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术语:大宗与小宗</b></h1><h1> 首先明确什么是“别子”?“别子”是指天子或诸侯除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也包括庶子,但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不论长幼,且嫡长子优先。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家族的地位和资产,称为宗长,天子则称为王。宗长如果有危及家族发展的行为,则有可能被废弃,《孟子•万章章句下》的第九篇:“<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b>”(君王有大过错就会劝谏,反复劝谏没有被采纳,就会废弃而另立新的君王),所以,即使是在西周严格的宗法制环境下,也不必定是长子继位。周幽王废长立庶,就更加授人口实,导致了西周的彻底崩塌。</h1><h1> 大宗就是以别子为宗祖,永远不变的一种制度。之所以有别子之说,主要是因为周礼的很多家族仪式只有宗长能够行使,比如先祖的祭祀仪式,必须由宗长主持。而随着家族的壮大或者分封,显然不能全部由一个宗长(或君王)来行使家族的所有权力,五服之外,就可以别立大宗,所以,大宗本质上可以是更上级别的大宗的分支,大宗的上一级大宗,依次类推,就是最先始祖的大宗,这就包括整个大家族了。</h1><h1>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宗继别子百世不迁,凡族人五世內外之同太祖者尽宗之。</span>” 这里的“太祖”是指五服之外的先祖的统称,是“别子”为祖到高祖以上,所有族人都由宗长统领,可以百世不变(和现代的宗谱世系比较一致)。“宗”即“尊”,也是尊祖庙的各种仪式。“大宗之世适得祭其太祖与祢祖(父庙)、曾、高,而诸子一不得祭,其子(嫡长子或宗长)始得祭,诸子以为祢而其弟宗之,其孙其曾亦如之此。”这是关于祭祀资格的描述:大宗祭祀“太祖”至父、祖、曾、高的宗庙,需要在宗长的统领下才能祭祀先祖,其他儿子不能主祭。(注:父、祖、曾、高,也同时说明即使是还在五服之内的小宗也是这个制度,小宗再宗大宗,就可以随大宗祭祀更早的先祖了,但不能自行主祭,比如“太祖”只能由大宗领祭)。</h1><h1>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宗继高祖,惟五世內族人之同高祖者宗之。</span>”高祖就是五服之内,高祖以上就出了五服了。只有五世以内的族人尊高祖,到自己的子孙辈祭祀自己的高祖就要由大宗统领或者别立大宗(并非一定有一个特定的立宗仪式或宗长,只需要符合制度的人就可以主祭,比如长支长子长孙就可以领祭天祖——高祖的父亲,因为到天祖还在五服以内)。</h1> <h1> <font color="#167efb"><b>二、欧式与苏式的本质区别</b></font><br> 尽管宗法制在东周已经客观上被破坏,但无论是欧阳修创立的欧式还是苏洵创立的苏式,都是以宗法制为基础。要了解家谱的形式(俗称体例),首先需要理解大宗和小宗的概念。现代很多人的理解,甚至网络上几乎所有关于体例的描述,都限于对表现形式的区分,比如表格式是欧式或者图表一体是欧式,图表分列则是苏式。其实,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欧式和苏式的区别本质上是内容上的而非形式上的。<br> 很多人知道欧式是大宗之法,苏式是小宗之法,所以,本质上只有欧式是可以无限扩充的。现在我们修谱,很少局限于五服之内,因而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欧式才是可以选择的方式。苏式的创立,主要是为了便于推行,一方面是规模小,易于采集,信息也可以更加丰富(现在见到的早期苏式谱大多包含生、殁、葬等等非常详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费用低廉(宋元时期由于印刷或者编制的成本过高,大宗谱很难实行),便于发行。而为了以后便于纳入大宗的谱系,前面会用直线世系(不含兄弟)一直连接到最早的大宗。<br> 所以,欧式的特点是无限包容;苏式的特点是旁止缌麻(五服),五代以内只要是不在五服之内都可以不登。我们常见的所谓“详近略远”,欧式是不存在也不必要的,只有苏式才有,“详”是因为“近”——更有凝聚力,“略”是为了“承”——与大宗衔接。<br> 为了控制谱牒的规模,大宗的欧式谱其实不论远近都只能相对简单,名字和信息组合在一起,孔孟的世家官修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小宗苏式谱的信息就可以足够详细。<br> 现在的所谓“欧苏合体”,如果是从本质的欧苏之别而言,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术语也是在清末到民国才出现,是对欧苏体例本质的误解。现在的概念,往往是使用斜行表格,或者图表一体的称为欧式,而使用吊线并且图表分离的称为苏式,就是在这种误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概念。很多研究家谱的无法解读《苏氏族谱引》的说法,感觉完全和我们现在修谱的方式相悖,就是因为这种误解导致的。(<font color="#ed2308">摘录《苏氏族谱引》: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者,何也? 详吾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谱吾作也。</font>)<br> 其实,最早的欧式和苏式,如果在五服之内,结构就能完全重合,假如苏洵只是在结构上加上吊线,应该完全称不上是创新的体例,实际上苏式其实是对包含内容上的改变,使修谱变得更容易、更普及,这才是当时特定环境下最大的贡献。<br> 现在形式的欧式和苏式究竟应该怎么区分?