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冬日暖阳,好运不断。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11月15日-16日,忻州市教学研究室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我们有幸得到这次提升自己的机会。</h3> <h3> 我最先来到会场找到自己的座位,期待专业盛宴早点到来。</h3> <h3> 大家也都早早来到会场,可见每位老师的学习热情非同一般。</h3> <h3> 开班仪式由忻州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张艳弟主持,全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一百多人和市教研室副院长马锋和教材中心吕怀君等领导参加。</h3> <h3> 这次培训,是由左斌专家就“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解析”进行的一次专业性讲座。<br> 左斌专家是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课专家,首届全国青少年美术素养大赛题库编写组命题专家。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专业”主讲教师。长期致力于中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数十次受邀在市内外作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学术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参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市区级教师培训项目主讲工作。</h3> <h3> 左老师就名片设计的合理性,给我们进行了示范和提示。这样的示范学生很受启发,都能按要求进行自己动手设计。</h3> <h3> 设计好名片,可以赠送,那该怎么赠送呢?</h3> <h3> 这时,左老师又关于礼貌用语和动作,进行了贯穿讲解。</h3> <h3> 接下来,左老师又把经典课例《父亲》给我们做了剖析。</h3> <h3> 看了这幅《父亲》,放这幅画呈现在你面前时,有没有触动你,是什么触动了你。</h3> <h3> 仔细看,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里还藏了什么?“苦命痣”~暗示着这位老父亲的命运。</h3> <h3> 要看到父亲的呆滞、迷茫、期待、悲悯和逼人的灼烧感。</h3> <h3> 看一幅画,要看到画里面的内容,看到能反应时代背景的东西。</h3> <h3> 画《父亲》的时代背景:1979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br> 罗中立回忆当时: 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叫喊,他很快画了《守粪农民》的素描稿。之后又到大巴山画了《粒粒皆辛苦》、《晒西场》、《生产队长》、《衣食父母》等素描稿,最后决定以善良本分勤劳朴实的邓开选老人为原型创作《我的父亲》。</h3> <h3>时代选择了《父亲》!</h3> <h3>通过案例,左老师总结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h3> <h3> 培训中,左老师不仅结合实际,对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而且全面展示了全国优质课的精彩教学实践经验,生动的教学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大家诸多困惑,大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美学教学理念,在学习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h3> <h3> 一堂美术课,就是一件艺术品。<br>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像艺术创作一样去思考,去设计,去创作实践,表达自己的教学观念。<br> </h3> <h3> 左老师慢条斯理地给我们简述了一般美术鉴赏了该怎么引导,该抓住哪些鉴赏点进行发问、拓展。</h3> <h3> 两天的培训活动紧凑充实,活动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与会教师在活动中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享受着精神上的饕餐盛宴,也对美与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们认真、专注的样子,体现着专业的力量。<br></h3> <h3> 岁月清浅,学无止境。专家的讲座是我们接下来潜心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让理念落的新开端。鹊华向美,为美赋德,让我们一起乘着新课标推行的新风,不断扎实专业基础,提升教学素养。相信美术教师定会砥砺奋进,向美而行,助力学校的美育工作再创佳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