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杂记:小书柜·图书馆·读书人

雨林

<p class="ql-block">  推外孙女出去散步,每当转到社区服务中心时,都要在路旁的小书柜那儿停下脚步,看一眼里面的书目有没有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小书柜一般由个人或非营利性组织捐赠。用一根木柱竖在过往人流较多的路旁,一两尺见方,上下两层,木框玻璃门,没有锁,可以自由取放书籍。女儿说这是一种公益性的小书柜,小区居民将自家闲置或读过的书放到小书柜里,供小区居民共享。我发现去过的社区都有这样的小书柜,有的还不止一两个。到小书柜里取书还书的大多是孩子,里面的书也多是儿童读物和绘本,当然也有成人的书。</p> <p class="ql-block">  女儿告诉我,分享图书是美国家庭的一个传统,孩子们在交换和共享中,从小便树立了这种意识,所以不用担心有谁拿了书不还。只是有时书太多了挤不下,社区工作人员会将一些破旧残损、鲜有问津的书清理掉,腾出空间来让大家共享。这真是一个好的创举,把闲置和读过的书拿出来供大家交换和共享,不仅书尽其用,让大家分享知识和阅读之乐,也是一件对社会和家庭非常有益的事,值得我们借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二手书市场也很活跃,我在几个城市都逛过旧书市场和书店,有的规模还相当大。跳蚤市场,慈善商店里也有旧书出售。而且价格便宜,基本上是原书价的一到两折,当然珍贵版、稀缺书除外。来这些地方淘宝的,都是爱书之人,流连在一排一排书架前,寻寻觅觅,期望找到心仪之书。我虽然看不懂英文,还是在二手书市场里淘了几本影集,其中一册是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世界级摄影大师布列松的《人,影像和世界》,像块老城砖一样厚重,尽管折后25刀,价格不菲,犹豫了一下,还是掏钱拿下。</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观感是,在这里公共场所刷手机的人比国内少,而读书的人时常可见。公园里、火车上、地铁里、飞机上,甚至大海边、泳池旁,总能看到读书人的身影。从丹佛返回的飞机上,我的邻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碧眼褐发,戴着老花镜,在照明灯下全神贯注的读着一本书,还不时用笔划着、记着……一直看了近两个小时,才摘下老花镜,伸展了一下腰身。去洗手间的过道两侧,看书、操作电脑的人不少,玩手机的也有,但不多;带孩子到公园或公共绿地去玩儿,我们在草坪上露餐,总能看到有人在草坪上或趴或坐,手里一本书,任四围多么嘈杂,都能沉浸其中,读得入神。</p> <p class="ql-block">  夏天,到小区的泳池去游泳,常常看到有人穿着泳装,戴着墨镜,坐在椅子上读书晒太阳,隔一阵子下水泡一会儿,划拉几下,又上岸看书,就这样在游泳池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在我看来,他们读书是主旋律,游泳则成了插曲;有一次我们去海边渡周末,带了帐篷、遮阳伞、吃的喝的,穿着泳装的大人孩子抹了防晒霜,在海滩上踏水戏浪,吃吃喝喝不亦乐乎。我看到不远处一个折叠椅上,坐着一个身着比基尼戴墨镜的白人女子,在酷热的骄阳下目不转睛的在读书,尽管身上已被晒得通红,一两个小时过去了,直到我们离开时,她还在那里读书,真是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读书人多,所以图书馆也多。直观感觉,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图书馆远比电影院和娱乐场所多。每一个大型社区(相当于我们的街办)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我陪外孙女去社区图书馆参加过两次幼儿启蒙活动。步入宽畅明亮的图书馆内,一列列开放式的书架排满了各类图书,大开的小开的,软装的精装的,简约的华丽的……藏书足有数十万册。尽管我看不懂英文,但流连其中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书架一侧几张长条书桌上,有人伏案读书,有人在电脑上检索着什么,读者和工作人员交流时都轻声细语,没有人喧哗,只有时间在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门外等孩子。尽管是上班时间,但来借书还书的人络绎不绝,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有蹦蹦跳跳孩子,还有来去匆匆的年轻人。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大的约十一二岁,小的估计也就三四岁,每人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背包,到图书馆门外侧的投放口还书。孩子们各自卸下自己的背包,将里面的书投入还书投放口,母亲还了自己的书后就在一旁看着,并没有上手帮孩子。就连最小的那个,使劲踮起脚尖才能够着投放口,同样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还书任务,母子几个又兴高采烈的去借书了。