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远流长——京杭大运河的图像记忆

陈亮摄影工作室

<p class="ql-block">拾起逝去的光阴,唤起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有两座世界罕见的物化的丰碑——大运河和万里长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项标志性人工工程。</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长城代表了中华文化坚毅沉稳的一面,那么贯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则代表了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一面,是神洲大地上留一道不朽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大运河驰骋奔流了2500多年。从诞生的那天起,她先后孕育、催生、哺养了几十座运河城市。这些城市,不仅集中体现了大运河2500多年来的文化特征和文明本质,而且成为阐述大运河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成为大运河的最高历史表现形式。常州,也是其中一座始终与大运河相伴相随、不离不弃的运河之城。</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指导新时代大运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创新意义。</p><p class="ql-block"> 《渊远流长——京杭大运河的图像记忆》展出的100余摄影作品,是常州的几代摄影人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审视,以多维度多侧面的视野,用镜头守望着近百年来身边的母亲河——中国大运河特别是江南运河段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沧桑变迁,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孕育的沿途独特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捕捉了她曾经拥有的精彩瞬间,真实的纪录了她的前天、昨天和今天。当然,展出的作品自然无法全面、完整反映整个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只能作为历史的碎片,用图像记忆的轮廓,来拾起逝去的光阴,以唤起你的美好回忆,也对大运河美好的明天寄于最真切的展望。(陈亮)</p> <p class="ql-block">策展人:蒋晶晶</p><p class="ql-block">学术顾问:陈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运河往事</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是神洲大地上留一道不朽的印记。沿着这条世界最长的人工水道,无数舟船、物产和人员南往北来,为运河两岸的大地带来了更多的灵气与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那些关于运河的往事也已渐行渐远。但是长流不息的运河,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和血脉,梦里依稀仍能听到运河上行船的汽笛声,和船夫南腔北调的号子,醒来仍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母亲河,一条让人难以忘怀的河流,曾经的繁华虽已过往,但依然荡漾心头,难以割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塔晨曦》吴中行摄 1930年代。古运河北的文笔塔始建于南北朝萧齐时期,为太平寺内的七级浮屠。因塔为太平讲寺的附属建筑,又称太平讲寺塔。</p> <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白云溪》吴中行摄 1930年代。旧时常州,一到端午,各路龙船就会云集白云渡,进行竞渡。竞渡从顾塘桥至唐家湾,数龙竞发,舫舟尾接,两岸搭台观望,人山人海,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仓桥瑞雪》耿荣兴摄,1970年代。大运河常州西门段的西仓桥,为常州西门连接三堡街与西直街的要道,附近原有江西会馆、全闽会馆等,特别是被称为常州都江堰的“石龙嘴”坐落于此,雪后仓桥更具人文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民族工业发祥地》耿荣兴摄,1960年代。大运河催生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京杭大运河常州老城区运河段两岸“烟囱林立,厂房如织”,这是常州近代工业与运河交织的生动写照。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点约38处,守望着运河的潮起潮落,见证了运河岸边工业的发展变迁。</p> <p class="ql-block">《常州西门古运河风光》汤德胜摄,1970年代。滚滚运河跨过长江,途经常州,向苏杭奔流。常州西门运河两侧,历来商贾云集,名胜古迹众多。</p> <p class="ql-block">《夕照大运河》汤德胜摄 1990年代。 常州运河从隋代开始就是漕运繁忙之地,是沟通南北商贸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新桥雄姿》唐锡勇摄,1970年代。