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日记

半亩园

<p class="ql-block">  很多次看过北京的冬天,留给我的印象都是清冷灰蒙的。天是灰的,路是灰的,旁边的树木也是清一色的灰。偶尔看到一点绿,那也被园丁用保暖的遮布给围起来了。怪不得行人的脚步都是匆匆的,大概也是四周单调的色彩真的没有看点,因为抬头看那光秃秃的枝丫,那只剩筋骨的瘦感与裹得臃肿的行人的确对比太鲜明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初冬时节来北京,完全改变了我对它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虽然寒风吹在脸上也是让人不胜其冷,可街边景致与隆冬大不一样:大街两旁槐树依然一身翠衣,护城河岸边的垂柳还是婀娜有型,小区里、公园里更是五彩斑斓,身披淡黄外衣的杏树和淡红袍子的山楂树……这哪里是我印象中冬天北京呢?原来我曾经误读过它呀!</p><p class="ql-block"> 于是,带着对它误判的愧疚,早上六点半,走在冷飕飕的北京大街上,裹在形色匆匆的行人堆里,急忙赶去地铁站——今天我将要完成我第一次独自在北京去医院看病的重大任务。</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这么早出行,一定可以轻松乘地铁去协和医院,可当我来到地铁里发现,和我一样早起的人已经满了站台。我看看这个,瞧瞧那个,都是神色淡定,要不是早已习惯了这样通勤,哪有这样淡然的表情呢?我不禁感慨大城市生活的不容易——相对于小地方朝九晚五的惬意。作为家长,我们难道不要更加理解孩子在大城市打拼的艰难吗?</p><p class="ql-block"> 换乘至5号线,地铁更加拥挤了。来到协和是7点半,看病的人真多呀!扫完医院的进院码我随着鱼贯而入的人流顺利地来到了门诊大厅,我“嘘”的一声松了一口气。怕我一个人难当独自看病的大任,昨天女儿提前给我预习了功课。我脑海里复盘昨天的功课,先找到了拿号窗口,再来到预约好的变态反应科(皮肤过敏在大医院的称呼),问医导后来到自助机上报到,再去诊室门口等候叫号,我是第1号,可是当我来到诊室门口时,已经来了不少的病人在等候。“老妈,到了医院不?”“到了,已经在候诊了!”“老妈真厉害!”女儿总是鼓励着我。</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进入了诊室,医生态度很好,询问得特别仔细,。“慢性寻麻疹,按照我说的吃药就行了!”看着专家温和的态度,我信心更足了。接着我按照医生的提示,完成了我的就医过程。只是异地医保来京就医几个环节必须人工操作,少了网上操作的便捷,但是,医保一样可以用的!</p><p class="ql-block"> 走出医院,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学会了自己在大医院看病了。孩子小时候,我们领着她成长,现在老了,我们在孩子的帮助下成长。我们要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尽可能老了自己的事情也自己做。</p><p class="ql-block"> 回家途中,心里是别样的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