以五世为单位做一个示意描述:<br> 1级、<font color="#167efb">①</font><br> 2级、<font color="#ed2308">②</font> <font color="#b06fbb">③</font><br> 3级、<font color="#ed2308">④⑤</font> <font color="#b06fbb">⑥⑦⑧</font><br> 所有数字都代表一个五世世系(叠合衔接与否均可),①是总系,有②③两个子系,②之下有④⑤两个子系,③之下有⑥⑦⑧三个子系。<br> 如果世系结构按:①,②,④,⑤,③,⑥,⑦,⑧的次序编排,那么②、④、⑤是连续的且可以独立成系,③、⑥、⑦、⑧也是连续的且可以独立成系,这样就是苏式体例的组合,加上①就是大宗系,或者这样的次序才可以称为“欧苏合体”。<br> 而如果世系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次序编排,那么任何连续编排都不能必然独立形成一个完整世系,就只能称为欧式(家谱行业通常称为世代统编)。<br> 欧式的难点在于很难随意按支系发行家谱(现代家族较为庞大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和查阅也更繁琐,经常会形成很相近的支系或亲缘关系跨卷(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很多家族会在特定的世派分房,过若干代之后为了解决跨卷编排还需继续细分,编排时按房分卷),而“欧苏合体”,编排更具逻辑性,也吻合了家谱的辩亲疏,发行和查阅都更简单,没有统编跨卷的问题,在体例和编排次序上无需过多改变,是一种适宜提倡的方式。<br></h1> <h1> <font color="#167efb"><b>三、五世一提与五世一转</b></font><br> 五世一提和五世一转都是不同世次的分段衔接方式。<br> <font color="#ed2308"><b>五世一提</b></font>:每五世即提调到新的图表,新图表的开头是上一级图表的第五世,形成同派衔接,同一个成员的详细信息总是在新图表的开始,上一级图表的尾部标注下一级图表的位置,容易甄别同派成员同名时的衔接,不容易产生连接错误。比如:第一图是一至五世,第二图是五至九世,依次类推。<br> <font color="#ed2308"><b>五世一转</b></font>:每五世即转到新的图表,新图表的开头是上一级图表第五世的儿子,形成父子衔接,但上一级图表的尾部通常不容易标注下一级图表的位置(有不定数目的多个儿子),不容易甄别同派成员同名时的衔接,容易产生连接错误。比如:第一图是一至五世,第二图是六至十世,依次类推。五世一转类似于六世一提,所以,六世图表更容易体现结构,或者六世一提是更合理的编制,但不适用于图表一体。<br> 为了使结构清晰,中原地区有一种在图表前端加衔接链的方式,通常是四代,称为脉垂。五世一提或者五世一转都可以使用。<br> 另外,五世图表并非因为五服的缘故,只是常见格式的约定俗成,事实上,目前所见的宋元时期的家谱,也有三世或者九世的。到了明清时期,三世(姚鼐主修的麻溪姚氏)、四世(帝师翁同龢主修的翁氏)、九世(傅氏),甚至十三世均有,还有根据分支递衍情况采用不固定的五世至七世,更趋向于根据亲疏关系在节省编制规模和容易查阅之间做了一个更为平衡的选择而已。<br></h1> <h1>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只有一种方法是最佳的</b></h1><h1> 从内容的角度而言,只有欧式和欧苏合体,而表现形式则和体例无关,主要是两种:图表一体或者图表分离。排除细节上的差别,选择方法很简单:如果家谱包含的信息比较详细就选图表分离的形式,图表相间排列,这样使斜行结构占用的篇幅尽可能少,详细信息表格可以充分容纳,减少篇幅。如果家谱的信息简单(例如只有配偶,子女),就选用图表一体(如果使用独立的世系表格,内容比较空,反而占用更多篇幅)。</h1><h1>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家谱编修的原则</b></h1><h1> 首先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真</b>”,就是真实。世系信息的真会让家族成员的亲近感不受错误的影响,更容易凝聚,增加对家谱编修团队的信任感,便于推广或后代的效仿。家谱的错误有约80%属于逻辑错误,往往靠眼睛是不容易发现的,比如年代错误,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或兄弟关系错误等等,如果能够借助一些电脑方面的智能设计和合理的数据结构,这些逻辑错误可以由电脑进行筛选甄别,这称为信息化处理。</h1><h1> 其次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简</b>”,就是简单。从编排到查阅都应该简洁明了,编排的简单可以使后人续谱事半功倍,在人力、资金方面的节省更容易使修谱常态化。信息化数据可以避免后人做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录入、编排都可以有简化的方法或者甚至于直接使用。另外,编排良好的家谱应该不仅仅是长期研究家谱的人容易研究或者查阅,而是那些之前很少接触家谱的人能够很快明了自家或者近支的世系关系,这样的家谱才更有亲和力。</h1><h1> 再次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省</b>”,就是节省资金。尽管我一向认为家谱是不会缺钱的,但这些钱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都是整个家族的功德,用得其所、用得其善也很重要,剩余的资金用于助学、助困、家族活动都是很好的。省钱的方法也有很多,好的编制可以节省篇幅,数据的信息化可以节省人力,可重复使用的数据和简易化的重编方式(因信息的修改或添减)可以节省时间,所以,在专业性的方向上也适于有所了解。</h1> <h1><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湖南湘乡小罗萬氏后裔,萬春,名承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3年11月13日星期一于安庆</span></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