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溪简史

叶盛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1月17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条河——打一南平地名,你能猜出是哪里吗?这是茂地仲溪的叶有芳在大年初一猜谜活动时制的一条谜语,谜底就是“仲溪”。仲溪现在只是延平区茫荡镇一个小小的行政村,此名起于何时已不得而知,“仲溪市,山坑墟”的说法却一直流传至今,能够贯以“市”的头衔,应该来头不小。据说原来村口有两扇石门,到了晚上就自动关闭,第二天天亮又会自动打开,至今有一扇还站在河边,另一扇据说在河底,石门所在地成了地名——“双门石”;“大堂”据说曾是衙门所在地,墙基、地砖至今还静静地躺在长莲家旁边的稻田下。位于牛垅的“天子穴”是猴形,据说风水极好,能出皇帝的。元末,神算子刘伯温为保朱元璋登基,将山挖了个缺口,并改成稻田叫人犁耕,企图困住这只窜天猴。“斧头岭”“索链丘”因此得名。“斧头岭”顶上有棵松树,传说晚上就到福州看戏,白天回来,这棵树直到六十年代末才枯倒。其它诸如“后门庵”“黄家坪”“傍井”等地名,都能让人对曾经的繁荣产生许多联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民国时期,可能是为了耕种方便,也可能是为了防土匪侵扰,在仲溪的住户有叶月松、叶洪泉,在盖坪住的是叶茂桢、叶茂忠、叶兴礼、王明德、王珠旺、官有水、潘上彬、叶寿彭、许礼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小社并大社,1958年,除王明德、王珠旺迁大坪、官有水迁谢地、许礼堂迁盖头外,其他住户都迁到茂地并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为方便耕种,茂地的部分住户迁到仲溪和外远,当时隶属小楠坪大队。仲溪队住户是:潘上彬(队长)、叶登瑞(官德胜1963年入赘)、叶起初、徐承杰、叶月星、黄福林、叶长浩、叶洪泉、王述如【以上住户合住一栋】,叶月峰、叶作思、叶月城(党员)、茂海(党员)【以上住户住在一排】,叶月松【独自一栋】。外远队住户是:叶召木(队长)(黄木荣)、叶耀金、叶寿延、叶泳松(日居)、叶行福【以上住户各自一栋】,叶茂桢(起强、起义、起声、起孙)叶月旺、叶寿康(寿年)、叶茂扬(金兴、起耀、起光)、叶寿全【以上住户住成一排】。当年春遇饥荒,召木队长冒着违反政策的风险,果断将一部分稻种分给大家食用,另一部分照常播种,大家终于平安度过难关。1963年仲溪单人校开办,孩子们总算在家门口就能读书识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外远住户叶召木(队长)(黄木荣)、叶寿康迁回茂地,叶寿延出赘峡阳,其他住户并入仲溪队。1966年叶长莲入赘徐承杰家,叶寿远随母去叶日居家。1968年叶寿延从峡阳回迁。1970年余瑞彩、叶长权迁入。随着人员迁入,年轻人陆续成家,原有的住房显得拥挤,部分人家相继选择到后门庵盖房。1968年前后,在当时下放到仲溪的水利工程师卢世耀的建议和设计下,全村人民挖土、搬石、挑沙、抬管……齐心协力建成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仲溪从此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1—1973年农业学大寨,为扩大耕地面积,队主干决定将蜿蜒于仲溪中心的河道取直,全队人民连同支援的谢地、大坪、宝珠等地劳力大干三年,终于将河道改直连到双门石。当时开山还挖出了大把大把的铜钱,孩子们兴奋地跑去捡,这也再次印证了仲溪曾经的繁荣。1975年,仲溪小学校舍建成,课堂终于从逼仄昏暗的仓库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教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5年叶长基从小楠坪迁入。1976年,寿林、日贤、耀芳、荣芳、行照、长梓、彩云、在东、寿丰、显新(永春、旺彪)、智惠、兴木、长富、月永、黄肇荣、陈水兴、黄火荣从上马石迁到仲溪,成立外远队(三队);显顺、显坤、长忠、长耀、耀东(78年回迁茂地)、华土、黄盛金、盛熙、兴孝、在华【以上人员住上排】,耀和、长灿、行权、长思、长启、中土(后显安分户自建房)、行富(不久迁回茂地)、长声、桂芳(85年迁出)、仙水【以上人员住下排】,水生【独栋】迁到盖坪成立盖坪队(二队);原来的仲溪队分成一队、四队。