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英国旅游最想去的地方,对我来说当然是世界大学中的翘楚牛津、剑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p class="ql-block">根据行程安排,我们首先参观了剑桥大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郡(离伦敦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span>剑桥大学的历史略短于牛津大学,但与牛津大学渊源颇深。1209年,一批牛津大学的学者为了躲避殴斗,从牛津城逃到了剑桥镇,建立起了这所大学。</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学院制 (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各学院自主招生。现在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的名声绝不亚于牛津大学,因为它培养出了76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6位国家元首。著名校友有牛顿、达尔文、凯恩斯、霍金、丘吉尔、金庸、徐志摩……</p> <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校园是没有围墙的,各学院散布在全城各处, 走入城中就置身于校园中。</p><p class="ql-block">各学院一般是进不去的(不让参观),行走在剑桥,最享受的莫过于看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建筑风格涵盖了中世纪、哥特式、文艺复兴、伊丽莎白式、现代主义……</p> <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从学院大门往里看)</p> <p class="ql-block">被挡板围起来的国王学院礼拜堂,屋顶正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使产生足够的电力来满足大楼的用电需求。</p> <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附近,有一个名为《时间吞噬者》的时钟<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p> <p class="ql-block">《时间吞噬者》还有个特别的名字"蚱蜢钟"。因为在直径达1.2米的全镀金圆盘计时器上,有一只十分逼真的巨大蚱蜢,蚱蜢沿着时钟外围的60个齿轮不断爬行,除了爬行,每隔一分钟,蚱蜢的下颌就会张合一次;而十五分钟,蚱蜢便会抬起毒刺;等到每隔一个小时,蚱蜢还会来一个致命的一蛰;这声音听起来,仿佛链条敲打棺材,让人有点不寒而栗。就是用这种方式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这座大钟花费了100万英镑。</p><p class="ql-block">注:这张照片不是多重曝光,是玻璃反光。</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个时钟,一种说法是霍金赠送的,另一种说法是霍金曾经出山为它揭幕。不管那种说法正确,只要与霍金(伟大的物理学家,曾是国王学院教授)有关,就必然是剑桥热门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方有很多学院都叫三一学院,</span>主要是与基督教教义中的三位一体有关,即圣父、圣子和圣灵合三为一。</p><p class="ql-block">这是剑桥的三一学院,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亨利八世创立,剑桥大学里实力最为雄厚的学院,</span> 英国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1967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和牛顿、拜伦和罗素同出一门。</p> <p class="ql-block">学院大门上方是亨利八世雕像,他左手托着一个象征王位、顶上带有十字架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 ,据说,本来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雕像竣工不久,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诗人拜伦,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另一种说法,<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维多利亚时期学生的恶作剧,半夜里爬上去偷换的,从此就留在那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几百年来,竟然没有任何人去管它,剑桥人不仅听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门右侧草坪有一棵苹果树。据说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是当初牛顿坐在下面被掉下的苹果砸到,而悟出地心引力的那一棵著名的苹果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有一种说法,牛顿的苹果树在瘟疫期间移植到牛顿的家乡林肯郡了,而现在这棵苹果树则是那株苹果树的苹果籽栽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同意这只是棵“牛顿苹果树后代”的说法。</span></p> <p class="ql-block">评议会大楼(Senate House)</p><p class="ql-block">每年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将会从自己的学院出发,身着黑袍,穿街过巷,来到这里接受学位颁发人的赐福。</p> <p class="ql-block">只要是路过某学院,就从门口往里张望一下……</p> <p class="ql-block">教堂、街景</p> <p class="ql-block">剑桥著名的凯尔特式圆形教堂,约有9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谁”在天空中画出来了一个椭圆?(左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剑河上撑篙漫游</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著称,更有那条著名的剑河(Cam river) 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使更多国人知道了康桥。“康桥、剑桥”?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剑桥就是指"剑河上的桥",</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剑桥、康桥英文都是Cambridge是同一座桥,</span> 只<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中文翻译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志摩曾在剑桥游学,1928年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从图中看出剑河(长约64公里)曲折蜿蜒绕了个半个剑桥城。剑桥的几所著名学院,都建在剑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登船</p> <p class="ql-block">循着徐志摩的足迹在剑河上撑篙泛舟,体会</p><p class="ql-block">“撑一支长篙,</p><p class="ql-block">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p><p class="ql-block">“在康河的柔波里,</p><p class="ql-block">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那份浪漫……</p> <p class="ql-block">据说撑篙者都是剑桥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美丽的后草坪</p> <p class="ql-block">漫游在剑河上,看两岸经典建筑俯仰皆是,精美的校舍、庄严肃穆的教堂、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矗立在绿树红花间,有没有想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剑河上的桥</p><p class="ql-block">剑河上建了多座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它们就是徐志摩心中的“康桥”。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数学桥</p> <p class="ql-block">抹大拉桥</p> <p class="ql-block">1、叹息桥 - 圣约翰学院院舍分为两部分,由一道有盖有窗的廊桥连接起来,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桥却有个令人忧郁的名字 一 叹息桥。为什么叹息呢?大概是圣约翰学院的学子们考试不及格,只好到桥头来散心吧。