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金陵

虎渔五柳

<p class="ql-block">  偶刷到南京梧桐大道秋色的小视频,甚为震撼。平台感知我兴趣在此,就又推送了几段,月牙堤、美龄宫、石象路……都是惊艳的秋!</p><p class="ql-block"> 即刻前往!本想待一周,天气不好,往返5天,4天拍摄,只有3天天气较好。失眠的折磨,早出晚归的奔波,也不能阻挡我打卡的脚步。为了更多的“到此一游”,我又创造一项记录——一天打的八次。</p> <p class="ql-block">  陵园路的梧桐树,果然不一般。不过,拍摄机位再低一点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中山植物园前湖的月牙堤,每到深秋,乌桕树风影摇红,波光倒映,秋色斑斓,宛如画境。我们到达南京的傍晚,大风骤雨,乌桕树的叶子稀疏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月牙堤位于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南院,要早上八点半才能开院纳客。陌生环境远距离飞行,没有找到最佳角度。也没有邂逅蓝天白云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  美龄宫,因宋美龄喜欢故名。梧桐树组成项链形状的金黄色带,美龄宫就镶嵌在心形吊坠之中,多么的漂亮!多么的浪漫!有人认为美龄宫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礼物,这是一个误会。它原为国民党主席官邸,后改为拜谒中山陵高级官员休息之所。有人说蒋介石贵为一代枭雄,那么宠宋美龄,宋美龄的幸福,堪称女人幸福的天花板!蒋介石宠宋美龄不假,比如:他为她皈依基督教(仪式上?);他昵称她达令,就是英文单词darling的音译,为“心肝宝贝”之意。两个迷恋权力的人,彼此需要,惺惺相惜,这种爱情,不是常人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爱情是当事人两个人的事,又不仅仅是当事人两个人的事。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休掉旧爱迎新欢,新欢成旧爱,又迎新欢。得陇望蜀,喜新厌旧何时了!</p> <p class="ql-block">  1911年,蒋介石在妓院邂逅侍女姚冶诚,双双坠入爱河。她追随他,支持他的讨袁革命事业。他享受她的陪伴,不介意老家大龄小脚的原配毛福梅。</p><p class="ql-block"> 1919年,32岁的蒋介石在巨商张静江家里邂逅14岁的陈洁如,他对她一见钟情,她起初对他的猛烈进攻深感不适,最后还是向他的软硬兼施投降。她对他很好,爱屋及乌,她也爱他的儿子(非她亲生),爱他的原配。蒋纬国敬爱她,他在陪都重庆还与她藕断丝连,足以证明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1922年,35岁的蒋介石邂逅25岁的宋美龄。他对她的年轻、漂亮、气质喜欢🉐心痒痒,发誓不惜一切代价把她拿下。当然,他也喜欢她的才华和她的家庭背景。此时距他与陈的婚礼还只有两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他没有对自己食言。他诓骗陈出国留学,写下誓言,5年后一定再迎娶陈,若违背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他使出浑身解数,多管齐下,穷追不舍,正面直接进攻,侧翼迂回包抄,里应外合,……1927年5月,镇江焦山枕江阁,他和新欢她双宿双栖,“婚前蜜月”如胶似漆。</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p><p class="ql-block"> 其实,马皇后的幸福人生才是女人幸福的天花板!</p><p class="ql-block"> 穷困潦倒的和尚法海,饥寒交迫起盗心,去当地富豪家偷猪,不料被富豪家小姐发现。小姐聪明美丽,知书达理,并没有大声喊叫和责骂,而是好奇和同情,询问对方来历。法海如实以告,请求小姐不要告发他。小姐被法海的坦诚和悲惨打动,还拿出衣服、食物相送。这就是朱元璋与马皇后在猪圈一见钟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不顾家人反对,马皇后跟朱元璋私奔了。在风云变幻的斗争中,他们相互扶持,相敬如宾。她关心他的身体和心情,细心照料他的衣食,为他生儿育女;他则为理想南征北战,军事才能、政治智慧日益彰显,最终奠定大明王朝。国泰民安时期,她继续扮演恩爱伴侣、贤明顾问的角色,富而不奢,贵而不骄,教育子女勤奋学习,做有用之才;建议他严管亲属、善待老百姓;亲自为穷人捐钱捐物、建立学校和医院。他贵为天子,对她充满忠贞和尊敬,生前就规划好要死后同穴。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经常互赠礼物表达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静静安卧钟山怀抱。</p><p class="ql-block"> 钟山虎踞龙盘,诸葛亮早就看中的风水宝地,帝王之宅。孙中山、朱元璋夫妇安享其所。汪精卫也曾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想以死后为孙中山守灵的旗号葬在梅花山(明孝陵和中山陵之间)。1944年,陈公博、周佛海、陈璧君果真如其所愿。不曾想,仅仅10月之后,汪精卫就被炸墓焚尸。德不配位,卖国贼哪有资格安享虎踞龙盘之地!</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雕塑。</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在松井石根、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计有30万同胞遇害,惨绝人寰。 </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两名日军军官“杀人比赛”,炫耀大日本皇军的“胜利”: 在指挥官鼓励下,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俩人比赛杀人,先杀满100人者为胜;俩人在钟山相遇时,野田毅杀了105人,向井敏明杀了106人,但不能确定谁先杀满100人,此轮比赛不分胜负;比赛重新开始,以先杀满150人者为胜。