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文清,号廉夫,1896年10月22日(清光绪22年9月16)出生在新乡县金家营村,父名纯香,母任氏,世代务农,先后育有子女八人,文清为长子,在三叔的资助下入小学就读,继入县立师范学校,1916年6月入保定军校炮兵队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校长为杨祖德、教育长刘汝贤,炮兵队队长徐适彦(后钱大均),同队同学有陈诚、戎纪五、张言传、李涛、罗卓英、柴济川、阎仲儒、蒋必、马法五、邹洪、黄永安、华克格、刘翰东、史文桂、宋肯堂、郭思演等。</p><p class="ql-block">1922年6月,张文清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冯玉祥第11师、张福来的第24师、唐福山的第3混成旅实习,1924年8月又考入了陆军大学第七期,两个月后奉系入主北京,陆大由张学良接管。</p><p class="ql-block">张文清在陆大三年,同期同学有刘启文、吴化文、周暑、黄永安、廉壮秋、赵镇藩、蒋希斌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毕业之后任张学良的卫队旅(旅长王以哲)中校参谋,10月所部即同阎锡山激战涿州。</p><p class="ql-block">1928年3月,卫队旅在满城、保定地区休整时奉命扩编为王以哲任师长的第19师,张文清升任参谋处上校处长。</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阴谋炸毙后,张文清随部撤往沈阳,调往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担任步兵队中队长,但因和校督万福麟观念不同,而又于 1929年5月调往哈满护路军司令部(兼司令梁忠甲)担任参谋长,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中被苏军俘虏,11月29日送往苏联境内的大乌利车站拘押,1930年1月中旬被释放回国,3月派任新组建的第17旅(旅长于兆麟)担任参谋长,驻军海拉尔,1931年5月再改称独立第30旅,张改任第687团团长,1933年1月独立第30旅改称第130师,隶属万福麟任军长的第53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月22日,与日军第8师团第14混成旅团米山先遣队大战于凌源,不支后退到遵化。</p><p class="ql-block">4月21 日,第130师奉命配属给第26军协助收复兴隆,张文清指挥687团负责黄崖关防务,于5月2日为掩26军后撤,打退日军第17联队一大队。</p><p class="ql-block">5月13日再随130师开赴滦西,在丰润至团山子一线布防,掩护第67军后撤,15日奉命撤到北京沙河休整,因功获青天白日勋章。</p><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参加平北战役,于小汤山击退方振武、吉鸿昌,随第130师移驻易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2月,张学良出任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指挥第57、第67两个整军和第51、第53两个军各一部开赴鄂豫皖边区围剿红军。</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张文清调任第129师(师长周福成)参谋长,并随部入豫归王以哲任军长的第67军指挥。</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11日,第129师奉调入陕,在灵官庙、龙驹寨、商县地区围剿红 25军游击队,张文清因第 683团团长赵绍宗肩窝负伤而兼任代团长之职,不久调任第113团团长,9月即被红军包围于甘泉。</p><p class="ql-block">张文清力排众议,不肯突围的坚守甘泉直到1936年3月10日,因此一战成名,被张学良亲授五等云麾勋章(11月12日颁发),并升任新成立的第109师(师长贺奎)少将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同年10月3日,第108师师长江惟仁因不愿与红军作战而被军委会撤职,遗缺由张文清代理(参谋长王殿禾,辖唐振海第622团、夏树勋第623团、刘宗颜第624团)。</p><p class="ql-block">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张文清拥护张学良的主张,指挥所部在甘肃固原布防,以防胡宗南第1军的进攻。</p><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108师于1937年3月移驻河南沈邱,6月第67 军所属四个师并编为两个师,各师由原属三团改制为两旅四团制,其中以第108 师、第115师并编为两个旅,仍保留第108师番号,张文清正式担任师长(副师长唐振海、参谋长梁同淇,辖刘启文第322旅、夏树勋第324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108师赶赴河北大城布防阻击日军,一度在姚马渡击退日军的进攻,10月又先后在河南邯郸、汤阴与日军第14师团交锋。</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5日,张文清率108师奉命驰援淞沪战场,开赴松江以南配合在松江县城的友军第26师抵御日军第6师团国崎支队。</p><p class="ql-block">战至9日,日军先后攻占三十一号桥和西关,108师第644团团长王熙澄、通信营营长邵玉田、第322旅旅长刘启文先后殉职,所部已伤亡殆尽,下级军官也已基本由士官代理。</p><p class="ql-block">在此情况下,第67军军长吴克仁命令108师即刻撤出松江向佘山撤退。</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军委会在军长吴克仁叛国投敌(当时误传,实为阵亡)、该军仅剩官兵3000余人的情况下,命令已撤至江西婺源的67军残部缩编为一个甲种师,张文清因为陈诚旧交,故108师番号得以保留,张仍任师长。</p><p class="ql-block">张文清特邀正在甘肃省任专员的保定军校同学戎纪五担任副师长,调原旅长夏树勋任参谋长,并以108师残部缩编为322旅,107师残部缩编为324旅,旅长分别由岳如升、朱惠荣担任。