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苏轼体)

影子

<p class="ql-block">  先君,汉族,中共党员,生于癸亥年(民国12年即1923年)阴历10月,原籍山东章邱,出身贫穷人家。 </p><p class="ql-block"> 昔清朝末年,连年灾荒,庄稼欠收,百姓无粮可食,时将树叶、野菜充饥,生活非常艰苦。因此父亲的祖、父辈为求生路,迫于无耐,举家搬到东北(今辽宁省西丰县境内),以开设小铁炉打些铁器谋生,也算是“闯关东”大潮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时逢动荡年代,兵荒马乱,加之家里贫穷,父亲断续读完小学,家里再无力供支,从而不能入高等学校学习,因而辍学、学历不高。然父亲写得一手楷书好字,且喜欢读史书古籍,常借助字典来巩固功底,每逢读到精彩之处,必定誊抄笔记;崇尚古人贤能,并以仁信忠厚为处身原则,亦常教育子女遵守。为后辈的成长起到了榜样作用。</p><p class="ql-block"> 父亲卒于2009年4月,享年87岁,至今已十余年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适逢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贤德,敬填【念奴娇】(百字令)词以纪! </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念奴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p><p class="ql-block">(苏轼体) </p><p class="ql-block"> 文/影子</p><p class="ql-block"> 先君族汉,癸亥生关外,鲁为原址。凭少短期初学历,能阅古书诸史。逢读誊抄,摘留笔记,皆雅庄端字。崇尊精义,继依仁信约自。</p><p class="ql-block"> 常鼎言示温诚,惠疏子女,均秉承其志。季又岁凉秋杪去,然逝十余年计。渐入冬初,届时龄百,冥寿期临至。忆其贤德,敬填词以怀纪。 </p><p class="ql-block"> 图/父亲生前题写的古籍书名及笔记摘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