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讨论·文走进《红楼梦》】No.7,红楼“巧”缘

新懂✨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博学鸿儒"的钱钟书评:《红楼梦》是一部心灵全景画,它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又是人类智慧的珍品。它以深情浓情、微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真实,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构思之精巧,细节前后呼应之细腻,写作心思之绝妙,前所未有;看似突兀的事件实则影射重要的故事伏笔,诸如贾母赐给刘姥姥的二匹“软烟罗”,妙玉不要的“成窑杯”,贾琏问起的“佛手”,林黛玉用过的“旧手帕”,还有脂砚斋透露出“遗簪”等小物件,细细探究,惊叹曹公妙笔生花!</p> <p class="ql-block">  先说珍贵的“软烟罗”,是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在黛玉的房间里发生一件有趣的事:贾母在林黛玉的房间里,看到窗纱旧了,吩咐王夫人更换时。</p><p class="ql-block"> 王熙凤插话道“说在库房里看到好些匹银红蝉翼纱,有各样折枝花样的,有流云万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自己没见识过。”因软烟罗这种纱只在豪门里使用,由此引发贾母对名贵的软烟罗叙述《红楼梦》原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  “这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p><p class="ql-block"> 贾母在给大家讲软烟罗时,王熙凤把自己穿在身上的大红绵纱袄子襟儿拉出来作比较。刘姥姥在一边觑着眼看着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p> <p class="ql-block">  贾母听出了弦外之音,当即交办:“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挂,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p><p class="ql-block"> “草蛇灰线,伏脉千⾥”是曹雪芹的惯用手法,红楼梦处处都是细节,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寓意深刻,伏脉千里的红楼梦,稍不注意就会忽略一个细节,也许这个细节在其后会起到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刘姥姥到大观园受到贾母的热情款待,两次宴请。带她先后到了黛玉、宝钗、探春等人居所,参观妙玉的栊翠庵时,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p> <p class="ql-block">  在栊翠庵喝茶,妙玉捧着茶盘递给贾母一杯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道:“是旧年蠲的雨水” 妙玉说完“旧年雨水蠲的水”后,贾母才喝了半杯茶,并顺手将剩下的茶,给了刘姥姥喝。</p> <p class="ql-block">  妙玉是给贾母用的“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贾母却用这珍贵的古董茶具,请刘姥姥喝了半杯名贵的六安茶,弄得妙玉只好吩咐“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p> <p class="ql-block">  于是宝玉向妙玉请求:“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p><p class="ql-block"> 那么,成窑的茶杯给了刘姥姥没有,答案是肯定给了。因为妙玉是这样说的:“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p><p class="ql-block"> 两段“巧”妙的伏笔,“成窑杯”是刘姥姥搭救巧姐的赎金;二匹“软烟罗”是暗中给巧姐准备的嫁衣。</p> <p class="ql-block">  从巧姐的判词后两句“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曲中的“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得知:</p><p class="ql-block"> 贾府没落后,巧姐被刘姥姥和板儿用“成窑杯”的典当银两搭救,最终嫁给板儿,成为农妇;巧姐出嫁,二匹软烟罗作为嫁妆彰显了她曾是贵族小姐的真实身份!</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是一位文学大家,细节伏笔证实了钱钟书评:《红楼梦》微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真实情况!此评不假!</p><p class="ql-block"> 请问美友老师们是否认同我对此事的观点?可以一起探讨一下!</p> <p class="ql-block">文:新懂✨</p><p class="ql-block">图:网络【感谢】</p>