新桥又名文亨桥,相距仓桥数百米,周围名胜众多,古迹遍布,著名的“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砚桥烟雨”、“西城晚眺”等城西八景展现运河两旁。</p> <p class="ql-block">《运河茶馆》唐锡勇摄 1070年代。旧时常州运河两岸茶馆遍布,南北商贾、过往官差、失意文人、百姓市民都可以在此“说山海经”,聊天交流,顷诉民情。图为篦箕巷近水阁茶馆。</p> <p class="ql-block">《运河雪景》唐锡勇摄,1970年代。</p> <p class="ql-block">《沸腾的车间》唐雨多摄,1960年代。位于京杭大运河常州东段的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前身为上海吴凇机厂,1936年10月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现更名为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高歌猛进》唐雨多摄 1970年代。戚墅堰机厂见证了常州百年工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柴油机厂》 徐和平摄。1913年,由常州民族工业先驱奚九如先生创建常柴厂的前身即厚生制造机器厂。工厂位于西门外大运河畔锁桥永宁寺。创立初期主要从事农机具修造,仿制小功率煤油发动机。1929年所生产的8马力和27马力柴油机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55年工厂改名为地方国营常州机器厂,后改名常州柴油机厂。</p> <p class="ql-block">《常州变压器厂总装车间》 徐和平摄。常州变压器厂位于常州西郊,面临京杭大运河,运河边建有420吨专用码头。</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流经常州篦箕巷段》徐和平摄。篦箕巷,原名艺市街,明、清时期历为繁华之地,因附近有文亨桥,多梳篦作坊,“文享穿月”、“篦梁灯火”为城西八景之一。清乾隆年后易名篦箕巷。</p> <p class="ql-block">《俯瞰大运河》徐和平摄</p> <p class="ql-block">《国棉一厂(大成一厂)码头》 徐和平摄。1930年,常州民族工业的先驱刘国钧先生创办了大成纺织染公司,公司下属4个厂,大成一厂位于德安桥畔,大成二厂位于东门白家桥附近的运河北岸,大成三厂位于运河的南岸,与二厂隔河相望。大成四厂在武汉。</p> <p class="ql-block">《运河渡船》徐和平摄,1980年代。运河滔滔,沟通南北,两岸行人先要同行,除了造桥,也只有靠渡船摆渡了。这是当年在大成三厂的工人们摆渡到对岸厂区上班。</p> <p class="ql-block">《国棉二厂(民丰纱厂)细纺车间》徐和平摄,1970年代。位于常州南门京杭大运河畔,1936年上海大隆机器厂厂长兼苏州苏伦纺织厂总经理严庆祥与常州工商界人士江上达共同创办了民丰纺织染厂。</p> <p class="ql-block">《常州拖拉机厂》徐和平摄。位于新闸镇联通江南运河与长江的德胜河畔,前身为武进农具厂,创为于1952年。1956年更名为常州农业机械厂,1961年定名为常州拖拉机厂。该厂“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曾两次获得国家金质奖。</p> <p class="ql-block">《飞虹桥》陈亮摄。位于东市河于大运河交汇处,临近东坡公园。始建年代不祥,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建,时称水平桥,亦称西龙桥。每当夕阳西下,桥身像彩虹一般倒影水中,故俗称飞虹桥,桥西 为九华禅寺。</p> <p class="ql-block">《黄金水道》方南祺摄。大运河常州东门段明代以前,漕运从东市河直达通吴门外,过政成桥达丁堰、戚墅堰。为了调节水位,明洪武二年(1369)在太平桥东筑起两坝,曰文成坝,另开凿新河,河水改道飞虹桥下,经由儀舟亭东流,运河便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形成了半岛。</p> <p class="ql-block">《常州明运河与东市河交汇处》吴国建摄。古运河因明代在此筑“文成坝”而拐了90°的大弯。桥西 为九华禅寺,桥东为万寿亭(舣舟亭)行宫遗址,东门直街沿运河横贯东西。</p> <p class="ql-block">《江南运河无锡清名桥》吴国建摄。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无锡南门外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桥为单孔石拱桥,全系花岗石堆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常州老邮电局》 顾晓惠供图。位于常州外子城西城角惠通河东岸,1882年清政府开办电报业,派盛宣怀架设上海至苏州、常州、镇江、扬州以及江宁等处的电报线路,常州开始有了电报通讯。光绪廿六年即1900年,在此开办常州电报局,次年又设立邮电局。</p> <p class="ql-block">《113长途台》顾晓惠摄。 113长途台工作场景,曾经的长途电话需要长途台转接,经过一个一个长途话务员的口和手,人工操作接通。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现了电话程控化、自动化,长途话务员的职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米市河畔》周岳新摄,1990年代。米市河位于城西运河段。