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战友广州行,2023.11.4~11.5

小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从东山口地铁站D出口出来,沿着农林上路往北走一百多米就是二横路,路上行人稀少,站在路口即可看到一栋由高高的红砖院墙围着的淡黄色建筑,在几株榕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神秘叵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广州东山口“宋子文旧居”。东山民国“模范住宅区”位于农林上路,农林上路在东山口地铁站东北向,与附近人来人往的署前路、农林下路仅隔了一条大马路,这里树木葱郁,环境十分幽静,行人稀少,几乎少有人问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即是宋子文在广州的寓所,人称“宋公馆”。建筑坐北向南,高三层,平面布局对称,二、三层有半圆型的阳台,护栏花纹精美;楼前带一个小花园,左边有一条台阶从室外花园直通二楼,四周有围墙,上装铁栅栏,是防卫性很强的官邸住宅建筑。20世纪20、30年代宋子文曾在此居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949年10月,叶剑英南下广州后就居住在这栋楼里。当时广州刚解放,情况十分复杂,叶剑英成为国民党特务暗杀的主要对象,而这栋别墅防卫安全性较高。后来叶剑英搬到新河浦省委小岛居住,时任华南分局副书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的古大存一家搬进了二横路1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别墅“宋公馆”外景。走近一看,只见古铜色的铁大门深锁,门右边挂着一块“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的白底黑字牌子,门左边顶部挂着“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的门牌,红色的院墙上还挂着“宋子文旧居”的文物保护牌匾和有关文字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别墅“宋公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哦,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宋子文旧居”啊!了解民国历史的应该知道,宋子文可是民国“炙手可热的人物”,乃宋庆龄的弟弟、宋美龄的哥哥,也就是孙中山的小舅子、蒋介石的大舅子,深受孙中山和蒋介石赏识和信任,是孙中山临终遗嘱见证人,曾担任过十多年的民国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等要职,号称民国“国舅爷+财神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别墅“宋公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这栋别墅跟东山龟岗和新河浦一带民国别墅不同,它有半圆形的超大阳台、精美的花格护栏,还有小花园和门梯级的搭配,构成一幅独特的美式私家园林风景。与之前作者写过的芳村山顶“伯捷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应该与宋子文留美的背景息息相关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别墅“宋公馆”内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楼前矗立着“国母”宋庆龄的汉白玉石像。毕竟这里现在是“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的办公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农林上路二横路6号别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如今的农林上路一带,遗留下来的民国洋楼屈指可数,农林上路二横路上仅剩1号、2号、4号、6号别墅。其中,2号、4号、6号别墅均是“广州市历史建筑”,而1号别墅则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东山的民国别墅,自然会想到龟岗、启明二马路、恤孤院路、培正路和新河浦一带,这里分布着大片数目繁多的民国别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农林上路二横路2号别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在民国时期,农林上路是专供达官显贵居住的“模范住宅区”,它的九条横路上分布着众多各式各样的洋楼,有红色的,也有黄色,有西式的,也有中西合璧式,每一栋楼都不尽一样,里边住着的都是军政要员,不是省长、部长、军长,就是市长、局长、厅长、师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东山的民国别墅,自然会想到龟岗、启明二马路、恤孤院路、培正路和新河浦一带,这里分布着大片数目繁多的民国别墅。(这次北京战友都走了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如今农林上路“模范住宅区”的一栋栋花园别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这座城市记忆的实物保存。这里的每一栋洋楼,就如一间间小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总结中共二大以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着重阐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必要性。马林作了关于国际形势与国际工人运动的报告,瞿秋白作了关于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各地区代表报告了本地区的工作情况。大会讨论中就如何与国民党合作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陈独秀、马林赞成全体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并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以此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张国焘、蔡和森等强调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反对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经过两天的激烈争论,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同时规定了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党的三大结束的当天,代表们来到黄花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同志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就在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召开意义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正式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但中共三大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提出工人阶级应当努力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其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电视塔可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1]。广州塔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美食,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中文名为“广州塔”。世界大多数电视塔均以地名命名,广州电视塔也需要使用地名命名,因为有海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纯粹的老外中,对中国城市的了解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对广州比较陌生,时常不知广州在中国何处。因此,广州电视塔的命名不仅是命名的问题,应该承载向全世界传播“广州”概念的要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2003年12月1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广州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本项目“由市建委牵头负责,广州电视台配合”,正式启动了广州新电视塔建设工程。2004年广州塔进行全球设计竞标,中标方案:建筑设计高度450米,中部扭转形成“纤纤细腰”的椭圆形。随着高度的盘旋升高直径却逐渐减小,不同楼层的功能分布是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区而命题。2005年11月25日,广州塔正式动工兴建。