用和影响”难以作叙述和评论,这里也暂不披露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及部分卓有远见的前辈们,成立了<b>办学董事会</b>,共同协商,在玉帝庙西的场地上,筹资修建了20多间校舍,还开辟了一个大操场。在1944年春节后招收了四十名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命名曰:“冷水沟小学附设农业补习班”,小学校长谢星海兼任校长,冷水沟村的李佩衡、李德符和李长亭等都曾在该校任职过。</p><p class="ql-block">民国33年〔1944年〕春夏之交,谢星海校长派农业补习班学生谢兆魁、谢宝恕到历城火车站接来了一位胸前飘逸着花白胡须,戴眼镜的年近花甲的老师,他就是到“农业补习班”不久任校长的<b>曲春芳</b>老师。据悉,曲老师系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早年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同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致力于国民的教育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曲春芳校长为了爱国抗日、培养人才,要以农业补习班的名义创办抗日中学。据曾在农业补习班第一届读过书的冷水沟退休教师李兴禹前辈回顾:1944年下半年,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曲老师,原来曲老师不远千里,长途跋涉以天主教信士的身份到安徽省阜阳县,找到了流亡在那里的山东省政府教育厅为冷水沟小学附设农业补习班备案,注册为“济南中学”,曲春芳出任校长之职。在日伪统治期间,对外仍名为“农业补习班”学生所学的课程均为中学教材,但课程表上则书为“日语、灌溉、种植、嫁接、锄草、养蜂”等课程。日伪政府派员来督察时,学校领导就让学生将英语课本藏起来,或摆上日语课本,或带领学生到田里去实习做农活。</p><p class="ql-block">另据曾在济南中学分校任教的王干青老师回忆:1946年的一天〔光阴已经过去了60多年,究竟是哪一天确实也记不清了〕,山东省教育厅的一位督学到冷水沟济南中学视察,那位督学让曲校长改一下校名,但曲校长没有同意.不过,以后学校的校牌还是加了个“分”字,成为当时东郊地区闻名遐迩的“济中分校”。王老师还讲了一件有趣的往事,即曲春芳校长在同仁们面前曾不只一次地提到当时任山东省省长的牟中珩是他的学生。实则,为改校名的事曲春芳校长也曾带领学生到省府和牟中珩交涉过。但不知什么原因,曲老师没有称心如愿,对这件事的始末,李兴禹前辈至今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冷水沟村的农业补习班能定名为济南中学和改称为济中学分校〔与驻省城的济南中学并无任何经济和业务上的关系〕也确实是很有背景的。</p> <p class="ql-block">济中分校至民国36年〔1947年〕底,已招收四届学生,共300多人。其中本村的学生就有:李兴禹李兴文李长年李长丰李兴渭李长桐李凤石杨鲁溪 杨钧武李廷魁李长伦李兴民张兴隆张增富谢景培杨长玉杨长文杨纯修李迎春李灿春李维贞李维礼谢秀兰李兴舫任宗贤任宗杰谢兆魁刘希圣谢葆恕刘化亭刘化鹏杨汝群杜永善杜永琪等三、四十人之多。而据统计,这其中从事人民教师工作的占一半以上,他们一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为教育培养下一代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建设者,而无私地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如今他们也都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了。2004年,“冷水沟村济南师范毕业同学录筹委会”统计,大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1996年冷水沟在山东省立济南师范毕业的学生就有63人之多。东郊地区的人们议论说,冷水沟村当老师的就是多,是的,冷水沟村当老师的确实很多!上面统计的数字就是一个十分令人信服的佐证.我们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可以断言冷水沟之所以出现这么一大批文化人,这与冷水沟小学和济中分校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例如,家庭出身贫困的杨纯修的同志就曾十分感慨地说:如果咱们村没有济中分校,我就只能辍学在家务农,可是咱们村有了这所中学我就能捷足先登,登上了中学的课堂,省吃俭用读完了中学,我才有机会考入济南师范.解放后在师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今天成为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家干部。</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历城县东北乡唐王地区以及济阳、章丘、邹平等县的青年学生也都慕名来校学习,完全可以这么说冷水沟的济中分校是二十世纪中期济南东郊地区文化教育的一个摇篮,它造就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济中分校在济南东郊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p> <p class="ql-block">而回顾当年,济中分校校长曲春芳为了办好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深知必须有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为此,他四处奔走聘请老师,如辅仁大学毕业教英语的赵云祥(女)老师,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教农业的吕珠泉老师,同济大学毕业教化学的周亚南老师,山东师范学院毕业的杨延霖、孔子荐老师。还有语文教师王叶苑、陈永妫,英语教师陈玉东、王宏翼、曲亚东,物理教师王子重,地理教师赵振清、周铸九,历史教师王渐九,军事教官张子厚,童子军教练王干清(地下工作者)等颇有资历的教师来校任教。</p> <p class="ql-block">民国36年〔1947年〕底,在王舍人庄创建了山东省历城乡村师范学校,张维干任校长,曲春芳老师调至历城乡师任中学部主任,历城中学迁至冷水沟村原济中分校校址成立历城中学。济南中学分校完成了历史使命,宣告结束。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农业补习班和后来的济南中学即济中分校的创办和演变过程,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许多当事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记得这些人和事的人也很难找到。现在,仅凭我们这些人模糊的记忆和一些很不完整的采访材料,写了“农业补习班的创办及济中分校的由来”一章。公允地说,<b>开创冷水沟村农业补习班和济中分校的有识之士的前辈们,他们对冷水沟村的文化教育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是有功绩的,功不可没!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载入冷水沟文化教育的发展史册,让我们的后代记住他们。</b></p> <p class="ql-block">作者认为,之所以冷水沟村当老师的这么多,首先一点,得益于这里的地理环境,冷水沟南依泰岱,北邻济水黄河,西靠济南省府,广袤的平原地带,域内泉源众多,水源丰富,是天然的风水宝地,鱼米之乡,素有“吃不穷的冷水沟”之说;再就是得益于这里的人文环境,吃穿不愁的冷水沟人,自古以来,就有多人在科举应试中,考取功名,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大大影响和带动了村民百姓尊师重教、崇尚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村风民风。故而,出现了众多一家几代为师的教师之家。多少年来,这些教育工作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材,真可谓是桃李芬芳满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资料源于冷水沟华年联谊会,王希孟先生提供,李心贞整理)2023.11.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