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大陈纪念馆

南山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8日上午9点多雨中游览大陈村。10时许我们走进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大陈纪念馆共200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史料和实物共计200多件。</p> <p class="ql-block">这里详细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大陈村周边的战斗经历并展示出众多的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背景: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第五次"围剿"。</p> <p class="ql-block">为了反“围剿”,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派出3支部队先行突围远征,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就是其中之一。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等人率领下,挥师长途奔袭,经福建浦城,绕过江山廿八都攻占清湖镇。沿途散发抗日宣传资料,发动民众,宣传我党的主张,扩大了红军和共产党的影响,推动抗日民族运动。</p> <p class="ql-block">1934年,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取清湖镇,渡过江山港,切断杭江路,激战大陈岭,战斗业绩可歌可泣,遵纪爱民故事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红军从瑞金出发,穿越闽境,纵横浙西,挥师皖南,不断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1934年9月,在江山境内,红军攻取清湖镇,渡过江山港,切断杭江路,激战大陈岭,战斗业绩可歌可泣,遵纪爱民故事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1934年9月15日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西岭亭古道进入江山市大陈乡境内,遂居高构筑工事,军团部就设在大陈汪氏宗祠内。部队来江山的目的是要切断铁路线,切断国民党的军事物资运输路。因此,选择了大陈村便利又隐蔽的地理位置。但是这一消息被国民党截获,一场半夜偷袭,拉开了工农红军在江山最大战役的序幕。此次战役,与国民党军陆军补充第一旅、浙江省保安团等部激战。双方从下午2点激战到夜里10点,历经8个多小时,红军歼敌70多名,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多支。同时,红军伤亡80余人,第三师师长王永瑞负重伤。次日,国民党空军甚至出动6架飞机参战轰炸大陈。这是红军在衢州境内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p> <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由粟裕、刘英率领的红军挺进师挺进浙江,第一站便来到江山县境,从此留下二纵队转战在江(山)遂(昌)浦(城)边境,并建立浙江第一块游击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随后建立中共江(山)浦(城)县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大陈纪念馆”用地图、像片、文字说明以及武器装备等实物,展示了当时红军将士“血战东南半壁红”的艰苦卓绝与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最终,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1万余人血战东南半壁,牵制国民党军队近20万人,为策应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小小的大陈纪念馆也就展示与见证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遗物,述说着当年红军将士“血战东南半壁红”的英雄事迹,使参观者从内心强烈地感受到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p><p class="ql-block">参观江山仙霞关抗击日军战斗旧址,在此地寻访抗战遗迹,重拾烽火记忆,回望中国军民团结一心,舍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坚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名永在,浩气长存。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一桩桩遵纪爱民的生动史实,重温先遣队和挺进师的光辉历史!表达对长眠于仙霞岭下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从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