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去,冬又来

八月桂花香

<p class="ql-block"> 秋尽冬来,难得暖阳一路跟随,回家的路上心情总是迫不及待的, 但每次回去看到周围的一切,心情总是稍微复杂的,有舒畅也有灰心,进村的路口两旁,新栽下了两排年轻的楝树,这树种我喜欢,楝,“恋”的谐音,不光代表着这是我热恋的家乡,这也代表着我们家乡多少年来的老树种未曾灭绝,可以想象每年的四月来临,村里的楝花紫色成串,香气悠长,这里是我儿时的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也是让我失望和陌生的村庄,我们赖以为生的农田在一点点减退,树木砍伐,绿荫不再,坑塘填平,鱼虾不再,河流淤塞,长满杂草,宽阔的田埂不再,熟悉的野花野草不再,代表农村气息的这一切,全部崩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村见到的大多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注定这一辈子在农村扎根,守着老房子栖栖惶惶,唯有逢年过节盼着回家的孩子们,是他们最好的状态。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带着在外入学的孩子们,一年回家一次,把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把城里的稀罕物件带回家,但他们没有回家常住的打算。曾经农村是一个熟人化的小社会,而今彻底解体,一个陌生化的乡村已经到来。</p> <p class="ql-block"> 蒋方舟在《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写道:“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这些句子让人伤感也有些许不服,故乡当然可以用来怀念,但无须美化,天然的村庄不加滤镜它也是最美丽的,更不能用来失望。我们的家乡是用来回归的,让土地回归,教育回归,生态环境回归。因为这里是我们出生并长大的地方,我们希望它变的美好而不是陌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起村东的鱼塘,荷叶高擎,水草丰盛,鱼虾成群,土地湿润。为什么这一切不能复来?曾经大白杨成行高耸入云,油亮亮的叶子忽闪忽闪,蝉鸣震耳欲聋,泥塘水满,蛙声一片,为什么这一切不能复来?曾经村中孩童打闹,狗吠鸡鸣,牛羊咩哞,为什么这一切不能复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光如此,我们的村庄还在一点点的沦陷,而且所有人的村庄都在沦陷,甚至我们还亲自参与了拆除它的过程,我们拆了房子建别墅,砍了大树栽风景树,填了坑塘建高楼,我们村村通,路路通,凭什么我们要一辈子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呢?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把我们最初的幸福弄丢了。苦点累点我们吃得起,但太甜了,我们未必享受得起,饱暖思淫欲,所以我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了。</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故乡真的就像手心的老茧,老了便剥落了,不疼但心有一点不舍,这曾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啊!我们对家乡的情感就是这样复杂,既希望家乡田园牧歌,又希望家乡高速实现现代化,这个矛盾可能伴随着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多每个人都有这么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 我们总爱说一句话“月是故乡明”,为什么是故乡明,就是因为这是在家乡看到的月亮,这个月亮是我们儿时互相观望的月亮,它与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都曾经关照过,所以他乡的月亮是不能比的。故乡的不可替代就在这里。不管我们走出多远,总会回头看看我们的来处,有它在我们就心安。如果每个人都逃离衰老的家乡,未来还有谁来守护我们的家乡?当炊烟不在,我们是不是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就丢失了今生今世的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画面很美,但是也太陈旧,所以让我们该怀念的怀念,该建设的建设,该回归的回归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