</p><p class="ql-block">108师整编完毕后即归属第79军序列,并开赴浙西担负游击作战的任务,先后在余杭、武康、安吉、孝丰等地与日军发生战斗。</p><p class="ql-block">在1938年6月的武康战斗中,张文清以第643团一个加强连夜袭日军炮兵大队,歼灭日军近百人,摧毁火炮十余门,取得了108师在抗日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而指挥这次进攻的连长邵玉璋也被张文清提拔为营长。</p><p class="ql-block">同年9月,108师又调到安徽东流、至德、宁国地区执行游击任务,并先后在望江山、佛宝山取得捷报。</p><p class="ql-block">12月,108师调至宁国以东休整待命,并编入第25军序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日军第15师团第三次攻占宣城,第108师奉命投入反攻,经两昼夜激战,于1月6日收复宣城,时值第三战区《前线日报》创刊,战地记者立即在创刊号上以《东战场划时期的胜利我大军克服宣城》为题报道了这一战斗,极大的鼓舞了三战区的官兵士气。</p><p class="ql-block">张文清在日军退出宣城后为扩大战果,又调322旅主力向湾沚发起进攻,但被日军增援部队所击退,此后日军第15师团又接连两次尝试向向宣城方向发起进攻,都被108师阻挡在新河庄,双方遂形成相持状态。</p><p class="ql-block">由于108师在前线捷报屡传,张文清于7月10日被第32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25军军长王敬久保荐为副军长,仍兼师长之职。</p><p class="ql-block">一月后,王敬久辞去军长兼职,张文清升任第25军中将军长(副军长温鸣剑、参谋长韩谊民,另辖方日英第 40师、刘秉哲第52师)。</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108师接连在高淳、朱尧、水阳被日军击败,其中第643团王永泰第1营全营殉国。</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日军第15师团为策应浙东友军作战再次进犯宣城,第643团第3营在新河庄顽强阻敌,全营殉国。</p><p class="ql-block">同年4月,643团又在清戈江、南陵阻敌前进,团长李建中力战殉职。</p><p class="ql-block">5月日军再犯宣城,张文清、戎纪五皆不顾生死的亲上前线督战,全师官兵奋勇杀敌的将日军击退。</p><p class="ql-block">此战结束后,108师移驻宁国。10月,日军于长江下游发起“秋季攻势”,张文清指挥所部在泾县、宣城地区协同友军包围进犯之日军并予以重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时,108师第648团俘虏新四军军长叶挺以下 13人,张文清闻知后在军部予以友好接待。</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张文清指挥第108师在黄池、水阳、新河庄地区阻击日军第15师团第60联队以及伪军张亚南部,双方互有攻守,战局逐渐陷入僵持阶段。</p><p class="ql-block">108师遂派322 团副团长荣昶、第324团第3营营长李景春、第324团团长刘效先组建突击队,深入敌后袭扰日军补给线,日军被迫撤军。</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军第13军为摧毁位于第三战区内的机场,在浙江、江西地区发动一次攻势作战,张文清根据第3战区的部署,指挥所属第108师以及友军抽调的第145师和第146师在衢州以北布防,5 月 27日在寿昌以西遭遇日军第32师团211联队,张文清立即命令108师就地开战,在上下池塘、金牛山、刘家、亘东村一线阻击日军,至29日将日军击退。</p><p class="ql-block">30日,张文清指挥所部进攻位于寿昌的日军,经一天激战击溃城内日军。</p><p class="ql-block">6月,张文清留146师守备寿昌,自带第 108、第145两个师继续向日军侧翼发起连番进攻,先后收复常山、戈阳,击退日军第212、第218联队各一部,至8月18日推进到贵溪,至29日浙赣会战结束时又接连收复东乡、进贤。</p><p class="ql-block">整个会战,张部收复县城五座,击毙日军700余人,并俘虏军官1名,士兵4名,取得重大战果。</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张文清被上官云相有意的“保送”进中央训练团受训,结业后到第6战区王敬久的第10集团军担任有职无权的副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再于12月7日就任驻防于江西上饶的第25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默默无闻的经历了抗战的最后两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文清先后获颁忠勤勋章(45年10月10日)和胜利勋章(46年5月5日),1946年1月得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之邀出任河南省保安处中将处长一职,同年9月调任豫东师管区司令,驻节开封,1948年1月1日被授四等云麾勋章。</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解放军对开封发起总攻,张文清在逃跑时曾被解放军俘虏,但由于身份未被识破又找了机会回到老家新乡,于1948年12月申请退役,举家迁往湖南长沙开杂货铺度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年初,张文清被叫走交代问题,最终以“参加皖南事变,给党造成重大损失”的罪名判处死刑,同年11月20日被押赴识字岭刑场执行枪决。</p><p class="ql-block">张文清原配阎文英(河南新乡人,1968年1月31日在新乡去世),续娶吴修月(河南新乡人,2000年9月21日在新乡去世),共育子女十人。</p><p class="ql-block">其中阎文英先后育有张心慧、张心安、张心梅、张心忠、张心平,吴修月先后育有张心华、张心贞、张心国、张心艺、张心兰,分住在北京、河南新乡、江西吉安、山东莱芜等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