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雪兹公墓的艺术之旅

heyingmeme

整个拉雪兹神父公墓就好像是一座巨型露天艺术博物馆,无论选择哪一条线路,人们都可以随时欣赏到一座座精美雕塑。<br><br> <p class="ql-block">从王尔德墓开始,到斯坦因墓周边的纳粹集中营死难者纪念碑,我们一路经过各种设计别致的墓碑或纪念碑,感受着一种特殊的艺术,这种艺术“把死亡和艺术联系在一起” ,是一种“生前死后的艺术” (朋友野调语)。</p><p class="ql-block">野调感慨道:“把墓碑墓地做的那么美 ,做成风景区,法国人确有艺术细胞,据说墓地旁的房价不低,有烦心事可以到里面走走,和先人说说话。”</p> (安格尔墓) 的确,比如你可以来此与诸多艺术大师“相遇”,与他们聊聊艺术和艺术史。<br>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的最后大师。宫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幅安格尔名作为《大宫女》,被收藏于卢浮宫,而安格尔另一幅名作《泉》,被认为不具有任何古典主义弊病的古典主义名作,则可以在奥赛博物馆欣赏到。<br> 正值浪漫主义艺术兴起,安格尔与浪漫主义“雄狮”德拉克罗瓦各自作为两个艺术流派的领军者,上演了一场撕裂法国艺术界的大论战。<br>德拉克罗瓦即著名画作《自由引导人民》作者,二位如今憩息处彼此相距不远。百多年过去,想必两位艺术大师早已一笑泯恩仇。<br> (德拉克罗瓦墓) 而后世艺术家和评论家也以一种更具历史性的眼光看待安格尔的画作,认为安格尔虽极力捍卫古典主义,但他晚期画作其实已超越古典主义。BBC1986年制作的三集纪录片《法国艺术》介绍 ,毕加索对安格尔《土耳其浴女》画作倍加赞赏,认为其已标志着现代画派的开端。 席里柯墓比较容易识别,上方是他半坐半卧手执画笔的全身铜像,铜像下是他著名的《美杜莎之筏》画作青铜浮雕。<div>《美杜莎之筏》收藏于卢浮宫,这幅画问世时惊世骇俗,受到安格尔等学院派的大加鞭挞。这幅画所画为法国美杜萨舰艇发生海难后生还者的求生场面,此乃当时正处于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一大社会丑闻。</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德拉克罗瓦和席里柯是朋友,德拉克罗瓦正是受到《美杜莎之筏》的影响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美杜莎之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吹响了浪漫主义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卢昂富裕家庭,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生活,但他后来爱上年长他六岁的舅妈, “不伦”恋情导致他与家人不和,生活也陷入困窘。因坠马受伤不治,32岁即英年早逝。他的私生子后来为他修建了这处永恒居所。</p> 安格尔的老师大卫安息之地也在不远处,他是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如果你去过凡尔赛宫参观,定曾与众多游人一起驻足于巨幅画作《拿破仑加冕》面前,这就是大卫的画作。在卢浮宫也有一幅同样的画作,两幅都是大卫原作,这是因为收藏在卢浮宫的那幅完成后,大卫又画了基本同样的另一幅。<br>大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著名的《马拉之死》画作即出自大卫。他是罗伯斯比尔的朋友,对法王路易十六上断头台也投了赞成票。后又成为拿破仑御用画师。法国王朝复辟后他避难比利时,去世后安葬于比利时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安葬的只有他的心脏。<br>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画家莫迪格里亚尼之墓)</p> <p class="ql-block">(巴黎地铁里的莫迪格里亚尼画展布告)</p> 现在来到华裔法国艺术家朱德群夫妇宁静的墓前,有了华裔艺术家的加盟,我感到今天的“艺术之旅”更加圆满。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被称为中国艺术界留法三剑客。朱德群名画——妻子《景昭肖像》于1956年荣获巴黎春季艺术沙龙銀奖,坊间将该画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朱德群后期画风从具象转为抽象。 <p class="ql-block">最近巧了,先是在巴黎现代艺术馆“遇见”赵无极,赵无极画作在巴黎现代艺术馆独占一个展厅。</p><p class="ql-block">想知道朱德群的画作在巴黎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在法国也可以看到吴冠中的画作吗?得知巴黎塞努奇博物馆有朱德群、吴冠中等顶级中国画家作品收藏后,又去了塞努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塞努奇博物馆是法国第二大亚洲艺术馆,藏品以中国历代文物为主,不过这次并未见到有画作展出。</p> <p class="ql-block">“钢琴诗人”肖邦墓前布满鲜花,名人荟萃的墓园里这里明显更有人气。一小盆一小盆花都叶绿花红,显然不久前才被放置在此。肖邦墓不在大路边,多批前来瞻仰的游人同时来到墓前,小道上竟然有点拥挤,这也是其他墓地所未见。</p> <p class="ql-block">(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肖邦墓整个用白色大理石修建而成,上方高高地坐着一位神情忧伤的长发少女,她低着头手抚着琴,别有一种素净之美,有人说少女代表缪斯女神。下方是肖邦头像浮雕。肖邦21岁来到法国,在法国成名。他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相恋九年,这段恋情激发了他的惊人创作力,他的主要作品都创作于这期间。</p> <p class="ql-block">与大卫一样,肖邦身后身心分离,但情形又正相反(大卫<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在比利时心在拉雪兹神父公墓)</span>,肖邦身在法国,心脏回到了波兰。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关于其归属法国与波兰曾经存在争论。现在波兰和法国双双成为肖邦永恒的归属之地。</p> <p class="ql-block">(法国“云雀”、国宝级歌唱家、《玫瑰人生》作者皮雅芙之墓)</p> <p class="ql-block">(影星西蒙·西涅莱与歌星伊夫·蒙当之墓)</p> <p class="ql-block">(法国第二帝国时期《马赛报》一年轻记者之墓,与拿破仑侄子决斗而死,后被认为有某种神力,引来众多人瞻仰和触摸)</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的法国“罗密欧与朱丽叶”阿布拉尔和爱洛伊斯墓)</p> <p class="ql-block">拉雪兹神父公墓正门,乃大多数人选择的线路起点,乘地铁二号线至拉雪兹神父站可达。</p><p class="ql-block">而我们从东门即甘拜大入口开始的“朝圣”之旅,在此划上了圆满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