由于常州地处“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贡赋之路,大量漕米汇聚这里中转。宋以后,米市在这里逐步形成,明正统五年在运河边建东、西米仓200余间,为此,在粮食集散地的石皮场易名为米市河。</p> <p class="ql-block">《运河人家》梁菊芬摄。大运河文化的赓续灿烂源于运河的流动不息,更源于运河沿岸人民世代相守。</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运河》尤理明摄。戚墅堰为千年古堰,水上交通枢纽。大运河东出通吴门,入丁堰进戚墅堰,过横林而东流。戚墅堰老街紧依大运河,西街、中街、东街,直至惠济桥,大运河在这里与三山港交汇。</p> <p class="ql-block">《吴门桥》黄建明摄。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盘门外古运河上,北宋初建清代重修的单孔石桥。为江苏现存最高的单孔古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古纤道》陈亮摄,1990年代 。 浙东运河绍兴段古纤道,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绵长40余公里 始建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p> <p class="ql-block">《浙东太平桥》 陈亮摄 , 1990年代。 太平桥位于浙东运河柯桥段,始建1620年,重建1820年,由一座单拱石桥和一组九跨石梁桥组成,全长40米 宽3.5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运河新韵</p><p class="ql-block"> 千年大运河,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变革,曾在古代中国的南北沟通、中西交流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直到今天,仍散发着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 全方位开发大运河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示大运河文化带魅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正创新,探索重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现其历史功能的现实转换的同时,增强文化带建设对大运河区域的文化辐射效应,打造新时代大运河文化走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宇翔摄《穿城而过》京杭大运河常州三堡街段。</p> <p class="ql-block">屠志强摄 《小镇之夜》 京杭大运河浙江东线的千年古镇崇福。</p> <p class="ql-block">吴国建摄《大运河丹徒闸》镇江丹徒 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汤国平摄《大运河畔发电厂》 建于1921年的戚墅堰发电厂,位于大运河戚墅堰段。</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摄《大运河畔名镇奔牛》</p> <p class="ql-block">邹庆华摄《大运河畔夜景美》 常州新运河青洋大桥。</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口》 杨浩摄 镇江谏壁</p> <p class="ql-block">邱键国摄《古城夜色》大运河苏州平门。</p> <p class="ql-block">朱爽英摄 《寒山寺》大运河苏州段。</p> <p class="ql-block">吴建伟摄《辉映仰苏阁》 京杭大运河常州东段运河与市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方南祺摄《湖河汇际》京杭大运河与邵伯湖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邱键国 摄《菱溪公园》</p> <p class="ql-block">吴国建摄《平望莺脰湖》京杭大运河苏州吴江平望段。</p> <p class="ql-block">屠志强摄《千年宝带桥》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p> <p class="ql-block">方南屏摄《日新月异》 京杭大运河常州西段</p> <p class="ql-block">李牧摄《水光天色》 京杭大运河高邮段</p> <p class="ql-block">宋文渭摄《水乡古镇》无锡荡口古镇</p> <p class="ql-block">陆仕银摄《水乡鸟瞰》</p> <p class="ql-block">吴建伟摄《乌镇晨曦》 京杭大运河浙江中线段水乡古镇乌镇。</p> <p class="ql-block">蒋博庆摄《夕照古运河》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土龙嘴,明运河与市河分流处。</p> <p class="ql-block">夏仁杰摄《西瀛里夜色》 京杭大运河常州城区段。</p> <p class="ql-block">刘松摄《旋转的音符》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运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吴建伟摄《运河九号新安基》</p> <p class="ql-block">唐新梅摄《运河四季》 明运河常州市区段</p> <p class="ql-block">邱键国摄 《运河塔影》《大运河苏州平望段。