</p><p class="ql-block">2、数学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三一学院桥</span></p><p class="ql-block">4、克莱尔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悄悄的我走了,</p><p class="ql-block">正如我悄悄的来;</p><p class="ql-block">我挥一挥衣袖,</p><p class="ql-block">不带走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挥一挥手再见剑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p><p class="ql-block">距今1100多年的牛津大学是英国皇族和学者的摇篮,<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牛津大学的显赫名声还要在于它为英国造就了无数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诗人雪莱、作家格林、化学家罗伯特·玻意耳、天文学家哈雷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span></p><p class="ql-block">撒切尔夫人在内的20多位英国首相以及克林顿等外国首脑,都曾求学牛津。</p><p class="ql-block">牛津还拥有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p> <p class="ql-block">进入牛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牛津标志性建筑;圣像塔(殉道者纪念碑)这座哥特式塔形纪念碑建于1841年,是为缅怀克伦莫、拉提莫、和理德利三位主教而建的,他们在1555一1556年间玛丽女皇统治时期,在这附近被活活烧死。纪念碑让人们记住英国血腥玛丽统治时期的这段历史,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殊死搏杀以及皇室争权夺位的腥风血雨。</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在2003年再次被修复,修旧如旧。</p><p class="ql-block">上面有三位殉道者的雕像(左)</p><p class="ql-block">而且镶嵌着牛津所有学院的校徽(右)。</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后面建筑</p> <p class="ql-block">牛津大学也是没有统一的主校区,而是将其38个学院、建筑物和设施分散在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牛津大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学院(外观)</p><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学院是牛津最大、最著名的学院之一,与英国政治渊源很深,在近代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p> <p class="ql-block">顺着红色巴士前进的方向一直往南走,就到了战争纪念花园</p> <p class="ql-block">战争纪念花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有一把剑,半环绕着剑的二行英文:“我把我的剑给了那个将在我的朝圣中成功的人”</p> <p class="ql-block">战争纪念花园(war memorial garden)是一个小小的纪念二战的花园,景色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学院漂亮的教堂建于1546年,是英格兰最小的教堂。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内部的双拱顶,让大堂显得更加高大壮丽。</p> <p class="ql-block">穿过花园就到了基督教堂学院的南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基督教堂学院不但是学院,也是主教座堂,另外</span>学院内部的食堂和庭园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成了旅游热点,每天定时的对游客开放。 学院专门在这里对游客开放了入口,避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游客参观的入口。我去时已过了参观的时间,入口已关闭(参观时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午9:00下</span>午2:00﹣ 4:00)。</p><p class="ql-block">远处那座垂直式的哥特式建筑,是牛津大学的学生用来做礼拜的教堂 - 圣母玛利亚教堂,始建于15世纪。</p><p class="ql-block">据说花5英磅可到顶楼俯瞰牛津。</p> <p class="ql-block">爬满藤蔓的院舍</p> <p class="ql-block">牛津偏英伦乡村风格,有令人愉快的大片绿色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个牛津镇就是牛津大学的校园,街道从校园穿过,小城的建筑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span></p><p class="ql-block">漫步牛津,开始扫街模式……</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圣迈克尔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卡法斯塔</p> <p class="ql-block">偶遇小松鼠过马路</p> <p class="ql-block">邮局的邮筒</p> <p class="ql-block">英国人将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象征,难怪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p><p class="ql-block">牛津之旅虽然走马观花,却深深感受到牛津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是由伊丽莎白一世于1592年创建,是爱尔兰第一所大学。</p><p class="ql-block">圣三一学院是一所拥有悠久学术历史并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名校</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建立于1592年。</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收藏了圣三一学院最古老的书,共有二十多万册,其中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凯尔之书、</span>杜若经等爱尔兰经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人们为了凯尔之书而来</p> <p class="ql-block">凯尔经手稿 - 它被认为是爱尔兰最珍贵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凯尔经(Book of Kells),约在公元800年左右由僧侣凯尔特修士绘制,这部书由四部圣经新约福音书组成,语言为拉丁语。这是一本有着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每篇短文的开头都有一幅插图,总共有两千幅。</p><p class="ql-block">观看的人之多,竟然我都没能到正面位置,看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单室图书馆,以其藏有20万册书籍的 长厅"( Long Room )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长厅百年前的样子(右网络图片)和现在的样子(左)相差无几。</p><p class="ql-block">图书馆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地,电影中魔法学院图书馆就是在这里取景的。</p> <p class="ql-block">长厅中摆放着14尊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学院资助人等的小半身雕像。</p><p class="ql-block">书架从下到上,按照书本体积从大到小排放,每一排头上有不同的字母作为索引。</p> <p class="ql-block">书架有几个人高,因此每个架子前专门安装了木梯子以便攀爬。</p> <p class="ql-block">厅中展示着爱尔兰最古老的一把竖琴,竖琴也成为爱尔兰的国徽。</p> <p class="ql-block">玻璃柜里展示着重要的书籍、文件,有1916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宣言等。</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学院校园</p> <p class="ql-block">三个大学特点各不相同(当然圣三一跟牛剑不是一个段位),有一种说法是“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不管怎样,还是剑桥校友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p><p class="ql-block">参观后感言:每次都有遗憾,没来时遗憾(怎么没去呢),来了还是遗憾(怎么没多看点),这可能就是旅行的意义,总有下一次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