广州塔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广州塔已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10月1日起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并承担广州亚运会的转播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广州塔建设用地面积17.546万平方米,道路面积4.2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塔体建筑面积4427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69779平方米。塔高广州塔由钢筋混凝土内核心筒及钢结构外框筒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组合楼层组成,核心筒高度454m,共112层[30],标准层高5.2m;楼层37层,其余为镂空层,地下2层。37层楼面沿整个塔体高度按功能层分为A~E五个功能段。总建筑面积121788平方米。钢结构网格外框筒由24根钢管混凝土斜柱和46组环梁、钢管斜撑组成,最高处标高462.70m。由钢格结构和箱型截面组成的天线桅杆高146米,最高标高达600米。外框筒用钢量4万多吨,总用钢量约6万吨。作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中轴线的珠江南岸,是国内最高、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九年(1893)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收录进德国的《世界建筑艺术》和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建筑》两本巨著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家祠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是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合资在广州兴建的合族祠,其主要用途是为全省各地陈姓族人在广州备考科举、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宜提供居住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1888年(光绪十四年),以陈颖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连元街、荔枝湾福水塘、恩龙里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房产兴建陈氏书院。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书院落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888年(光绪十四年),以陈颖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连元街、荔枝湾福水塘、恩龙里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房产兴建陈氏书院。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书院落成。[4][24]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981年,陈家祠进行全面复原维修,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1986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2002,2011年,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古祠流芳”的雅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越国大事记</b></p><p class="ql-block">前221年,秦统一六国,随后发兵岭南。</p><p class="ql-block">前214年,秦在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p><p class="ql-block">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龙川县令赵佗代行南海郡尉。</p><p class="ql-block">前206年,秦朝灭亡。</p><p class="ql-block">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p><p class="ql-block">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p><p class="ql-block">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归汉。</p><p class="ql-block">前187年,吕后掌政,“禁南越关市铁器”</p><p class="ql-block">前183年,赵佗反汉,自称“南越武帝”</p><p class="ql-block">前180年,吕后逝世,文帝刘恒即位。</p><p class="ql-block">前179年,汉文帝刘恒派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p><p class="ql-block">前137年,赵佗去世,孙赵眜继位。</p><p class="ql-block">前122年,赵眜死,赵婴齐继位。</p><p class="ql-block">前113年,赵婴齐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p><p class="ql-block">前112年,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赵兴,赵建德继位。</p><p class="ql-block">前112年,汉武帝调遣10万大军分五路进攻南越。</p><p class="ql-block">前111年,汉军攻破番禺城,南越国灭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言:南越国是两千多年前秦将赵佗在岭南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北倚五岭,南临大海,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传五世,历93年。南越国在赵佗等人的积极经营下,对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郡县,开启了中央王朝对岭南的首次经略。秦末,中原战乱。代行南海尉事的赵佗,“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后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南越国仿效秦汉政治制度,引进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发展海上交通和贸易交流,为岭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以其地置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岭南重归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遍布在中华大地上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赓续文明根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旨在通过展示广东和广西地区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和墓葬的出土文物和考古发掘材料,结合史籍相关记载,带领观众见证岭南地区逐步发展、并最终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越王宫:公元前203年,秦将赵佗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从此,确立了广州两千多年来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越国宫署遗址是番禺城最核心的地区,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宫苑、宫殿、宫墙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建筑材料以及木简、陶文等重要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些遗迹和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宫选址的科学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尘封的南越王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结束语:南越国宫署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了广州城建史的新篇章。南越王宫是罕见的西汉诸侯国宫殿建筑之一,宫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皇家园林遗址,其造园理念和技术反映了秦汉园林的时尚,是中国早期园林的杰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南越国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岭南社会发展的基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