</p> <p class="ql-block">郝琦摄《运河晚霞 》 京杭大运河常州段。</p> <p class="ql-block">方南祺摄《运河晚霞》</p> <p class="ql-block">赵锡章摄《运河夕照》 京杭大运河常州南门段。</p> <p class="ql-block">钱建平摄《争流》大运河城西段怀德桥下。</p> <p class="ql-block">《紫气东来》方南祺 常州红梅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运河风情</p><p class="ql-block"> 流淌了2500多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春秋始凿、隋唐贯通、唐宋疏浚、元代缩航、明清整复的发展与变迁,孕育了沿途独特的商贸、建筑、文学、饮食、民俗风情,创造出灿若星辰的古典文明和文化瑰宝。大运河文化的赓续灿烂源于运河的流动不息,更源于运河沿岸人民世代相守、南北交融的文化传统、生存智慧与艺术创造,其丰富的意象元素和文化密码,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亮摄《 见证》 常州运河五号。</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 摄《百米画卷绘运河》</p> <p class="ql-block">陈亮摄《百姓戏台》 戏曲来自民间, 大运河催生戏曲文化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蒋博庆摄《保护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方南祺摄《彩船荡漾》 运河非遗</p> <p class="ql-block">钱良鸣摄《常州的天宫一号·秋白书苑运河馆》</p> <p class="ql-block">陈亮摄 《古戏楼》1990年代。 江南运河孟河段 万绥东岳庙戏台。</p> <p class="ql-block">沈宇翔摄《古巷雪景》 常州青果巷</p> <p class="ql-block">顾长华摄《汉风流长》</p> <p class="ql-block">方南祺摄《行走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陈 亮摄 《天宁庙会》2005年天宁禅寺</p> <p class="ql-block">任宁摄《老茶馆》江南运河浙江西线頔塘南浔段。</p> <p class="ql-block">陈亮摄《梦回母亲河》 京杭大运河苏州松陵段。</p> <p class="ql-block">陈亮 摄《南港之夜》</p> <p class="ql-block">赵新华摄《南市河畔》</p> <p class="ql-block">王露茜摄《南浔之晨》 江南运河西线頔塘南浔段。</p> <p class="ql-block">潘国瑾摄《劈波斩浪》 京杭大运河常州城区段。</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摄《毗陵雅韵》常州东门运河段。</p> <p class="ql-block">梁菊芬摄《青果剧场》</p> <p class="ql-block">赵新华摄《青果之夜》</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摄 《市河、古巷》常州春秋古运河段</p> <p class="ql-block">陈亮摄 《古水故道 沿河人家》陈亮摄 春秋运河常州南市河畔。</p> <p class="ql-block">陈亮摄《小花旦》</p> <p class="ql-block">王露茜摄 《一壶清茶》江南运河西线頔塘南浔段</p> <p class="ql-block">魏文丞摄《印象》常州运河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黄建明 摄《运河小镇的早晨》 大运河沿线的千年古镇崇福</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摄《运河夜市》</p> <p class="ql-block">《 工业遗痕》陈亮摄,常州运河五号。</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摄《追梦古运河》</p> <p class="ql-block">任宁摄《晨练》江南运河頔塘南浔古镇</p> <p class="ql-block">尤理明摄《邂逅圩墩》</p> <p class="ql-block">马 湛摄《三堡街夜市》</p> <p class="ql-block">马 湛摄《老哥俩》</p> <p class="ql-block">张霆摄《江南旧曾谙》系列之一</p> <p class="ql-block">张霆摄《江南旧曾谙》系列之二</p> <p class="ql-block">张霆摄《江南旧曾谙》系列之三</p> <p class="ql-block">张霆摄《江南旧曾谙》系列之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申明:</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照片全部为作者的原创摄影作品,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只作为影展展出及学习交流。为保护摄影师著作者权益,不经作者同意,下载本影展图片用于其它活动,一切后果由下载使用者负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