他们屠杀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俘虏。</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日军还强奸我女同胞达20000起左右,掠走图书文献88万册及其它大量珍宝,放火焚毁31%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原始胶片、《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纽约时报》、《曼彻斯特导报》及系列日本军人日记,提供了大量确凿证据。</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公然蔑视国际公约、践踏人类道德底线,欺辱中华,斯仇不共戴天!</p><p class="ql-block"> 美籍华裔美女作家张纯如《南京暴行》刊世后,全球轰动,打破了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因不堪日本右翼势力的卑鄙威胁、骚扰,2004年自杀,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p><p class="ql-block"> 1985年8月15日,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p><p class="ql-block">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p> <p class="ql-block">  雨花台,秦伯曾在此传礼授农,越王勾践曾在此筑城,此处便成为登高揽胜 之地。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高僧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天降落花如雨,坠地成彩石,故名。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革命烈士遇难雕像、纪念碑是其代表建筑。梅岗与梅廊、江南古典园林、休闲广场等,也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典型明清风格殿宇式建筑,为明代皇室焚香祈福道场和文武百官学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地方,由朱元璋赐名。</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保存完好,有极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绿荫掩映着金碧辉煌,置身其中,眺望不远处高大挺拔的CBD,让人感觉到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瓮城,为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好的堡垒瓮城。</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令修筑城墙。耗时28年,动用28万民工,用砖约3.5亿块。</p><p class="ql-block"> 从布局上看,明长城把因地制宜发挥到了极致,摒弃了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充分依托山脉、水系走向筑城,构建了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格局,成为中国礼教制度、军事要塞与自然相融合的典范。京城城墙达35.3公里,外郭城墙超过60公里,合围面积逾230平方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p><p class="ql-block"> 从具体构造上来说,明长城高坚甲于海内,也大胆改革旧制(比如將瓮城置于城墙内侧),设计新颖独特,建造工艺精湛,为中国古代城墙建设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  大报恩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列洛阳白马寺之后。</p><p class="ql-block"> 东吴孙权曾为西域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建造建初寺和阿育王塔,开江南建塔寺宏佛之先河。后来,塔寺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名称各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释迦摩尼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宝藏。</p><p class="ql-block"> 朱棣对大报恩寺的建设极为用心,比如:考虑到琉璃构建烧制工艺复杂,难度大,他就要求每一个琉璃构件都要烧制两份以上,以备替换。</p><p class="ql-block"> 10多万工匠耗时17年,大报恩寺始成。</p><p class="ql-block"> 五色莲台之上,近80米高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岿然若泰山,9层塔体,外八边形,每层都有一个拱门,用五色琉璃贴面,饰以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图案,十分华丽。塔顶有黄金做成的宝顶,塔顶和每层飞檐都悬挂风铃共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塔内有146盏长明灯,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p><p class="ql-block"> 寺庙落成之后,有一座正殿一直大门紧闭,不知里面供奉什么。