这种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做法,与我们替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爷爷奶奶相比,其中利弊不言自明。</p> <p class="ql-block">  我还专程去参观了肯尼迪图书馆。在美国,总统退休后,在其家乡建一座图书馆已成惯例。但它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还是档案馆、纪念馆,收藏总统在任期间形成的档案及其他文献资料、文物、国外礼品以及个人图书、艺术品等。这座位于波士顿港湾的肯尼迪图书馆,由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于1979年落成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座设计大胆、造型别致的建筑,展厅里陈列着肯尼迪当时修改过的演讲稿、签发过的重要文件、在任期间的大事记以及他读过的书和用过的物品等。影像馆内轮番播放着肯尼迪的图像资料,1960年竞选的场面扑面而来,到处悬挂着支持肯尼迪的标语,旗帜,肯尼迪在提名大会上讲演原声回荡在大厅里,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现场……走出图书馆,波士顿港历历在目,与岸边矗立的图书馆遥相呼应,多切斯特海湾海天一色,几只海鸥自由飞翔。一幅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啊,怪不得这座图书馆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印象深刻的是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据说是仅次于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全美第三大图书馆,拥有藏书逾一千五百万册。庄重的入门处石壁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所有人(无论是权贵还是庶民)都可免费进入”,让人看了顿生敬意。图书馆分为老馆和新馆两部分,老馆建成于1895年。步入老馆就像进入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壁画、雕塑、穹顶、拱形窗、罗马柱,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漫步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p> <p class="ql-block">  该馆收藏着莎士比亚剧本、亨德尔和海顿的曲谱等珍贵手稿,是全美第一个允许市民借阅书籍回家的图书馆,也是第一个设立了儿童阅读区的图书馆。馆内有大大小小若干个阅览室,无不书橱充栋,卷帙四壁。特别是老馆的中央阅览室,是游客必去打卡的地方。高大的穹顶之下,足有几十排阅读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黄铜支架,绿玻璃罩的台灯,据说从开馆之日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换过。这种有一百多年历史,古色古香的“小绿灯”成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典型标志。许多参观者在这里拍照留影,我也从旁边的书架抽出一册已经泛黄了的古装书,坐在小绿灯下装模作样的读了一会。在一抹幽幽的灯光里读书,有一种今夕是何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过厅,眼前豁然一亮,便边入了颇为现代化的新馆。这座建于1972年的新馆与老馆风格迥异,红色的基调,开放式的书架,不同学科、不同文字的书籍分区排列,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料应有尽有。与老馆的游客多不同,这里寻书借书者、读书人比较多,大都伏案看书或作着笔记。</p> <p class="ql-block">  我在偌大的开放区域寻了几个来回,终于在二楼的一隅找到了中文图书区。在外国的图书馆里能看到中文书,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我粗略的浏览了一下,这里的中文书以文学类为主,政治、社科、经济、科技类图书也有,大多是国内出版的,也有香港、台湾出版的。文学类图书与国内基本同步,国内热卖的图书这里差不多都有,茅奖、鲁奖等获奖作品,莫言、余华、苏童、毕飞宇等当代名家作品都有,陕西乡党贾平凹的小说、散文几乎全有。个别国内见不到的书这里也有,如果不是时间所限,真想在这里读上半天书。</p> <p class="ql-block">  走出图书馆我在想,拋开其它方面不说,单在读书这件事上,无论是硬件和软件,还是意识和氛围,我们都存在差距,应该向他们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