至此仲溪大队成立,叶行照任大队长,叶长基任大队书记。大家对新生活充满了热情,开始干劲十足地建房,到1978年底,全村住房基本建成。1979年,大队礼堂建成。1982年,仲溪小学新校舍落成。1984年,茂地公社改名茂地乡,仲溪大队随之改名仲溪村。1986年,新村部建成;1987年,水泥石桥代替了原来的木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可避免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仲溪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他们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2月5日:程定远、吴晓音、吴晓辉、吴训镜、杨友卿、冯宝克、谢依美、陈其森、何锡平、陈慧卿;1970年:管振华、朱春祥、林勋、朱雪英、王依忠;1971年4月初:陈新、黎剑秋、李培民;1972年:张兰钦、潘剑平;1973年:张淑榕、季正、高永玉、石艳玉、吴白蔚;1974年:陈文;1975年6月29日:龚小萍、魏彩云、苏艳、吴晓雪、吴鼎平、黄建武、刘矞、蔡汝富、吴燕鸣、王南仪、邹明福、林宝明、方建平;1976年6月25日:戴兆伟、林翠莹、林翠玉、高建萍、叶盛强、施秀兰、祖立斌、吴瑞琦、茅忠明、朱苏华、高永兴、林新平、叶伟玲;1977年6月29日:孙水生、赵敦荣、胡荣华、毛凤岗、吴晓风、庄玲、刘延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69年第一批知青入住,到1982年孙水生最后一个离开,共59名知青在仲溪这片天地与村民共同劳动、一起吃住,有的还担任村小教师,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亲切地称仲溪为“第二故乡”。1999年10月6日知青第一次组团回村探亲,2005、2017、2018年先后回村或进城团聚。2019年3月,由知青投资的“仲溪知青实验园”第一期项目——培仔下20亩甜笋早产田建成,现已成林,出产了很多甜笋,为仲溪村创下了固定产业。如今部分知青还不时回乡与村民团聚,给冷清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上山下乡运动影响了那一代的城市年轻人一样,农村城镇化建设悄悄改变着农村人的生活。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村民纷纷离开相对闭塞的村庄外出打拼:进工厂、打零工、干个体……稳定后陆续在乡镇或城区买房安家。2000年前后,盖坪的房子陆续拆除,仲溪冷芃、冷壮、火荣、利荣、冷正、日居、起耀、耀芳、堂基、寿年、文海的房子也相继拆除。2010年6•18洪灾中,兴永、兴友、长庚、兴木、在东、彩云、行照、盛华、开盛、火金、肇荣、盛炜、作金、作东等人的住房损毁。2006年,仲溪小学停办,延续了44年的琅琅书声不再响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从解放前到人民公社化,从吃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多少人在这里出生、成长?多少人在这块土地耕耘、深思?多少人在这里成家、创业?又有多少人永远留在了这里?从热火朝天地盖房到一栋栋拆除,从故土难离到难得回乡。外出求学工作,进城务工买房,洪灾异地安置……仲溪人口从400多常住村民和50多知青,再加上南平当时的“504厂”“通用厂”等单位的住村“支农队”,最高峰时有500多人,到如今常住人口不足30。马路通了,电压稳定了,网络也有了,人却越来越少了。50年后,还有多少人知道仲溪?还有多少人留在这里?还有多少游子会回到故里、记住乡愁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仲溪人,亲身见证了一些事,听前辈述说了一些事,今对仲溪二十一世纪前后的信息做个简要记录,与跟仲溪有交集的人共叙,聊当对故乡的记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