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挂壁公路,其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挂壁公路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隧道,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村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辉县万仙山的第一风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洞挂壁公路,挂于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这条隧道公路全长1300米长,在峭壁上凿出间歇带有侧开窗的山洞,旁边就是100多米深笔直的峭壁裂缝峡谷,可以欣赏太行山刀劈斧切似的沉积岩绝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洞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联想到郭亮洞的开凿年代以及距离郭亮洞不远、同为人工改造自然伟大工程的“红旗渠”,人们不难发现这其中饱含的毛泽东时代的精神。“人定胜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近乎绝境。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交通极其不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人的祖先是为避难逃入此绝境。先前,村里出入的道路是一条完全由石块和直接在90度的石崖上开凿的石阶组成,称为“天梯”,羊肠陡峭,仅容一人通行,无任何防护措施,出入非常危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的,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1年的秋天,村里人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人定胜天”的号召,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由于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而这区区8万斤粮食却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13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这样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了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没有一分钱。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早上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支部书记把钱拿到村里后,100多口人围着他,让他赶快到城里去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绝壁平均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需要系绳子凌空作业,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就是这样,参加打隧道的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困难的关头,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和郭亮人一块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5月1日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正式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郭亮村村前有石碑记载着这一历史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是为纪念东汉义军将领郭亮而取的村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现有83户,320口人,辖郭亮、另山、回逃站、不跌凹四个自然村。面积7.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位于太行腹地,房子倚山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悬崖,村后是高耸的山峰,自古交通闭塞,出山艰难,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山外,天梯是郭亮人的必经之路,720级台阶,镶嵌在200米高的绝壁上,最窄处20多公分,险要处须侧身才能通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梯是郭亮的生命梯,也是郭亮的苦难梯、贫穷梯。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同志带领下,向绝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用土专家、土办法在红岩绝壁上测出隧道线,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当时的民谣说:“层层石阶级级险,辈辈出山步步难,悠悠岁月年年走,嘘嘘喘息声声叹,赳赳硬骨拳拳心,叮叮铁锤当当钎,铮铮盟誓谔谔言,爷爷不叫孙孙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郭亮隧道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真是:十三壮士出郭亮,抡锤执钎凿太行,打通天堑破石壁,横断千仞穿一廊。郭亮洞被人称为绝壁长廊。国外朋友来郭亮采访,称绝壁长廊为世界第九大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世纪末,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摄制,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全村群众多次在剧中担任群众演员。许多农家收藏着道具、图片、资料。谢晋、于本正等在郭亮长住数月,并留下墨宝。村里还保存着谢晋居住的房子和用过的物品。在农家留宿,可以看到在郭亮拍摄的影视剧光碟,可听乡亲们讲述导演、演员和拍摄中的趣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初,郭亮人在开凿绝壁长廊的同时,从山下背沙子、背水泥筑坝修建了郭亮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9万立方米,成为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被人称为天池,水清见底,倒影青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郭亮村内可看到汉柳、红石桥、华山石人、龙王庙、红龙洞、魔岩石画、白龙洞、三叶虫化石等景点,向南沿绝壁行走可看红岩大峡谷全貌,看千米绝壁长廊的雄姿,看雪山潭瀑布的落差,向北在马头山观景台遥看万仙山座座秀峰翘首云天,浓雾天气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景象,再往北可攀爬天梯,可在凌晨观云海日出,可到大黄窑内看古人在绝壁上打下的30多根木棒,可沿着台阶登临山顶去看五行洞、莲花盆、观音床,聆听优美的神话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在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其独特的山势,峰峦叠嶂,山青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其特有的魅力,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视厂家、艺术家们的厚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该村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文物、民俗、传统习俗等,其中代表性的是郭亮村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挂壁公路已成为一条重要公路,也是郭亮村的主要交通干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位于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郭亮村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是万仙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这里山势独特、谷幽崖高,村子还可见到原汁原味的石桌、石凳、石墙、石炕等,房屋依山而建,高悬在壁立千仞的石崖之上,魅力四射,被称为“太行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往郭亮村的路上可见到令人惊叹的绝壁长廊,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悬崖,惊险万分。过了重重险路,就是景色宜人的村庄,和那立于山顶的崖上人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中国第一影视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把万仙山比做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南坪却给这幅画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妩媚。一座座石头房子像星星一样点缀在万仙山的沟沟坡坡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拔1297米,有一石缝孤独另立,与绝壁隔离10多米,名为另山。明清时,有人家在此筑屋,现存四个院落,十二座房屋,均为木石建造。门外绝壁高100多米,被称为另山村,又称崖上人家。民谣:"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崖上耕织农家乐,清风白云拂石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挂壁公路郭亮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目的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