直到清军入关,大明朝灭亡,这座大殿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原来供奉的是朱棣的生母碽妃!朱棣贵为天子,以这种既张扬又隐晦的方式来怀念母亲,其间的苦衷,重如泰山,广若江海。</p><p class="ql-block"> 1654年,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随东印度公司使团来中国旅行,两次来到南京,停留将近一个月。回国后,他在《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大师晋谒中国皇帝记》里画有大报恩寺琉璃塔,称之为东方瓷塔,盛赞“它的美感与装饰之繁复超越了所有中国艺术建筑”。从此,东方瓷塔在欧洲家喻户晓,刮起一股东方瓷塔热。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御用建筑师效仿东方瓷塔建造“瓷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皇家建筑师也效仿东方瓷塔建造邱园宝塔。大报恩寺琉璃塔成为中世纪世界7大奇迹之一。非常遗憾的是,她的美丽,她的漂亮,她的壮观,她的辉煌,只存在于文献综述和人们的想象之中。有关研究表明,大报恩寺琉璃塔大概率为太平军所毁。现塔为钢结构玻璃塔。</p><p class="ql-block"> 2008年,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现大量文物。其中北宋长干寺地宫里面的铁函藏有阿育王塔,塔内安放有金棺银椁,供奉着释迦摩尼佛顶真骨舍利。此乃佛界至高无上的圣物!</p><p class="ql-block"> 2010年,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现供奉于牛首山佛顶宫。</p> <p class="ql-block">  毗卢寺,始建于南朝,因供奉毗卢遮那佛故名。据传曾国荃游南岳时与海峰法师戏约:“如我都两江,为汝造庵”。后来,曾国荃果真署理两江总督,于是便兑现承诺,大兴土木,扩建毗卢寺使其成为南京第一大寺,海峰出任方丈。另有一说是: 1864年7月,曾国荃率部攻克南京,湘军屠城7天,收缴太平天国的保藏,大多数被曾国荃截留,朝野震惊,弹劾不断。曾国荃便称病开缺回籍。因清剿太平军、捻军需要,次年曾国荃复出,并于1884年任两江总督。听从幕僚“退财消灾、超度亡灵”的建议,曾国荃带头捐资扩建毗卢寺,其它湘军将领也纷纷响应,于是就有了规模宏大的毗卢寺。</p> <p class="ql-block">  阅江楼。</p> <p class="ql-block">  南京西北有卢龙山,濒临长江,海拔约80米,为阅江揽胜之所,古金陵48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卢龙山,曾经演绎过许多的历史故事。1356年,朱元璋在此设伏,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奠定了定都南京的基础。朱元璋特别喜欢这块风水宝地,赐名狮子山,并特意撰写《阅江楼记》,拟建阅江楼。2001年,阅江楼始成。朱元璋想建又为什么在打好地基后停工,他在《阅江楼记》里有解释。</p><p class="ql-block"> 狮子山脚下,南有仪凤门、静海寺。静海寺乃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功绩而敕建的皇家寺院。鸦片战争后,中英双方在此议约四次,最后在长江英国军舰上签约——《南京条约》。</p><p class="ql-block"> 1853年2月,太平军主力在仪凤门采用“穴地攻城”战术,攻克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孙中山、蒋介石曾经办公的地方,也曾是两江总督的治所。游人如织。我最想看到的还是左宗棠恭建的陶、林二公祠。</p> <p class="ql-block">  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p><p class="ql-block"> 卌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1882年,东阁大学士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后,准备修建陶澍、林则徐二公祠时,特意撰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 陶澍以治水、治盐、治漕著名,勇于担当,富有政治智慧,善于培养人才,是实干、能干的政治家,实乃近代湘军崛起的旗手。贵为两江总督的陶澍路过醴陵,与时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的左宗棠初识,陶澍即称赞左宗棠为奇才。后来,左宗棠京考落第,路过南京拜访陶澍,陶澍即主动提出与左宗棠结为秦晋之好。陶澍病逝后,左宗棠到陶家打理家政,亲自教育自己的女婿(即陶澍唯一的儿子)。后来,左宗棠还🉐到陶澍女婿胡林翼的鼎力相助。</p><p class="ql-block"> 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被充军伊犁,无论人生多么坎坷、多么跌荡起伏,他仍然坚守家国情怀,特别担忧西北边陲国家安全。湘江夜话,林则徐將新疆边防大业托付给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850年,林则徐临终之前,嘱儿子代笔给皇帝写信,举荐左宗棠堪当重任。</p><p class="ql-block">  按照清朝规矩,若有灾情,巡抚须在九月底前上奏朝廷,且奏折上报前须经总督署名。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有一年11月实地考察发现灾情,想奏请朝廷减免或缓征漕赋,此举意味着承认自己此前工作失误,被降级、革职的可能性很大。林则徐恤民心切,决意上奏;念及陶澍的知遇之恩(1830年举荐林任江宁布政使),林则徐遂越级上奏,不让陶澍署名担责。果然道光震怒,下旨彻查。陶澍马上复奏为林则徐开脱,明确表示支持林则徐。