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详说“西门墟”</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到台山,尚未来得及分辨东西南北,便稀里糊涂入住街角公寓,怎知天作人和,不仅舒适自在,居然还在台山商城步行街对面。</p> <p class="ql-block">当时尚不知此步行街决非彼步行街。</p><p class="ql-block">上天总是眷顾,这不,还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办理入住,收拾停当,暮色渐落且已饥肠辘辘。</p><p class="ql-block">步出小巷横穿马路,灯火阑珊处弥漫开来真实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街口的仿古牌楼同国土上的许多城邦一样,做作又违和。</p><p class="ql-block">然而,靠近牌楼,映入眼帘三个字——“西门墟”。</p> <p class="ql-block">带给我的是费解和淡淡的莫名忧伤。</p><p class="ql-block">“墟”,你首先想到的可是与我一样?“殷墟”?“废墟”?</p><p class="ql-block">过去人群居住过而现在已荒废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又怎能不感哀伤。</p> <p class="ql-block">然而,牌楼之内的建筑之美与熙攘的人间繁华,淡淡的忧伤瞬间便弥散开去了。</p> <p class="ql-block">由入口步入“西门墟“步行街,地面特意铺设的黑色花岗岩路面上,铭刻着台山侨民的大事记。</p><p class="ql-block">当然与高低林立错落有致的洋楼、骑楼、碉楼相关。</p> <p class="ql-block">这第一个初入台山的傍晚,流连忘返在这样一个国内罕见的步行街上,无数次拍下不同风格的楼宇,拍下精美的彩色玻璃门窗与墙面上的雕刻装饰,初浅的在内心判定着风格:中式岭南建筑、文艺复兴元素、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个角度的这张图片,是不是有米拉之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再看这张,是不是可以假装在塞纳河左岸?</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走着看着拍着,天色过晚,行人渐希,商家陆续打烊了。</p><p class="ql-block">而我迷失在这片浩大的精致建筑群中,只能凭着习惯性发给大外孙的定位导航方才找到回公寓的路。</p> <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又感觉好饿,居然因精美建筑群的诱惑没有顾得上吃东西,路边买了已变凉的最后两个炉底糍,我边吃边走,摊主满意地打烊回家啦。</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本来计划早起再去欣赏店铺尚未开门营业、街道清净的“西门墟”,但又不想“盲赏”。</p><p class="ql-block">深知祖上虽是名医乡绅,但父辈却时代所赐为齐鲁流民,我辈故土在边城塞外,加之无缘读书而对岭南粤西了解知之甚微。</p><p class="ql-block">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确只知南国有江门不知有台山。</p> <p class="ql-block">晨起吃一碗小店肠粉加鲜虾云吞,直奔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了。</p><p class="ql-block">华侨文化博物馆,展现出了江门台山两百多年来人文历史的系统画卷,当然与“墟”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侨乡台山,早在二百多年前已有人下南洋,他们是台山史料记载最早的华侨。1821年第一位台山人踏上美洲大陆谋生,距今已整整两个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2年美国出台《排华法案》之前,不仅东南亚各国,整个美洲大陆民众是可以相互流动的,也就是说对华人都是免签的啦。</p> <p class="ql-block">粤西南多山地少良田,十七世纪末闽粤边民开始寻求海外谋生之路。</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出海之路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出去的形式一是借款购买船票,做劳工或淘金还债,二是被卖“猪仔”,极少数家庭条件优渥的出海学习经商谋求发展。</p><p class="ql-block">台山华侨基本都是第一二种情况。</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海外谋生模式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一个家族中有一人海外谋生,首先是活下来,其次是赚到钱,然后回国,建屋娶妻生子,再带族人或子女到海外,再赚到钱,再回国,再给儿子建屋娶妻生子……</p><p class="ql-block">一代又一代台山人,循环往复,积累财富,从劳工和淘金客成为商人,从家乡建屋居住到台山修建商铺开始贸易经营,“西门墟”这样集中的商贸建筑群形成,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诞生。</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数据显示,台山共发现“墟”82处,台山“西门墟”规模最大,由近1000多栋骑楼、洋楼、碉楼连贯而成,组成23条互通街段,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从1924年开始,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商圈,至今仍是台山市最大的商业贸易集市。</p> <p class="ql-block">连日来的晨起黄昏,气温适宜,粤西南最舒服的时节已至。流连忘返在23条街道间,迷失在诱人的建筑群中,随时随地可以或购物或品尝地道特色美食。清晨的早市更是山珍海味土特产新鲜水果蔬菜无所不满足。</p> <p class="ql-block">然而,悠然自得之间,总有一丝丝对“墟”的牵绊萦绕不散,百年以上的建筑怎可能这样光鲜?于是,清晨与精美洋房院落推着摩托车走出来的年轻人询问,午后与街边摆摊的七旬退伍老兵攀谈,知道了“西门墟”所有房产都是个人私产,百年建筑早已斑驳破败不堪,2020年,政府个人共同出资,完成拯救性修复刚刚三年。</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对“墟”的探求欲望更加强烈,好想知道曾经的雕梁画栋历经沧桑百年未曾修复的样子当下何堪?</p><p class="ql-block">于是,搜索83“墟”的位置,甚至江门区县所有“墟“的位置,排上日程,想一一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你想同我一起去探“墟”吗?敬请关注。与依然一起旅居江门台山,开启探“墟”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