督抚同心,肝胆相照,民生国是唯上,勇于担当,完全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堪称政德高尚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两位恩公榜样在前,左宗棠亦以后继有人自许自勉。建祠纪念他们,是左宗棠早有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左公如陶公、林公,也是不朽之人,今人谁为之建祠呢?</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夫子庙秦淮河夜色。</p> <p class="ql-block">  夫子庙为全国四大文庙之一,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建筑群,始于东晋。</p><p class="ql-block"> 南京贡院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地,紧邻夫子庙东侧。鼎盛时期,南京贡院有考舍20644间,占地30多万平方米,累计输送状元800多名、进士10万名、举人上百万,堪称中国科举考场之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的母亲河秦淮河从夫子庙身边淌过。附近的乌衣巷、朱雀街,都是当时高门大族的府邸。乌衣巷见证过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的风采。两岸河房鳞次栉比,金粉楼台、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勾栏瓦肆也点缀其间。</p><p class="ql-block"> 达官贵人聚居于此,莘莘学子汇聚于此,既有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也有觥筹交错的奢享之厢,自然也少不了声色犬马的温柔之乡。于是乎,掌故八卦、风流韵事,在秦淮河中荡漾、映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轻度雾霾笼罩下的牛首山佛顶宫及佛顶寺。</p> <p class="ql-block">  地处南京西南不远,植被茂盛,海拔248米,可俯瞰四周风景,是金陵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自南朝始,历朝都有僧人来牛首山建寺修庙,历史文化悠久,晋元帝司马睿称之为天阙。此外,还有郑和墓、岳飞抗金故垒、明代摩崖石刻。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佛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开发者秉承“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的目标,乃少数成功的当代人文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开发者准确把握大报恩寺遗址释迦摩尼顶骨舍利重现盛世的绝佳时机,巧妙利用铁矿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坑,具体建筑的设计、建设都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佛顶宫依托矿坑而建,总体高度89.3米,单体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外部空间为大穹顶、小穹顶、佛顶摩崖,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地上三层外部的大、小穹顶分别象征佛祖的袈裟和顶骨,其内部则为超过6000平方米的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41.2米,呈椭圆形,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和如莲剧场三部分组成,展现佛祖一生行迹。如莲剧场位于中央,在灯光艺术的烘托之下,舞蹈表演之后,莲座缓缓升起,长达7.5米的释迦摩尼卧像也随之而来,甚为震撼。</p><p class="ql-block"> 佛顶宫地下六层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舍利大殿内,巨大的穹顶之下,舍利大塔高21.8米,设计采样于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和敦煌莫高窟中心塔。穹体上,供奉着许许多多的菩萨。大殿周围是宽敞的走廊,同样金碧辉煌,供奉着许许多多的菩萨。走廊有几层,每层都有通向大殿的观景台,方便游客观瞻。舍利藏宫位于最底层,契合佛祖真骨舍利藏于地宫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  据说牛首山佛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40亿元,大气、精美,基本上实现了开发目标。但感觉有点单薄,景区面积不小,成长空间很大。江苏省有许多开发文旅项目的成功案例,比如:灵山大佛景区、拈花湾禅意小镇等,都是大手笔。 </p><p class="ql-block"> 佛教在其起源国印度已经消失,在中国从古到今都深受欢迎。佛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文化,这也彰显中华民族俯瞰宇宙、海纳百川的伟大格局和胸怀!</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国土面积65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5.8万,2022年GDP1.69万亿。长沙市国土面积118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2万,2022年GDP1.4万亿。南京的旅游资源、长江黄金水道,优于长沙。长沙高质量的发展,还需要科学的战略引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